close
  去年12月,頒完金馬獎氣得關掉電視,因為海角七號只得到小獎(最佳男配角),最佳導演與最佳影片都給了大製作的投名狀。http://www.wretch.cc/blog/chunkaiw/17862879
  今年金馬獎,小製作的不能沒有你反而大放異彩,看來金馬評審的口味有變,或許不代表小製作的電影有了出頭天,但是至少希望這是一個新的里程碑。

  今年的戴立忍與去年的魏德聖都讓喜歡電影的人感動,戴立忍在今年領獎時的感動,與魏德聖去年的豁達。戴立忍說:感謝金馬評審做出大膽的決定。魏德聖說:我就像是猜對答案的考生,只覺得自己有把握六十分。兩段話都讓人感受到這兩位電影人不只有高度也有氣度。他們知道自己可以做得更好,但是資源有限。戴立忍藉由金馬得到了口碑,魏德聖靠著五億票房得到了未來更多資金的挹注。

  台灣電影真的值得所有人期待。這兩位成熟的中生代導演,未來勢必會有更好的作品。




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MAIN_ID=78&f_SUB_ID=4355&f_ART_ID=223578
戴立忍:將同情昇華為同理
 
從認識、探索到為劇中人物發聲,是一段深刻自省的歷程。當年電視機傳來「挾持」、「對峙」的訊息時,戴立忍正在一家麵店用餐,他僅抬頭冷冷看了幾眼,心想:「浪費國家資源!」付完帳,走出店門就忘得一乾二淨。
【文/陳健瑜】

(攝影/黃念謹)
2003年的某天下午,一名男子帶著一位小女孩爬上台北車站前的天橋,哭喊「社會不公」,並做勢往下跳。人的吶喊聲、車聲、員警的哨聲與路人的驚呼,此起彼落,緊張亂成恐懼;接著,新聞媒體的SNG車蜂擁而至,記者、攝影就定位,幾分鐘後,全台灣的目光都投向站前的天橋上。 2009年8月,導演戴立忍以這則新聞改編的電影「不能沒有你」正式在台灣上映。相隔六年,聳動的新聞事件化為樸實的黑白影像,卻逼出觀眾的淚水;當情緒沉澱、距離拉遠,我們在蒙太奇發威的一個半小時裡,突然能理解多年前那個下午的激情與困境……。

《一則偶發的新聞事件》這議題刺進內心柔軟的部分,讓我看見自己的繭有多厚。

當年電視機傳來「挾持」、「對峙」的訊息時,戴立忍正在一家麵店用餐,他僅抬頭冷冷看了幾眼,心想:「浪費國家資源!」付完帳,走出店門就忘得一乾二淨。

「冷漠,是現代人身處在資訊爆炸、傳媒密集世界裡的一種求生機制,就像一個人若是在荒野中受了傷,他一定得壓抑某些疼痛感,努力撐著找救援,讓生命得以繼續,不然真的會痛苦到難以為繼。」他感嘆,或許是源於對媒體嗜血及炒作新聞的厭惡,導致很多時候人們連真相都不願意面對,就急著下價值判斷;在瞬息之間,決定要同情、憐憫、責罵或是挖苦,資訊大量疲勞轟炸,每天與我們擦身而過,似乎也把屬於人性的部分弄得長繭了。

「兩年後,再看到這則新聞的追蹤報導時,心頭一驚,當年的漠不關心,說好聽點是自我保護,講白了就是麻木,後來我開始創作劇本,花了兩年時間去探索、理解、揣摩和想像:那位爸爸攀上天橋的那一刻,真實的感受是什麼?」文稿前後寫了七次,劇中的人物與自身的生命經驗有了愈來愈深刻的對話;初稿的批判是尖銳的,經過一次次地修改,逐漸趨向寬厚的同理,「這議題刺進內心柔軟的部分,讓我看見自己的繭有多厚。」他表示,影片所呈現的是一種集體行為,沒有刻意要去批判誰,而是提出疑問:「是否忘了任何法律、政策的制訂,都是為了讓人過得更好?讓下一代得以延續?當體制形成之後,是不是『依法行事』,天下就太平了?」

他體悟,任何事情牽扯到人都很複雜,但是我們習於對周遭事件不經思索地貼標籤、下判斷,同情心很容易被激發,剎那間情感氾濫,看到新聞片斷的畫面,馬上聯想「好可憐,快捐錢!」只是情感被喚起,之後呢?若要將感性昇華成設身處地的同理心,則需要思考與時間沉澱。從認識、探索到為其發聲,戴立忍說,這是一段深刻自省的歷程。「電影中,那些政治人物、公務員、警衛、媒體,甚至路人,每個人都在自己的立場做分內的事,沒有人做錯;到頭來,恐怕唯一有錯的是爬上天橋的父親,而他也只是期盼被社會理解而已。」

《一支測量社會處境的溫度計》從歐洲到亞洲,迴盪著不同的聲響

「上個月,高雄地方法院要求一千多個法務人員皆要看這部電影,還找我去座談,一上臺,我就穿幫啦,因為我無法提供任何法律方面專業的見解和意見。」他笑著說,「將心比心」怎麼可能有標準答案呢?他是電影人,透過影像理解自己在世界的位置,觀看人與社會的距離;而執法人員也該有他們的方式,去理解各種人生的處境。「所有的幫助和刺激,都在觀影的過程中完成,而我只是努力把一個故事說好。」

電影上映之後,引發的討論與迴響比他預期來得大,「不能沒有你」儼然成為「同理心」的代名詞,甚至有民眾到公家機關辦事情,結果遇到類似電影裡態度較不友善的承辦人員,竟然脫口而出,詰問對方:「有沒有看過『不能沒有你』啊?」也許「李武雄」這個角色,勾動太多人的生命經驗,引發的共鳴才會如此強烈。戴立忍有感而發地說:「像是溫度計,從觀眾的反應可以知道一個社會所處的狀態是什麼。」有趣的是,這部片子是從大西洋沿岸一路播回太平洋,第一站是鹿特丹影展,接著到義大利、香港、韓國全州,再回台灣,他明顯地感受到觀眾的反應很不一樣。

「歐洲的觀影者也流淚了,但是他們認為這是一部很美的電影。」父親與女兒深情的牽掛與呼喊,黑白的水波倒映出的親情如詩,反倒比較少探討人與體制的衝突,戴立忍認為,這應與歐洲各國福利制度相對完善,有時較難召喚出這類的委屈有關;但在台灣、韓國等亞洲國家,對於故事主角的無奈與無助,則懷有更為貼近真實的感受;無庸置疑,台灣對這部電影的回饋,絕對是最全面的。

他記得有位媽媽的觀影心得竟是「愧對女兒」:「我女兒什麼都有,每天還要上一大堆才藝課,可是我們卻缺少了李武雄和妹仔之間,那種最飽滿的情感。」

戴導心有戚戚焉,他坦承對於最親密的家人和朋友,反而最常缺乏同理因子,自動忽略他們的感受。「所以,我下一部電影要講親密關係的殘虐對待。」有如一種心靈修煉,必須不斷剝解、醞釀,不管是面對陌生人或是熟識的朋友,體貼都需要被提醒。

 

《一句沒有回應的問候》最深最深的思念,妳過得好嗎?

說到親密關係,戴立忍表示,「不能沒有你」片中深摯的父女之情,其實是他愛情經驗的投射。

「我很不喜歡描寫自己或身旁的人,可是往往在作品完成後發現,我其實都在寫自己。」不知如何宣洩的思念埋藏在記憶裡,就像妹仔望著大海,一直看,一直看,就能看到爸爸。

「我在金門當兵時,女友在台灣發生意外而過世,可是礙於軍方規定,可是我卻隔著那一片海,回不來,直到八個月之後再相見,僅能站在她的墳前。」他說,那臺詞寫的,正是對逝去愛人的思念。「還有朋友虧我簡直在拍蘿莉塔情結,一看就猜到在說愛情;但又未嘗不可呢,不是說女兒是爸爸上輩子的情人嗎?」轉化,勾起一些情緒,又不致越界,戴立忍停頓了幾秒,透露他的「哭點」:「李武雄最卑微的心願就是,他想知道分離之後女兒過得好不好;而我一直到現在,都希望有人能告訴我,已逝的她,過得好不好?」他感性地說,那種想念是就算與她再也沒有關係,見不到面、聽不到聲音,但仍想知道「她好嗎?」明知期盼已不可得,但若是有人能傳達一句「她很好」,他肯定也會滿懷感謝。

「創作源於生活,甚至高於生活,這個『高』是指保持一種觀看的距離。」深層的人文關懷,是台灣電影最寶貴的資產,顯現對人與社會厚實的觀照。他笑笑地說:「所以我非常關心票房,因為有人賺了,才會有人跟進,繼續拍攝類似的議題和故事。一部電影不能改變太多事情,但是當這類的題材被持續關注,產生的對話多了,才可能對環境產生真的影響。」

若要對這整個歷程下個註解,他若有所思地說:透過不斷地自我對話,每一次都更加收斂,那麼就不是快炒,而是煲一碗湯吧!

【完整內容請見《張老師月刊》12月號】




「不能沒有你」 戴導邀馬看電影
 

 

「我只想提出一個問題:所有的環節都奉公守法、恪盡本分,為什麼事情會變成這樣?」才藉著「不能沒有你」一片拿下金馬獎最佳導演等四項大獎的戴立忍,昨天在內政部談到拍攝本片的初衷。

部長挺你
內政部長江宜樺(右)昨天邀請內政部官員一起看金馬獎電影「不能沒有你」導演戴立忍(左)來到現場,希望馬英九總統也能觀賞這部片子。

記者高彬原/攝影
戴立忍也說,希望馬英九總統能在公餘看看本片,不是因為這部電影有多了不起,而是它開啟了一個對話的空間。。

「不能沒有你」描述一名失業男子希望認領親生女兒,卻受限於法律和官僚制度無法如願。片中批判的對象,幾乎全是內政部相關業務,部長江宜樺要求部內同仁都要看這部片子;昨天下午是第一場放映會,由社會司同仁觀賞。

「這就是你在電影裡批判的社會局的上級,」江宜樺在放映會後的座談會上,笑著對戴立忍介紹在場的「觀眾」。面對台下的公務員,戴立忍表示,「不能沒有你」的劇本修改過七次,一開始確實有許多批判,但後來發現這不是某一個環節、面向的問題。

「我沒有意思要批判,而是透過電影的形式放大一個現象,讓後面的仁人志士,知道如何避免重演,」戴立忍說,相信公務員看了應會很有感觸,讓公務員未來從事公務時,更有「人」的感覺。

江宜樺表示,內政部是買下在部內播放的版權,希望所屬兩萬多名同仁都能全部看到這部電影。但戴立忍似乎有不同想法,他說希望公務員能在公務以外的時間,再到戲院觀賞,「畢竟大家領的都是人民的納稅錢」。江宜樺和在一旁的立委郭素春連忙打圓場,「這是教育訓練的一部分」。

陸委會主委賴幸媛今天也自費在東區一家影城包下一間放映廳,讓陸委會官員欣賞這部電影。官員表示,陸委會是將這項活動視為「教育訓練」的一部分,片中刻畫民眾和公務機關的互動,賴主委希望員工能從片中得到啟示,特別是主管法律的法政處同仁。

udn行動版 m.udn.com,最麻吉的口袋媒體,最適合手機瀏覽的網站,最麻吉的口袋媒體,最適合手機瀏覽的網站

【2009/12/02 聯合報】@ http://udn.com/

 


史詩片揭傷痛 賽德克‧巴萊大銀幕獲得救贖
 

 

導演魏德聖籌備多年的「賽德克‧巴萊」新片開拍,所有劇組工作人員,包括資深演員馬如龍(右起)、監製吳宇森導演、魏德聖導演、演員馬志翔、徐若瑄、及歌手羅美玲等人都專程到南投縣仁愛鄉霧社,向莫那魯道銅像依賽德克傳統進行祭儀。
本報資料照片

導演魏德聖籌備12年的「賽德克‧巴萊」終於開鏡,該片以1930年「霧社事件」為背景,刻畫台灣原住民賽德克族抗日的悲壯,拍攝期預定半年,將耗資台幣5億元。

6年前還未出現賣座5億元的「海角七號」時,魏德聖借貸200萬元拍「賽德克‧巴萊」的5分鐘前導短片,出現天地氤氳、山巒起伏、叢林追逃的景象,被譽為台灣版「大地英豪」,顯見魏德聖想拍一部台灣史詩片的企圖心。

和「賽德克‧巴萊」脈絡相通的史詩片,除了「大地英豪」,另外從「梅爾吉勃遜之英雄本色」、「梅爾吉勃遜之阿波卡獵逃」、「與狼共舞」、「末代武士」、「教會」,不約而同傳達歷史人文視野、悲劇英雄情懷、不自由毋寧死的精神等主題。

「賽德克‧巴萊」在銀幕發光前,何妨倒帶回味,跨越地域文化的界限,鑑往知來,期待的不只是台灣版的「大地英豪」,而是真正具有台灣精神的史詩片誕生。

 

印地安血淚史 好萊塢最愛

美洲原住民印地安人的血淚史,向來是好萊塢電影熱中發揮的素材,「大地英豪」、「與狼共舞」、「教會」,在被外來侵略的苦難中,凸顯印地安族群的人性。

「大地英豪」聚焦1757年北美洲殖民地森林,3名印地安的莫希干族人,保護英國軍官女兒,逃過法軍追殺及不同印地安族人的復仇;「教會」以1758年南美巴拉圭為背景,改邪歸正的上校,加入傳教士保護印地安人免於淪為奴隸的聖戰;「與狼共舞」是1863年的美國軍人,從南北戰爭隱退到中西部荒地,與印地安人融為一體。

救贖與犧牲,是3部影片的共通題旨,更是向印地安人的致敬。「大地英豪」的丹尼爾戴路易斯,是被印地安人養大的白人,渴望自由卻被捲入戰爭,為正義而戰;被印地安蘇族命名「與狼共舞」的凱文寇斯納,為保護印地安族群而被視為叛國的逃兵;「教會」的勞勃狄尼洛和傑瑞米艾恩斯,從信仰中獲得對抗暴力迫害的勇氣。

 

%B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ichaelwang 的頭像
    michaelwang

    michaelwang

    michael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