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魯曼:『假設XYZ公司的員工接受減薪,XYZ的管理成本就可減少,產品較有競爭力。營收增加,就有更多勞工能保住工作。因此你也許會認為,減薪能增加就業,就個別員工而言,是可以。但如果大家都接受減薪,則沒有人取得競爭優勢,所以整體經濟並沒有因較低薪資得到好處。同時,薪資減少可能讓其他經濟問題惡化。尤其,薪資減少,收入就減少,會使過度負債問題惡化,每月該繳的房貸沒有隨薪水支票金額減少。
美國正陷入此一危機,家庭負債占收入比率達1930年代以來最高峰。許多家庭正設法增加儲蓄以降低債務負擔,儲蓄金額是10年來最高,但隨著薪資減少,他們正追求一個移動的目標。債務越來越重,會壓下消費者支出,讓經濟衰退。』
一般認為經濟呈現V型反轉的機會不高;比較可能的是U型反轉。意味的是,等待復甦的時間應該會拉得很長。當然,這還是跟股市一點關係都沒有。
台股幾乎是2009年第2季全球最投機的市場,資金行情應該是這段彈升最好的解讀。股市或許被很多大師形容為經濟櫥窗,但是過多的游資造就的行情,並不代表真實的經濟情形,要是過度依賴經濟櫥窗來看經濟,很可能會"脫窗"。
減薪保飯碗 美將是下個日本?
|
‧克魯曼 2009/05/05 |
http://mag.udn.com/mag/world/storypage.jsp?f_MAIN_ID=364&f_SUB_ID=4076&f_ART_ID=192865 |
【克魯曼/夏嘉玲譯】
某些減薪是獲得聯邦政府經援的代價,像克萊斯勒員工的讓步。其他像紐約時報暫時性減薪協議,是勞資協商的結果。此外,還有其他減薪反映勞動市場疲弱的殘忍事實:勞工不敢抗議被減薪,因為他們認為會找不到其他工作。
然而不論詳情如何,薪資縮水是經濟不佳的症狀之一,也是會讓經濟更衰退的症狀。
要緊的事先處理:減薪案例日增,但此現象範圍有多廣泛?答案是,非常廣。
確實還是有很多員工加薪,但減薪案太多。根據勞工統計局,今年第一季民營企業人力平均成本僅增加0.2個百分點,增幅是史上最低。由於就業市場還在惡化,若今年稍後整體薪資開始走下坡,一點都不令人意外。
但這有什麼不好?畢竟,很多員工都接受減薪,以保住飯碗。這有什麼不對?
答案在於正折磨我們經濟的一項矛盾。我們正因節儉的矛盾而痛苦:儲蓄是美德,但一旦所有人同時設法大幅增加儲蓄,結果就是經濟低迷。我們正因去槓桿化的矛盾而痛苦:減少債務、結清資產負債表是好事,但要是所有人同時設法賣掉資產還債,後果就是金融危機。
我們也許很快就會面臨薪資的矛盾:任何一家公司的勞工都可接受較低薪資以利保住飯碗,但要是同一經濟體的員工同時減薪,結果會是失業率走高。
矛盾是這麼來的:假設XYZ公司的員工接受減薪,XYZ的管理成本就可減少,產品較有競爭力。營收增加,就有更多勞工能保住工作。因此你也許會認為,減薪能增加就業,就個別員工而言,是可以。 但如果大家都接受減薪,則沒有人取得競爭優勢,所以整體經濟並沒有因較低薪資得到好處。同時,薪資減少可能讓其他經濟問題惡化。
尤其,薪資減少,收入就減少,會使過度負債問題惡化,每月該繳的房貸沒有隨薪水支票金額減少。美國正陷入此一危機,家庭負債占收入比率達1930年代以來最高峰。許多家庭正設法增加儲蓄以降低債務負擔,儲蓄金額是10年來最高,但隨著薪資減少,他們正追求一個移動的目標。債務越來越重,會壓下消費者支出,讓經濟衰退。
若企業和消費者預期日後薪資會更低,情況會雪上加霜。凱因斯70多年前就說的很清楚:「預期薪資減少的效果,例如預料來年減薪2%,和同時應付利息升2%的效果約莫相當。」調升實質利率現在是經濟最不需要的。
擔心減薪問題並非單純理論。1997到2003年間民間企業薪水每年平均減少超過1%的日本,就是薪資緊縮導致經濟停滯的殷鑑。
越來越多證據顯示美國薪資下降,我們該得出什麼結論?主要就是,能穩定經濟還不夠,我們需要的是真正的經濟復甦。
最近有許多人說「春燕來了」,確實有跡象顯示去年秋季開始的經濟重挫說不定已回穩,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也許今年稍晚會宣布經濟衰退結束。
但失業率幾可確定仍節節走高,所有跡象都顯示,未來幾個月,有可能好幾年,就業市場都會慘兮兮,這將導致持續減薪,使經濟疲弱。
要破除這個惡性循環,實際上我們需要更多:更多振興方案、更多針對銀行的決定性行動和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就事論功,歐巴馬總統和他的經濟顧問群似乎已引領經濟擺脫深淵,但美國變成日本的風險似乎正與日俱增,我們恐將面臨數年通貨緊縮和經濟停滯。
(作者Paul Krugman是紐約時報專欄作家)
【2009-05-05/經濟日報】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