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報章雜誌區 (7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 Jun 30 Tue 2009 07:38

michael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IMF有好消息?我想應該不算,全球經濟算是在這段時間元氣大傷,要恢復以往的榮景,的確不易。老張都說台積電還要好多年才會恢復2007~2008 的營收水準。

  的確,我完全看不準台股的破底翻以及跌深反彈行情,也因此錯過了這一次的兩、三千點的行情,不過提醒朋友們一句話:「跌深反彈行情既然是從資金行情為起點,就請不要忽略台幣匯率的走勢與台股的連動。」

  當匯率開始有意想不到的走勢,台股的走向將更難預期。

  IMF是說明年有好消息,親愛的朋友們,請問您今年進場搶反彈的意義在哪裡哩?




IMF:美明年將有力復甦

國際貨幣基金(IMF)15日發表最新年報,上修美國經濟展望,認為美國經濟成長會比過去預測的強勁,2010年中會「有力」復甦,美國必須實施退場策略,降低有關國債與通貨膨脹上升的憂慮。

IMF預測,今年美國經濟會萎縮2.5%,明年會擴張0.75%,優於IMF兩個月前預測今年萎縮2.8%、明年停滯不前的預測;而且,美國經濟可能「逐漸」復甦。

IMF說:「金融情勢緊張,加上房市與勞動市場持續調整,可能在一段期間內,壓制美國經濟成長,預測有力復甦要到2010年中才會出現。」屆時失業率可能升到逼近10%的高峰。

不過IMF也指出,以歷史標準來看,美國經濟仍然相當疲弱,近期展望處在少見的不確定水準上,風險偏向「不利的一面」,經濟復甦的展望可能受更多住宅查封、房價下跌與失業率上升影響,情勢的演變如何,大致上要由外國的發展而定。

IMF認為,如果情勢惡化,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可以進一步放鬆銀根,如果經濟沒有反彈回升,美國政府也可以考慮使用額外的財政刺激措施。

這份報告稱讚Fed、歐巴馬政府和美國國會努力對抗危機,但也警告美國採取穩定經濟與金融市場的額外措施後,接著必須儘快推出化解振興經濟方案的計畫,以免通貨膨脹死灰復燃。

IMF的年報指出:「貨幣與財政刺激可能引發有關通貨膨脹與債務升高的關切,形成推升利率的壓力。化解過去的干預會形成重大挑戰,而且鑒於金融業的跨國競爭激烈,國際間需要協調出順利退場的策略。」

但IMF認為,美國的核心通貨膨脹率「處在很低的水準上」。

IMF預測,2009年至2010年間,美國聯邦赤字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率平均為9%,國債占GDP比率幾乎會倍增至75%。

不過IMF總經理史特勞斯康15日訪問哈薩克時,卻對包括美國在內的八大工業國財長會議的樂觀看法潑冷水。

八大工業國財長上周在義大利集會時,用本次金融危機以來最樂觀的說法,說明各國與世界經濟狀況。

史特勞斯康說:「他們主張我們已經開始看到一些嫩芽,但是,我們還是必須審慎,最惡劣的部分還沒有過去。」

【2009/06/16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michael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經濟日報社論:『根據台灣過去經濟發展經驗,出口及投資大幅增加是經濟繁榮的保證,而今不但出口、投資大幅衰退,消費也在萎縮,單靠股市的支撐豈能帶動景氣的全面復甦?』

  佛曰:『不可說也!』




解讀進出口統計的真相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4956006.shtml

財政部周一公布5月進出口統計,5月出口161.7億美元,創近半年新高,進口也連續第五個月增加;儘管與去年5月比較,分別負成長31.4%與39.1%,但均較1—4月跌幅減緩,顯見對外貿易已逐漸好轉。經濟部國貿局亦分析指出,觀察1—5月出口情形,我對外出口動能恢復狀況良好。這是官方的解讀,但我們進一步分析,發現財政部及國貿局祇說對了一半,無法讓人了解當前對外貿易的全貌,今天我們將就另一面來解讀,以補其不足。

5月出口與去年同期比較,其降幅雖較前四月減緩,但31.4%的萎縮,不論對產業、對企業、對就業、對整體經濟都是極大的傷害;所得降幅減緩,祇是在谷底震盪,有何好轉可言?而且在此艱困時刻,新台幣升值,致使以新台幣計的5月出口,還低於3月出口,出口動能是否真良好恢復,尚待進一步觀察。

台灣出口與亞洲其他三小龍比較,1—5月台灣出口衰退35.1%,較同時期韓國出口衰退24.6%,惡化程度超過10個百分點;因港、星目前祇公布1—4月出口統計,分別萎縮20.5%與32.8%,而台灣1—4月出口萎縮36.0%。顯然台灣又是敬陪末座。這不是關起門來說好轉就好轉,需要打開眼界看看外面的世界,才能看到「真相」。

台灣5月總出口之所以創半年來新高,完全是對中國大陸出口逐月大幅上升所致,對大陸以外國家與地區出口仍然停滯不前。尤其對歐、美等高度工業國家出口,不僅沒有好轉徵兆,反較1月及3月都衰退,對美出口更較3月衰退近10%,除顯示歐、美經濟還在谷底徘徊外,台灣出口產品在歐、美及日本等高度工業國家進口市場占有率每下愈況,更需要檢討改進。

台灣5月對大陸(不包括香港)出口較1月增加一倍,顯現大陸家電下鄉擴大對台採購的貢獻;但亦是1、2月對大陸出口大幅衰退50%,基數過低所致。因之台灣產品在大陸1—4月進口市場占有率,仍自去年同期的9.75%降為8.07%,但韓國產品在大陸進口市場占有率未降反升,而自10.03%升到10.43%。在此波全球經濟大衰退中,國際市場競爭較前更為激烈,儘管大家對今年下半年台灣經濟轉趨樂觀,目睹此一情勢,能不對台灣未來出口市場的擴展擔憂?如何扭轉此一情勢,提升出口競爭力,已刻不容緩。

在進口方面,不論5月或前四月進口衰退幅度都大於出口,致出超不斷擴大;1—5月出超較去年同期擴增1.1倍,讓不少人沾沾自喜,以為出超的擴大代表外需增加,經濟應不致太壞。豈不知今年首五月進口大幅萎縮,其中農工原料進口幾乎腰斬,除原油等價格大跌外,亦表示今後短期內出口及內需不振,無需大量進口農工原料的影響;而資本設備進口大幅衰退44.3%,顯現國內投資的嚴重萎縮;至於消費品進口,在第一季時減少12.5%,4—5月更減少17.8%,今年內民間消費成長率要由負轉正,難矣!

根據台灣過去經濟發展經驗,出口及投資大幅增加是經濟繁榮的保證,而今不但出口、投資大幅衰退,消費也在萎縮,單靠股市的支撐豈能帶動景氣的全面復甦?

以上的解讀,並非危言聳聽,而是根據官方的正確統計,作客觀全面的剖析,讓國人了解當前對外貿易的「真相」,避免被誤導。

【2009/06/11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michael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主計處:第一季經濟負成長10.24% 全年負4.25%
2009/05/21 17:54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何旭如台北2009年 5月21日電)行政院主計處今天公布,初步統計今年第一季經濟負成長10.24%,並下修今年全年經濟成長率至「-4.25%」,雙雙創史上最大衰退幅度。

主計處今天下午召開國民所得統計評審委員會,會後公布今年第一季經濟成長率初步統計,並修正今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值,由行政院主計長石素梅、主計官兼第三局長蔡鴻坤主持。

石素梅表示,今年第一季國際衰退幅度遠超過預期,多數國家經濟衰退幅度大於去年第四季,因此經初步統計,國內今年第一季經濟負成長10.24%,為國民所得編製季資料(民國50年)以來最大衰退幅度,也較 2月預測值低3.73個百分點。

主計處預估,今年全年經濟成長率,則由 2月預估的「-2.97%」,下修至「-4.25%」,也創全年經濟成長率的最大跌幅。

不過石素梅表示,今年第一季經濟雖負成長10.24%,但為景氣變動的谷底,預測今年第二季起,經濟成長率減幅將逐季縮小,第二至第四季經濟成長率,分別為「-8.5%」、「-2.98%」、5.2%。

石素梅表示,金融海嘯重創全球景氣,力道超乎各國預期,導致國內出口動能續降,今年第一季海關出口按新台幣計價劇減32.28%,創歷年最大跌幅,為經濟大幅衰退的最主要原因。

石素梅表示,今年第一季外需不振,內需因失業率攀升等,大幅制約民間消費意願,雖政府發放消費券,不過第一季民間消費仍負成長1.41%,整體民間投資負成長41%。

石素梅表示,國內屬於小型開放的淺碟型經濟體,景氣波動無法擺脫國際大環境影響,依照實質GDP(國內生產毛額)金額來看,今年第一季經濟負成長10.24%,為景氣變動的谷底。

主計處表示,預測今年實質GDP為新台幣12.53兆元,國民生產毛額 (GNP)為12.43兆元,平均每人GNP為 1萬6279美元。

主計處表示,今年四季的實質GDP,分別為2兆9919億元、3兆21億元、3兆2320億元、3兆3076億元,分別較上季的成長率為「-4.84%」、0.34%、7.66%、2.34%。






第1季GDP-10.24% 較預期還糟

行政院主計處的最新經濟預測出爐,今年第一季經濟成長率負10.24%,全年經濟成長率下修至負4.25%。

 

【聯合晚報記者仝澤蓉/台北報導】行政院主計處下午將公布最新經濟成長率,由於第一季的實際表現比原先預估的還糟,台灣外銷出口衰退幅度超出主計處預期,經濟學者推估,不排除第一季經濟成長率負6.51%還會再往下修。

 


主計處下午將召開國民所得評審委員會,會後將公布今年第一季國民所得與全年國民所得的預估。根據主計處上一次的預估,今年第今年全年各季經濟成長率分別為-6.51%、-6.85%、-2.67%以及4.5%,全年經濟成長率則為-2.7%。

但是第一季的實際表現不如預期,主計處原先預估第一季出口衰退31.81%,但實際衰退了36.6%,雖然進口也同步衰退,造成進出口抵銷,但是民間投資不振,內需疲弱,原先主計處預估第一季民間消費成長0.64%,經濟部調查第一季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卻大幅衰退13.5%。花旗台灣區首席經濟學家鄭貞茂表示,目前全球的趨勢看法,今年第一季都是比去年第四季還糟,台灣也不例外。

鄭貞茂表示,昨天日本公布今年第一季GDP較上一季衰退4%,多數的看法認為今年第一季是最壞的狀況,因此第一季的狀況應該會比上一季預估的負6.51%還慘;第二季起衰退狀況逐漸緩和,但是前三季都還是衰退的,第四季起開始出現正成長。

不過鄭貞茂也強調,現在的重點不是主計處要公布第一季下修多少,而是對全年的展望,是否會上修或有所調整。以目前的情勢來看,比三個月前看未來的發展樂觀一些,但是第一季的實際發生又確實是比去年第四季估的還差,因此主計處在調整預測時就會有這兩種不同的因素在其中,結果如何也代表了主計處對未來景氣的看法。

一位國民所得評審委員表示,即使最近股市因為兩岸題材有所表現,也讓大家對新政府重拾信心,但是國際上還是有聲音認為這一波反彈不是所謂的V型反彈,而有可能是W型反彈。但不論是V型或是W型,目前比較重要的是利用景氣上來的這段時間做一些事情,政府把握這一契機想辦法做對的事情,即使是W型反彈,也要讓W的走勢平滑一些。

【2009/05/21 經濟日報、聯合晚報】@ http://udn.com/

michael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車廠又有事了。
  救了半天,還是宣布破產,老美的算盤不知道是怎麼撥的。






克萊斯勒經銷商 跳樓大拍賣
克萊斯勒取消近800家經銷商,費城一家經銷商上公司網站,查詢自己是否榜上有名。
(美聯社)
已聲請破產的克萊斯勒汽車將取消789家經銷商,車商必須在6月9日前處理掉4萬4000輛克萊斯勒、道奇和吉普車庫存,有些車商已開始清倉拍賣。

賓州道奇車經銷商霍倫說:「他們說,庫存是我們的問題,你想買一輛嗎?我們在跳樓拍賣。」新澤西州經銷商伊格爾說,他的停車場裡有100多輛克萊斯勒汽車,在目前的經濟情況下,想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處理完畢根本不可能,他也會跟著克萊斯勒一起破產,已有經銷商準備控告克萊斯勒。

克萊斯勒和通用大砍業績不佳的經銷商,許多車商趕緊清倉拍賣。
(美聯社)
經銷商通常靠貸款進貨,車子脫手後償還貸款。但克萊斯勒的銷售量在今年前四個月下挫46%,高價位汽車尤其乏人問津,許多經銷商已經付了好幾個月的貸款利息。即使現在能以成本出售,也要損失數千美元的利息支出。

克萊斯勒公司14日要求紐約破產法院,終止公司與經銷商簽定的專賣協議,以甩掉業績不佳的經銷商,使公司以嶄新面貌再出發,簡化銷售網路,只保留約2400個汽車銷售點。

克萊斯勒發言人表示,公司沒有錢來收回終止經銷合約的4 萬輛汽車,但也不希望遭取消的經銷商削價脫手,已和克萊斯勒的新金融公司GMAC簽定協議,提供貸款給克萊斯勒決定保留的經銷商,以接手這789家經銷商的庫存。由於克萊斯勒暫時停產,而5月份銷售量比預期要好,其他經銷商可藉此補充庫存。但上述交易並不包括4000輛2008年出廠的汽車。

通用汽車也在15日發函通知1100多家經銷商,明年以後不再續約,並表示在明年底前將大砍近四成的經銷商,相當於2300多個銷售據點。

這些通用公司經銷商有6萬5000輛雪佛蘭、別克、GMC、龐迪亞克和凱迪拉克等牌子的庫存,他們比克萊斯勒經銷商好一點的地方是,通用公司並未宣布破產,也不準備在2010年10 月前解除經銷協議,使經銷商不但有更多的選擇,而且還有更多的銷售時間。此外公司的經銷協議規定,公司須回購符合車輛年限與里程規定的汽車。

克萊斯勒和通用都認為經銷商太多,但售出的車輛太少,多年來一直想甩掉業績不佳的經銷商,使業務能力強勁的經銷商增加利潤,有更多的資金擴大市場、增添設備和加強銷售隊伍,以面對日本汽車的競爭。

【2009/05/18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michael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的就業市場還是很疲弱。當然,這跟最近的股市反彈一點關係都沒有。看一下經濟專家的說法吧!

  克魯曼:『假設XYZ公司的員工接受減薪,XYZ的管理成本就可減少,產品較有競爭力。營收增加,就有更多勞工能保住工作。因此你也許會認為,減薪能增加就業,就個別員工而言,是可以。但如果大家都接受減薪,則沒有人取得競爭優勢,所以整體經濟並沒有因較低薪資得到好處。同時,薪資減少可能讓其他經濟問題惡化。尤其,薪資減少,收入就減少,會使過度負債問題惡化,每月該繳的房貸沒有隨薪水支票金額減少。
  美國正陷入此一危機,家庭負債占收入比率達1930年代以來最高峰。許多家庭正設法增加儲蓄以降低債務負擔,儲蓄金額是10年來最高,但隨著薪資減少,他們正追求一個移動的目標。債務越來越重,會壓下消費者支出,讓經濟衰退。


  一般認為經濟呈現V型反轉的機會不高;比較可能的是U型反轉。意味的是,等待復甦的時間應該會拉得很長。當然,這還是跟股市一點關係都沒有。

  台股幾乎是2009年第2季全球最投機的市場,資金行情應該是這段彈升最好的解讀。股市或許被很多大師形容為經濟櫥窗,但是過多的游資造就的行情,並不代表真實的經濟情形,要是過度依賴經濟櫥窗來看經濟,很可能會"脫窗"。




減薪保飯碗 美將是下個日本?
http://mag.udn.com/mag/world/storypage.jsp?f_MAIN_ID=364&f_SUB_ID=4076&f_ART_ID=192865

 

 

【克魯曼/夏嘉玲譯】

 

某些減薪是獲得聯邦政府經援的代價,像克萊斯勒員工的讓步。其他像紐約時報暫時性減薪協議,是勞資協商的結果。此外,還有其他減薪反映勞動市場疲弱的殘忍事實:勞工不敢抗議被減薪,因為他們認為會找不到其他工作。

 

然而不論詳情如何,薪資縮水是經濟不佳的症狀之一,也是會讓經濟更衰退的症狀。

 

要緊的事先處理:減薪案例日增,但此現象範圍有多廣泛?答案是,非常廣。

 

確實還是有很多員工加薪,但減薪案太多。根據勞工統計局,今年第一季民營企業人力平均成本僅增加0.2個百分點,增幅是史上最低。由於就業市場還在惡化,若今年稍後整體薪資開始走下坡,一點都不令人意外。

 

但這有什麼不好?畢竟,很多員工都接受減薪,以保住飯碗。這有什麼不對?

 

答案在於正折磨我們經濟的一項矛盾。我們正因節儉的矛盾而痛苦:儲蓄是美德,但一旦所有人同時設法大幅增加儲蓄,結果就是經濟低迷。我們正因去槓桿化的矛盾而痛苦:減少債務、結清資產負債表是好事,但要是所有人同時設法賣掉資產還債,後果就是金融危機。

 

我們也許很快就會面臨薪資的矛盾:任何一家公司的勞工都可接受較低薪資以利保住飯碗,但要是同一經濟體的員工同時減薪,結果會是失業率走高。

 

矛盾是這麼來的:假設XYZ公司的員工接受減薪,XYZ的管理成本就可減少,產品較有競爭力。營收增加,就有更多勞工能保住工作。因此你也許會認為,減薪能增加就業,就個別員工而言,是可以。

但如果大家都接受減薪,則沒有人取得競爭優勢,所以整體經濟並沒有因較低薪資得到好處。同時,薪資減少可能讓其他經濟問題惡化。

 

尤其,薪資減少,收入就減少,會使過度負債問題惡化,每月該繳的房貸沒有隨薪水支票金額減少。美國正陷入此一危機,家庭負債占收入比率達1930年代以來最高峰。許多家庭正設法增加儲蓄以降低債務負擔,儲蓄金額是10年來最高,但隨著薪資減少,他們正追求一個移動的目標。債務越來越重,會壓下消費者支出,讓經濟衰退。

 

若企業和消費者預期日後薪資會更低,情況會雪上加霜。凱因斯70多年前就說的很清楚:「預期薪資減少的效果,例如預料來年減薪2%,和同時應付利息升2%的效果約莫相當。」調升實質利率現在是經濟最不需要的。

 

擔心減薪問題並非單純理論。1997到2003年間民間企業薪水每年平均減少超過1%的日本,就是薪資緊縮導致經濟停滯的殷鑑。

 

越來越多證據顯示美國薪資下降,我們該得出什麼結論?主要就是,能穩定經濟還不夠,我們需要的是真正的經濟復甦。

 

最近有許多人說「春燕來了」,確實有跡象顯示去年秋季開始的經濟重挫說不定已回穩,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也許今年稍晚會宣布經濟衰退結束。

 

但失業率幾可確定仍節節走高,所有跡象都顯示,未來幾個月,有可能好幾年,就業市場都會慘兮兮,這將導致持續減薪,使經濟疲弱。

 

要破除這個惡性循環,實際上我們需要更多:更多振興方案、更多針對銀行的決定性行動和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就事論功,歐巴馬總統和他的經濟顧問群似乎已引領經濟擺脫深淵,但美國變成日本的風險似乎正與日俱增,我們恐將面臨數年通貨緊縮和經濟停滯。

 

(作者Paul Krugman是紐約時報專欄作家)

 

 

 

【2009-05-05/經濟日報】

 

 

michael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克魯曼又批了華爾街──這個金融風暴的始作俑者。

  克魯曼:『我們再也沒有理由相信,華爾街的術士對社會有任何正面的貢獻,遑論可以名正言順的享有那般優渥的薪酬。』



拒絕華爾街術士再玩金錢遊戲
http://mag.udn.com/mag/world/storypage.jsp?f_ART_ID=192867

 

 

【克魯曼/陳世欽譯】

 

2007年7月15日,紐約時報刊載一篇題為「富中之富,新鍍金時代的榮耀」的文章,著墨最多的「新巨人」是前花旗集團董事長魏爾(Sanford Weill)。他認為,他與金融界的同儕因為對社會貢獻卓著而得以賺進巨額財富。

 

這篇文章刊登後不久,魏爾構築的金融巨廈迅即瓦解,並在整個過程中衍生巨大的附帶損害。即使我們設法避免讓大蕭條捲土重來,全球經濟勢必費時數年才能自這場危機中復元。

 

這足以解釋為什麼我們應該為紐時的另一篇報導文章感到困惱。它指出,繼去年下挫後,部分投資銀行的高階主管薪酬已經再度提高,回到2007年的水平。

 

為什麼令人困惱?容我說明如次。

 

首先,我們再也沒有理由相信,華爾街的術士對社會有任何正面的貢獻,遑論可以名正言順的享有那般優渥的薪酬。

 

請記住,2007年華爾街金光閃閃,其實是相當新的現象。1930年代至1980年代左右,金融是一成不變且乏味的企業領域,從業者的平均薪酬並未高於其他產業領域,卻使經濟巨輪不斷滾動。

 

既然如此,為什麼部分銀行家突然開始累積巨大的財富?我們聽到的解釋是,這是對其金融創新能力的回報。不過在現階段,除了以各種不斷改進的新方法製造泡沫,逃避規範,設計如假包換的龐氏騙局之外,我們實在很難想到最近有任何真正有益於社會的重要金融創新。

 

不妨參考聯準會主席柏南克最近的一次演說。他試圖為金融創新辯護。他所謂的「良好」金融創新包括,一:信用卡。這其實不是什麼新點子。二:透支保護。三:次級房貸。這是銀行家據以坐擁巨額薪酬的關鍵?

 

讀者可能會認為,我們擁有自由市場經濟體制,民間企業有權自行決定員工薪酬的多寡。然而這引伸到我的第二個論點:華爾街再也不是民間企業的一環。它是國家的一部分,完全仰賴政府的援助,一如「貧窮家庭臨時救助」(又名福利)的援助對象。

 

我說的不只是「問題資產拯救計畫」(TARP)項下,總額約7,000億美元的承諾資金。還有聯準會大幅擴充的信用,聯邦房屋貸款銀行的大舉借貸,納稅人背書的AIG合約收益,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大幅擴張擔保,以及更廣泛的,聯邦政府為每一個所謂大到不能倒,或因為戰略地位重要而不能倒的金融機構提供的支援。

 

部分讀者可能認為,拯救華爾街是保護整體經濟的必要手段。事實上,我同意這種看法。不過由於其間涉及納稅人的血汗錢,金融公司的角色應該類似公用事業,不應恢復2007年的舊態。

 

此外,任由利用錢勢為所欲為的人享有豐厚薪酬不僅可恨,甚且危險。畢竟,銀行家為什麼敢於冒如此巨大的風險?因為成功,或甚至短暫的成功假象,足以為他們提供巨大的回報;即使執行長搞垮公司也仍能取得巨額紅利並一走了之。

 

現在,我們又看到某些人在聯邦政府支持下,玩起危險的遊戲,並享有類似的待遇。

 

問題出在哪裡?為什麼巨額薪資再度流向最上層?有人說,這是留住人才所必須。這種說詞似是而非:在金融界失業嚴重的情況下,這些人究將何去何從?

 

金融公司再度支付巨額薪酬的真正原因是,它們有錢。它們已再度賺錢(雖然幅度不如它們所說之大),為什麼不可以這麼做?畢竟在聯邦擔保下,它們得以低廉的成本借錢,並以高出許多的利息放貸。這有如盡情吃喝,保持愉快的心情,因為你明天可能受到管理。

 

也許不會。部分媒體認為,風暴已經過去:股市上漲,經濟衰退的趨勢可能已漸漸穩定,歐巴馬政府可能聲色俱厲的訓斥銀行家幾次後,放對方一馬。

 

無論對或錯,銀行家似乎認為,回復舊態為期不遠。

 

我們只能期待,我們的領導人證明這些人是錯的,並落實真正的改革。

 

2008年,薪酬高得過分的銀行家拿著別人的錢冒險,使全球經濟不支倒地。我們不能任由他們再來一次。

 

(作者Paul Krugman是紐約時報專欄作家)

 

 

 

【2009-04-28/經濟日報】

 

 



  克魯曼文中一開始提到的文章在紐時上還找得到。如果大家記憶猶新的話,2007年7月開啟了第一波的股災,台股亦未能倖免,同年聯準會兩次降息,股市正式轉為空頭,接下來就是大家不願意面對的2008這個空頭年,期間曾因政治選舉因素,氣氛轉趨樂觀,但是旁之末節的鼓舞,比不上總經真正的衰退。

  看一下2007年那個紙醉金迷的年分吧,這篇文章應該算是集吹捧之能事。


以下轉載自紐約時報
http://www.nytimes.com/2007/07/15/business/15gilded.html?_r=1&pagewanted=print

http://www.nytimes.com/2007/07/15/business/15gilded.html


July 15, 2007
Age of Riches

The Richest of the Rich, Proud of a New Gilded Age

Corrections Appended

The tributes to Sanford I. Weill line the walls of the carpeted hallway that leads to his skyscraper office, with its panoramic view of Central Park. A dozen framed magazine covers, their colors as vivid as an Andy Warhol painting, are the most arresting. Each heralds Mr. Weill’s genius in assembling Citigroup into the most powerful financial institution since the House of Morgan a century ago.

His achievement required political clout, and that, too, is on display. Soon after he formed Citigroup, Congress repealed a Depression-era law that prohibited goliaths like the one Mr. Weill had just put together anyway, combining commercial and investment banking, insurance and stock brokerage operations. A trophy from the victory — a pen that President Bill Clinton used to sign the repeal — hangs, framed, near the magazine covers.

These days, Mr. Weill and many of the nation’s very wealthy chief executives, entrepreneurs and financiers echo an earlier era — the Gilded Age before World War I — when powerful enterprises, dominated by men who grew immensely rich, ushered in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 new titans often see themselves as pillars of a similarly prosperous and expansive age, one in which their successes and their philanthropy have made government less important than it once was.

“People can look at the last 25 years and say this is an incredibly unique period of time,” Mr. Weill said. “We didn’t rely on somebody else to build what we built, and we shouldn’t rely on somebody else to provide all the services our society needs.”

Those earlier barons disappeared by the 1920s and, constrained by the Depression and by the greater government oversight and high income tax rates that followed, no one really took their place. Then, starting in the late 1970s, as the constraints receded, new tycoons gradually emerged, and now their concentrated wealth has made the early years of the 21st century truly another Gilded Age.

Only twice before over the last century has 5 percent of the national income gone to families in the upper one-one-hundredth of a percent of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 currently, the almost 15,000 families with incomes of $9.5 million or more a year, according to an analysis of tax returns by the economists Emmanuel Saez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and Thomas Piketty at the Paris School of Economics.

Such concentration at the very top occurred in 1915 and 1916, as the Gilded Age was ending, and again briefly in the late 1920s, before the stock market crash. Now it is back, and Mr. Weill is prominent among the new titans. His net worth exceeds $1 billion, not counting the $500 million he says he has already given away, in the open-handed style of Andrew Carnegie and the other great philanthropists of the earlier age.

At 74, just over a year into retirement as Citigroup chairman, Mr. Weill sees in Carnegie’s life aspects of his own. Andrew Carnegie, an impoverished Scottish immigrant, built a steel empire in Pittsburgh, taking risks that others shunned, just as the demand for steel was skyrocketing. He then gave away his fortune, reasoning that he was lucky to have been in the right spot at the right moment and he owed the community for his good luck — not in higher wages for his workers, but in philanthropic distribution of his wealth.

Mr. Weill’s beginnings were similarly inauspicious. A son of immigrants from Poland, raised in Brooklyn, a so-so college student, he landed on Wall Street in a low-level job in the 1950s. Harnessing entrepreneurial energy, deftness as a deal maker and an appetite for risk, with a rising stock market pulling him along, he built a financial empire that, in his view, successfully broke through the stultifying constraints that flowed from the New Deal. They were constraints not just on what business could or could not do, but on every high earner’s take-home pay.

“I once thought how lucky the Carnegies and the Rockefellers were because they made their money before there was an income tax,” Mr. Weill said, never believing in his younger days that deregulation and tax cuts, starting in the late 1970s, would bring back many of the easier conditions of the Gilded Age. “I felt that everything of any great consequence was really all made in the past,” he said. “That turned out not to be true and it is not true today.”

The Question of Talent

Other very wealthy men in the new Gilded Age talk of themselves as having a flair for business not unlike Derek Jeter’s “unique talent” for baseball, as Leo J. Hindery Jr. put it. “I think there are people, including myself at certain times in my career,” Mr. Hindery said, “who because of their uniqueness warrant whatever the market will bear.”

He counts himself as a talented entrepreneur, having assembled from scratch a cable television sports network, the YES Network. “Jeter makes an unbelievable amount of money,” said Mr. Hindery, who now manages a private equity fund, “but you look at him and you say, ‘Wow, I cannot find another ballplayer with that same set of skills.’ ”

A handful of critics among the new elite, or close to it, are scornful of such self-appraisal. “I don’t see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tremes of income now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economy,” Paul A. Volcker, a former Federal Reserve Board chairman, said in an interview, challenging the contentions of the very rich that they are, more than others, the driving force of a robust economy.

The great fortunes today are largely a result of the long bull market in stocks, Mr. Volcker said. Without rising stock prices, stock options would not have become a major source of riches for financiers and chief executives. Stock prices rise for a lot of reasons, Mr. Volcker said, including ones that have nothing to do with the actions of these people.

“The market did not go up because businessmen got so much smarter,” he said, adding that the 1950s and 1960s, which the new tycoons denigrate as bureaucratic and uninspiring, “were very good economic times and no one was making what they are making now.”

James D. Sinegal, chief executive of Costco, the discount retailer, echoes that sentiment. “Obscene salaries send the wrong message through a company,” he said. “The message is that all brilliance emanates from the top; that the worker on the floor of the store or the factory is insignificant.”

A legendary chief executive from an earlier era is similarly critical. He is Robert L. Crandall, 71, who as president and then chairman and chief executive, led American Airlines through the early years of deregulation and pioneer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ub-and-spoke system for managing airline routes. He retired in 1997, never having made more than $5 million a year, in the days before upper-end incomes really took off.

He is speaking out now, he said, because he no longer has to worry that his “radical views” might damage the reputation of American or that of the companies he served until recently as a director. The nation’s corporate chiefs would be living far less affluent lives, Mr. Crandall said, if fate had put them in, say, Uzbekistan instead of the United States, “where they are the beneficiaries of a market system that rewards a few people in extraordinary ways and leaves others behind.”

“The way our society equalizes incomes,” he argued, “is through much higher taxes than we have today. There is no other way.”

The New Tycoons

The new Gilded Age has created only one fortune as large as those of the Rockefellers, the Carnegies and the Vanderbilts — that of Bill Gates, according to various compilations. His net worth, measured as a share of the economy’s output, ranks him fifth among the 30 all-time wealthiest American families, just ahead of Carnegie. Only one other living billionaire makes the cut: Warren E. Buffett, in 16th place.

Individual fortunes nearly a century ago were so large that just 30 tycoons — Rockefeller was by far the wealthiest — had accumulated net worth equal to 5 percent of the national income. Their wealth flowed mainly from the empires they built in manufacturing, railroads, oil, coal, urban transit and mass retailing as the United States grew into the world’s largest industrial economy.

Today the fortunes of the very wealthiest are spread more widely. In addition to stock and stock options, low-interest credit has brought wealth to more families — by, for example, facilitating the sale of individual businesses for much greater sums than in the past. The fortunes amassed in hedge funds and in private equity often stem from deals involving huge amounts of easy credit and vast pools of capital available for investment.

The high-tech boom and the Internet unfolded against this backdrop. The rising stock market multiplied the wealth of Bill Gates as his software became the industry standard. It did the same for numerous others who financed start-ups on a shoestring and then went public at enormous gain.

Over a longer period, the market lifted the value of Mr. Buffett’s judicious investments and timely acquisitions, and he emerged as the extraordinarily wealthy Sage of Omaha, in effect, a baron of the new Gilded Age whose views are strikingly similar to those of Carnegie and Mr. Weill.

Like them, Mr. Buffett, 78, sees himself as lucky, having had the good fortune, as he put it, to have been born in America, white and male, and “wired for asset allocation” just when all four really paid off. He dwelt on his good fortune in a recent appearance at a fund-raiser for Hillary Rodham Clinton, who is vying for Mr. Buffett’s support of her presidential candidacy.

“This is a significantly richer country than 10, 20, 30, 40, 50 years ago,” he declared, backing his assertion with a favorite statistic. The national income, divided by the population, is a very abundant $45,000 per capita, he said, a number that reflects an affluent nation but also obscures the lopsided income distribution intertwined with the prosperity.

“Society should place an initial emphasis on abundance,” Mr. Buffett argued, but “then should continuously strive” to redistribute the abundance more equitably.

No income tax existed in Carnegie’s day to do this, and neither Mr. Buffett nor Mr. Weill push for sharply higher income tax rates now, although Mr. Buffett criticizes the present tax code as unfairly skewed in his favor. Like Carnegie, philanthropy is their preference. “I want to give away my money rather than have somebody take it away,” Mr. Weill said.

Mr. Buffett is already well down that path. Most of his wealth is in the stock of his company, Berkshire Hathaway, and he is transferring the majority of that stock to the Bill and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 so the Gateses can “materially expand” their giving.

“In my will,” he has written, echoing Carnegie’s last wishes, “I’ve stipulated that the proceeds from all Berkshire shares I still own at death are to be used for philanthropic purposes.”

Revisionist History

The new tycoons describe a history that gives them a heroic role. The American economy, they acknowledge, did grow more rapidly on average in the decades immediately after World War II than it is growing today. Incomes rose faster than inflation for most Americans and the spread between rich and poor was much less. But the United States was far and away the dominant economy, and government played a strong supporting role. In such a world, the new tycoons argue, business leaders needed only to be good managers.

Then, with globalization, with America competing once again for first place as strenuously as it had in the first Gilded Age, the need grew for a different type of business leader — one more entrepreneurial, more daring, more willing to take risks, more like the rough and tumble tycoons of the first Gilded Age. Lew Frankfort, chairman and chief executive of Coach, the manufacturer and retailer of trendy upscale handbags, who was among the nation’s highest paid chief executives last year, recaps the argument.

“The professional class that developed in business in the ’50s and ’60s,” he said, “was able as America grew at very steady rates to become industry leaders and move their organizations forward in most categories: steel, autos, housing, roads.”

That changed with the arrival of “the technological age,” in Mr. Frankfort’s view. Innovation became a requirement, in addition to good management skills — and innovation has played a role in Coach’s marketing success. “To be successful,” Mr. Frankfort said, “you now needed vision, lateral thinking, courage and an ability to see things, not the way th

michael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指期連兩個交易日漲停?兩個交易日漲了七百點?傑克,這真是太神奇了.......

  這種記錄大概像棒球比賽裡
,連兩局出現滿貫砲一樣值得紀錄。
  

  但是我不在場中,只能看"轉播",Cheers! Everybody in this game. 



台股直逼10年線 終場大漲337點
http://udn.com/NEWS/STOCK/STOS1/4884944.shtml

台股今日延續上周四的追買力道,在市場買單瘋狂搶進下,帶動指數跳空開高走高,盤中大漲超過6%,8大類股全面勁揚,電子股也表現強勢,其中電子五哥已連續第2個交易日亮燈漲停。終場台股大漲337.83點,以6330.40點收市,漲幅達5.64%,距10年線6403點僅有咫呎之遙,成交值1645.53億元。

今日台股延續上周強勁氣勢,多頭買盤奮勇衝高,帶動8大類股全面大漲,台股現貨則在期貨市場的引領下,也跳空開高走高表現強勢,盤中一舉收復6000點失土大關,最高並來到6356.29點位置。

就今日盤面表現最為出的是金融類股,由於有陸資入股甚至購併題材,帶動今日股價再度狂飆,金融期指開盤即漲停,金融股個股也幾乎全登上漲停板,使得金融類股指數已越過前波高點704.6點,最高來到707.2點,直攻年線707.6點,漲幅達6.85%以上。

傳產股中,由於台幣強勢升值,使得資產、營建漲幅最為驚人,其中由於市場預期房地產可因股市上漲而翻揚,因而帶動營建股盤中共計27檔漲停。電子股表現也相當強勁,在外資持續買入大型權值股下,電子五哥連續第二個交易日亮燈漲停,其中鴻海再度收復百元失土。

此外,高價股宏達電、晶華和聯發科盤中皆亮燈漲停,也促動高價族群全面強勢。

【2009/05/04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michael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空手好久了耶......不知道有沒有人提前先布局了?

  雖然我沒賺到,但是恭喜有進場的朋友賺到錢囉!


  



台股暴漲378點 680餘檔漲停
台北股市不畏新流感肆虐,在政府宣布開放對岸來台投資股票及美股大漲激勵下,早盤演出噴出行情,大漲三百多點,投資人簡直樂歪了!
記者劉學聖/攝影
兩岸資金開放大突破,誘發海外熱錢再次盯上台灣,台股今早開盤噴出爆量漲逾6%、新台幣盤中勁揚5.4角一度來到33.118 元。台股盤面上有680多檔的上市櫃股票亮燈漲停,加權指數終場暴漲378點、6.74%,以5992.57作收,成交值1368億元;台幣上午盤勁揚4.7角,以33.188元作收,升值逾1.4%,成交量爆出25.93億美元的巨量。股、匯市雙雙創下馬英九去年520就任總統以來最強勁的漲勢。

台股今天「牛轉乾坤」,在美股大漲、金管會開放QDII陸資可來台買股、中國移動將斥資近178億元買遠傳12%股權、在美掛牌的EWT台灣指數基金昨大漲12.24%等多項利多鼓舞,指數大漲,單日漲幅6.74%是有史以來的第七大漲幅。

早現貨15分鐘開盤的5月台期指、5月電子期指、5月金融期指,今天一開盤全數跳空漲停,尤其是5月台期指更成功站上6000點大關,期指市場率先表態飆漲走強,鼓舞現貨市場也以大漲350點開盤,經過半小時的震盪換手,指數再向上竄升收上最高頂峰,盤面上有680多檔的上市櫃股票亮燈漲停,券商大廳揭示板紅通通一片,投資人這幾天因H1N1新型流感疫情,而忐忑不安的投資情緒,隨著今天這根近400點的長紅而釋懷一空。

 


【2009/04/30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michael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華爾街日報:『縱然股市回暖有助於經濟實現真正的復甦,但決不會奇跡般地解決實體經濟失衡以及在房地產市場泡沫中產生的資產定價失真問題。』







4月15日華爾街日報《切莫太過看重美股反彈之勢》

道瓊斯工業股票平均價格指數目前已較上月觸及的12年低點上漲了21%,不過,有諸多證據都顯示這輪反彈行情其實毫無意義。

  各種經濟回暖傳言中提到的復甦跡象實際上不堪一擊,這一點在週二公佈的令人失望的3月份零售額報告中得到了印證。此外,就業市場持續惡化,如果短期內不能企穩,那麼已經焦慮不安的消費者可能還會進一步縮減開支。住房市場仍是一團糟,銀行業仍沒有擺脫困境,信貸市場也依然緊張。

  不過,不要忘記的一點是,儘管股價反映了投資者對經濟形勢的預期,但經濟走勢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股市指引。

  來自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Conference Board)、密歇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以及加拿大皇家銀行(Royal Bank of Canada)的調查均顯示,自股市開始回升以來,消費者信心已有所改善。而市場人氣的好轉通常會刺激消費者支出。人們在去年秋季眼睜睜地看到家庭退休金帳戶大幅縮水之後,對股市的反彈感到欣慰,這點不足為奇。

  長期以來,消費者信心一直會隨著股價的漲跌而波動,這不僅僅是因為股市動蕩會導致個人財富的變化。因為就連非股民也會因美國股市的上漲而受到鼓舞。這很可能反映出美國人習慣性地將股市表現與經濟表現劃等號。

  另外,企業也將股市作為其行為準繩,它們會在股市上漲時擴大投資。其中部分原因很可能在於企業在股市走強的情況下能更容易籌集到資金。不過,主要原因可能還應歸結為經理人傾向於根據公司股票的表現來判斷企業未來的發展前景。而首席執行長們有關公司只是經營業務而不會關注股票價格的一貫聲明通常不可信。

  在當前脆弱的信貸環境下,股市上漲的另一個好處是可以改善股市投資者的資產狀況,這些投資者當中包括陷入困境的公司,資金匱乏的退休金計劃以及瀕臨止贖風險的房主。

  誠然,這點只有在股市的漲勢有充足理由作為支撐的情況下才能顯現。否則投資者將有可能陷入循環式的思維模式。縱然股市回暖有助於經濟實現真正的復甦,但決不會奇跡般地解決實體經濟失衡以及在房地產市場泡沫中產生的資產定價失真問題。

Justin Lahart

michael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通貨緊縮、失業率、各國央行降息、CPI指數下跌、油價也下跌。
  這些詞好像很熟悉,但是又有點距離。
  歐洲國家又有負面金融訊息,要對金融現況轉為樂觀態度,可能得要再花點時間。

  股市的反彈依舊視為空頭市場的反彈與資金行情。

  



油價重挫 跌破45美元大關
西德州輕原油期貨繼20日重挫近9%,21日更跌破45美元,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交易員緊盯著行情變化。美國銀行資產惡化的狀況打擊期待經濟復甦的信心,商品價格隨之重挫。
(美聯社)

全球經濟展望再度讓投資人失去信心,商品價格大幅修正,紐約原油價格一天就跌掉8.8%,21日再跌穿45美元價位。唯有金價逆勢大漲,成為投資人避險資金的去處。

 

21日到期的西德州輕原油5月期貨,20日重挫4.45美元至每桶45.88美元,21日續挫至43.83美元。

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三個月銅期貨21日一度重挫4.6%,跌至每公噸4,378美元,加深20日的4.5%跌勢。CRB商品指數20日重挫3.9%,創3月2日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美國銀行20日發表的財報顯示,核心貸款資產品質正急速惡化,反映整體經濟不佳,挫傷了股市近六周來強勁的漲勢。美元走強也給商品價格帶來壓力,因為美元計價的這些商品對外幣投資人而言變得更貴。

Petromatrix分析師喬可伯說:「原油的基本供需面不足以支撐55美元以上的油價。而一旦股市走強與美元走弱這兩項因素消失,原油就會開始回跌。」

計算美元對六種主要貨幣匯價的美元指數20日上揚0.76%至86.63,漲至近一個月來高點。

標準普爾500指數20日重挫4.28%,歐洲Stoxx 600指數20日重挫3.92%。

紐約商業交易所6月黃金期貨價格20日大漲2.26%,創3月19日以來最大漲幅,21日續漲至每英兩889美元。

分析師指出,短期內金價將與股市呈現相反走勢。

分析師還指出,實體黃金條塊浮現的強勁買氣對金價形成有力的支撐。

實體黃金需求量最大的印度,由於黃金前一波跌價而浮現強勁需求,印度交易商MMTC公司宣布本月將進口九到十公噸的黃金。

供需基本面與對經濟即將復甦的預期心理,決定了商品價格近期的走勢。

原油價格自每桶39美元的低點回漲後,近一個月在45美元到55美元的區間游走。

分析師預估,美國能源部本周發表的原油庫存可能再創1990年9月以來的高點,顯示經濟不振仍然在傷害原油需求。

傳統能源公司分析師兼經紀商麥吉列安說:「我們的焦點一直在庫存偏高、需求低落的基本面,或者今年隨後將復甦的希望之間浮動。基本面現在又重掌大局。」

【2009/04/22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通縮風暴 狂襲西班牙、英國…

西班牙和英國相繼出現數十年來首見的通貨緊縮現象,盧森堡、葡萄牙和愛爾蘭物價也都下跌,讓金融海嘯和經濟衰退引發的通貨緊縮陰影籠罩歐洲。

西班牙上月的通貨膨脹率為負0.1%,是歐元區16國中第一個出現通貨緊縮的國家,也是西班牙政府自1961年起追蹤通膨率以來首度出現負通膨,正式邁入通貨緊縮。

英國政府21日公布的上月零售物價指數(RPI)是負0.4%,也是這項衡量通膨率的指數自1960年以來首度出現負值。英國經濟學者警告說,這顯示英國經濟已進入近半世紀以來首見的通貨緊縮。

英國企業及工會向來以零售物價指數作為薪資標準,專家表示,因為通貨緊縮,預料勞工和依賴年金過活的退休族,薪資或年金調升幅度將是歷年最低。

紐約時報報導,西班牙的通貨緊縮狀況是金融危機影響下的典型例子,失業率升高、消費者減少花費,導致業者降低價格以刺激銷售,因此物價持續下跌。西班牙的魚價下跌6.2% ,糖價下跌5.7%,連藥品和醫療服務等較為穩定的物價也下跌了0.7% 。官員指出,物價下跌將持續至夏季。

西班牙的失業率向來高於歐盟其他國家,但目前該國失業率已達15.5% ,預料很快將升至20%。25歲以下國民的失業率更高達31.8%,為歐盟中最高,直逼大蕭條年代的紀錄。

業者擔心通貨緊縮將造成一個惡性循環:消費者撙節開支,業者削價求售,營收減少加上業績不見起色,業者被迫裁員或減薪,景氣將更低迷。

其他國家也出現通貨緊縮的警訊,盧森堡、葡萄牙和愛爾蘭皆有物價下跌的情形,德國3月躉售物價比去年下跌8%,是1987年來最大跌幅。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史隆管理學院教授強森說:「美國不見得會發生通貨緊縮,但我們必須密切觀察西班牙等各國狀況。這裡就像新病毒爆發疫情的前哨站。」

新聞辭典》通貨緊縮

編譯莊蕙嘉/報導

「通貨緊縮」意指持續一段時間的所得及價格下降,是相對於「通貨膨脹」的概念。長期通貨緊縮可能導致企業減少生產甚至倒閉,隨之而來的是失業率上升及薪資降低。價格和所得的下降變成一種惡性循環,社會將出現悲觀情緒,整體經濟亦可能步入衰退。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的定義,當物價連續兩年下跌便稱為通貨緊縮。不過也有不少學者認為,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連跌兩季就是通貨緊縮,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薩繆爾森更指出,價格和成本正在普遍下降就是通貨緊縮。

歷史上有名的「大蕭條」時期中,許多國家的物價下跌了20%至30%。日本的通貨緊縮則是另一著名例子,1980年代房地產飆升帶動日本經濟飛升,1990年代泡沫經濟破裂後,開始通貨緊縮,直至今日尚未結束,時間之長,被稱為「失去的10年」(lost decade)。

【2009/04/22 聯合報】@ http://udn.com/



加國印度瑞典 降息救經濟
加拿大央行意外降息,基準利率調降到歷來最低水準的0.25%,並表示明年之前可能按兵不動。
(路透)

加拿大央行21日宣布調降基準利率到歷來最低水準的0.25%,並表示可能維持不變到明年。同時,印度央行和瑞典央行也分別宣布降息,幅度分別為1碼與2碼。

加拿大央行把商業銀行間的隔夜借款利率目標降至0.25%,是1934年央行創立以來的最低水準。

加拿大央行在聲明中說,隔夜借款利率水準可能維持不變到明年第二季,因為該利率實際上已降到最下限,但經濟衰退將使通貨膨脹保持溫和。

央行官員說,他們仍有「相當大彈性」可刺激經濟成長,包括採用所謂的定量寬鬆貨幣政策。央行估計,加拿大經濟今年將衰退3%。

印度央行調降附買回利率(repo)1碼至4.75%,該行自去年10月以來已六次降息,從9%的高點大砍425個基點。央行也將附賣回利率(reverse repo)降至3.25%。印度央行總裁蘇巴拉奧(Duvvuri Subbarao)表示:「現階段主要挑戰是支撐需求的動力,使經濟恢復高速成長。」

這次降息超乎市場預期,根據道瓊社訪調的經濟學家逾半數預期央行會維持利率不變。

此次降息反映央行憂心景氣尚未觸底,央行預估4月起的年度經濟成長率將減緩至6%,低於預估上年度的6.5%至6.7%,是2003年以來最差的表現。

本次降息目的在促使民間商業銀行降低放款利率,並增強信用以挺過全球衰退。蘇巴拉奧說:「銀行降低放款利率的速度緩慢,因此現在採取進一步行動調整政策利率,以強化此過程。」

瑞典央行21日也宣布調降基準利率2碼至0.5%的歷史新低,以因應瑞典逾半世紀以來最嚴重的衰退。

原本市場預期瑞典央行會降息3碼,甚至降至零利率。瑞典央行表示,此次降息對紓解生產及就業市場萎縮有其必要,未來可能進一步降息,低利率可能持續到2011年初。

瑞典央行表示:「全球經濟惡化已重創瑞典。」央行預估明年瑞典的國內生產毛額(GDP)成長為「正值但很低」,並表示就業市場要到2011年才會開始成長。

瑞典商業銀行資深經濟學家何內爾卻認為,瑞典央行對明年的經濟成長太過樂觀,並預測央行7月將再次降息。

【2009/04/22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michael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是要危言聳聽。
  經濟情勢,不會因為股市短期的反彈而翻轉。

  不是想當先知。
  看看歷史可以知道,總體經濟與股市,就有如主人與被牽著的小狗。有時候小狗走在主人前面稍遠一點,有時候小狗走在主人後面一點。但是最終還是會回歸到正軌。太接近市場而聽不見總經警訊是很危險的。







經濟情況悲慘 IMF總裁:恐以戰爭收場

在全球因美國提出銀行紓困新計畫而致樂觀情緒昂揚的情況下,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史特勞斯─卡恩23日卻說,全球經濟狀勢依然「極端令人憂心且困難」。

史特勞斯─卡恩在國際勞工組織於日內瓦召開的會議中說:「情況依然極端令人憂心且困難,這是全世界經濟50多年來的第一次挫折。」在數天之前,國際貨幣基金曾預測,今年世界經濟將萎縮達1.0%。

史特勞斯─卡恩稱,情況「悲慘」;並指出,眼前危機將「嚴重影響到許多國家的就業狀況。這將成為社會動亂的根源,為民主政治構成威脅,而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會以戰爭收場」。

他籲請各國當局,勿使危機惡化成數百萬名工人大規模長期失業。他說:「絕不可使危機成為失業的荒原。」

國際勞工組織今年元月曾說,全球金融和經濟崩盤可能在今年底造成多達5000萬人失業。

與此同時,世界銀行也警告,目前的危機可能使4600萬人重新陷入貧窮。

【2009/03/24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michael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不懂FED在做什麼嗎?

  其實我一開始也看不懂,但是覺得有位朋友講得很有道理,所以就先拿來用囉。聯準會的這一招,算是對商業銀行的融通功能已經失去信心了,所以改弦易轍,用公開市場操作的方式,直接透過債券市場,把金流放出去。

  有效嗎?答案是跟正光金絲膏一樣有效,某種程度上膏藥比較像是安慰劑,涼涼的貼在身體上,好像就比較不痠不痛了。聯準會的膏藥,對經濟的效果,應該也差不多吧!

 

 

美聯準會 1兆美元買債券
聯準會主席柏南克。
歐洲圖片社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十八日一如預期未調利率,維持聯邦資金利率在零至百分之零點二五區間,但祭出新的「信用寬鬆」大手筆,宣布未來半年內購買三千億美元長期政府債券、增購七千五百億美元政府擔保的抵押房貸債券,挹注總金額超過一兆美元(約台幣卅三兆六千億元)。

聯準會究竟從何而來這麼多錢?答案是印鈔票。聯準會等於越過銀行,直接扮演放款給民眾與企業的終極銀行。

台灣九十八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歲出為台幣一兆八千三百億元。美聯準會昨天這項決定,總金額足可讓我中央政府花十九年。

聯準會大動作寬鬆信用,目的在降低消費與房貸利率,藉此拉抬消費與房市,推促經濟脫離衰退。

華爾街股市十八日原先下挫,在聯準會於下午二時十五分宣布利率及寬鬆措施後,立即大反彈,道瓊工業指數一度漲逾百點,最後上升九○點八八點,以七四八六點五八點收盤;道指在過去七個交易日有六日上揚,從三月初谷底回升約二成。

聯準會公開市場操作委會結束兩天會議後,宣布上述措施。聯準會在利率上已無操作空間,加上金融海嘯未息、經濟衰退未落底,預期利率今年仍可望維持零至百分之零點二五歷史谷底。

聯準會這次最受注目是信用寬鬆大手筆,買三千億美元長債出乎華爾街意料,原先市場認為聯準會這次不會宣布,而會延後發動,債市因意外利多大受激勵,公債價格暴升,殖利率相對重挫,為近來債市最亮麗表現。

聯準會同時宣布,增購七千五百億美元二大房貸機構房地美、房利美擔保房貸債券,加上先前的五千億美元,使房貸債券收購總額達一兆二千五百億美元;聯準會也增購二房本身債券至二千億美元。

【2009/03/20 聯合報】@ http://udn.com/

 

美印鈔救市 股匯債震動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18日推出規模逾1兆美元的大膽注資計畫,將大買美國長期公債,以壓低房貸與消費性貸款利率,顯示Fed解凍金融市場的決心。

全球股債市與商品市場應聲大漲,油價紐約盤19日漲破每桶52美元,美元則下跌。

Fed表示,考慮本周推出另一個1兆美元計畫,用於提振消費者與小企業貸款。

Fed究竟從何而來這麼多錢?答案是印鈔票。Fed資產負債表已經擴大至近2兆美元,去年9月初時,還不到9,000 億美元。Fed等於越過銀行,直接扮演放款給民眾與企業的終極銀行。

Fed在兩天利率會議後發布聲明說,將在半年內收購3,000 億美元長期公債,並增購7,500億美元的房貸擔保證券,使政府今年來收購房利美(Fannie Mae)與房地美(Freddie Mac)的擔保債券總額達到1.25兆美元。另外,Fed還將擴大收購「二房」發行的債券,比原先的1,000億美元增加一倍至2,000億美元。

基準利率則果如市場預期未調整,維持在0至0.25%的歷史低點。市場先前預期,Fed將展開近半世紀來首見的公債收購行動,但Fed的最新措施與力道仍大出市場意料之外。金門大學Ageno商學院院長康諾利說:「Fed顯然已準備好當信用市場的提款機。」

新加坡巴克萊資本指出:「整體資產收購計劃擴大至1.75兆美元,等於承銷MBS市場總發行量的一半以及國庫券市場的三成。釋出的資金相當於降息0.75個百分點。」

由於大舉收購公債與機構債將有效增加貨幣供給,拉低利率,企業與消費者都將受惠,激勵全球股市同步走高。

另一方面,市場憂慮Fed大舉注資終將推升通貨膨脹,導致美元兌主要貨幣普遍下挫。

經濟展望轉好,美元下挫,商品價格隨之挺升。紐約原油4月期貨19日盤中激漲8.5%,漲抵52.25美元,兩個月來首度漲破每桶50美元。黃金4月期貨大漲7.8%,報每英兩958.7美元,創六個月來最大漲幅。倫敦銅三個月期貨19日漲抵每公噸3,978 美元,是去年11月5日以來最高。

【2009/03/20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加倍印鈔救市 美走刀鋒邊緣

美國聯準會十八日作出震驚全球的重大舉措,搶救美國持續衰頹的經濟情勢:宣布釋出直接貨幣一點二五兆美元,在六個月之內蒐購長期政府公債三千億美元、購入房貸債有價證券七千五百億美元以及二千億公司債(房地美、房利美公司債)。

這可以說是由國家中央銀行直接投下強力貨幣,繞道銀行,直接傾注到市場,是一項二次大戰之後空前且意外的政府行動,不但震撼了所有投資人,也震撼了歐洲及所有先進國家主政當局,以及各國中央銀行與經濟金融市場。

歐洲首腦的第一個反映是大呼意外,並認為是一個極度世紀戲劇化的救市行動;對於各國決策當局正苦於失業潮湧、股市傾頹、信用浮濫又融通緊縮的決策窘境之際,不啻是一個撥開柳暗見花明的標竿行動。

美國聯準會行動的驚人,主要是其釋出強力貨幣的方式與額度;由中央銀行直接注入市場的大額貨幣,雖然不一定真有那麼強力,但絕對是高度直接地,直通市場。這樣的發行額度,以目前美國基礎貨幣也祇不過是一點八兆美元,狹義貨幣供給(M1)只有一點五三兆美元,廣義貨幣供給(M2)迄今也不過八點三兆美元而言,可以說,這次美國政府等於是幾乎加倍發行美鈔,直接傾注到整個社會市場。

這是典型的用通貨膨脹的大泡沫救衰危經濟的作法,本質上是一項走在刀鋒邊緣的總體經濟政策措施。同時,也不啻給予世人一個「貨幣政策班師回朝,財政政策退居二軍」的深刻印象,似乎在歐巴馬體制下,凱恩斯暫時不能當道了。

這項聯準會的冒險行動,對於美國經濟的刺激「算是手段用盡了」,美國上下都深切希望抑止經濟持續下滑的頹勢。可預見的是,這項行動對於美國內需市場的啟動,必會產生立即效應,對於出口部門,相信也可以獲得一臂振作之助,讓美國經濟之加速觸底,相信也會有極其正面作用。

但是對於歐洲低迷情勢及高度依賴對美歐出口的亞洲工廠經濟,卻反而可能在其貨幣政策與產業政策上,都衍生出一些新的壓力與挑戰。至於,是否也能帶起一股拉抬聲勢的助力作用,則顯然並不明朗。

(作者為環球經濟社社長)

【2009/03/20 聯合報】@ http://udn.com/

 

觀測站》印鈔救市 美元愈來愈不值錢?

美國聯準會(Fed)宣佈再投入1.25兆美元,購買公債、房貸擔保抵押債券(MBS)後,等於美國政府狂印鈔票來救市,也使得美元相對走弱。美元多頭結束,引發資金流入商品市場,原物料價格昨日飆漲,激勵美國鋼鐵等相關類股上揚,國內也反映在新台幣升值、傳產股反彈的走勢上。但究竟Fed此舉是 救命丹還是慢性病引發通膨?美元頓失避險地位,資金是否匯出影響美股表現都值得觀察!

可望促使信貸市場逐漸解凍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聯準會購買債券的效果幾乎是立竿見影,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應聲大跌近0.5%,創1981年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在房貸利率和公司債利率方面也是見到下滑的跡象。聯準會的動作顯示了在控制金融危機方面的靈活性和態度的堅決,該些措施也可望促使信貸市場逐漸解凍,在正負影響相抵下,預期對於美國甚至是全球經濟是較為正面的,也有助於全球股市尋求落底回升的機會。

另外,高盛證券在報告中評估,如果要使貨幣供給增加的方式來達到調降1%利率的效果,預估每1-1.6兆美元的資產購買金額約合調降利率1%,倘若如同高盛依模型評估出來的現階段適當基準利率為-6%,聯準會這次的動作似乎還不夠寬鬆,預期聯準會未來還是可能會有再加碼的舉措,惟後續美元貶值的負面效應亦是未來需要留意之處。

短期內不會發生過度通膨

國內證券商表示,Fed加強擴大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來解決信貸緊縮,美元短期走貶,不過,全球景氣疲弱,通膨短期尚無疑慮。其中,美國發債規模擴大,美元短期仍趨於弱勢,但美元仍是全球的主要交易貨幣,再走貶空間有限。觀察2008年12月4日後的短短十個交易日,美元指數狂貶13%,而在200日線有所支撐,以目前來看,3月9日至昨日為止,美元指數已經貶值7.5%,距離200日線還有2.5%的貶值空間。

且從長期來看,美國為刺激經濟增長而採取的巨額財政及貨幣刺激措施,可能帶來巨大的通貨膨脹壓力,然而,美國2月CPI年成長0.2%,1月零成長,顯示目前通膨仍無需顧慮,目前美國政府唯一的職責就是刺激經濟恢復增長,Fed加強擴大量化寬鬆貨幣政策來解決信貸緊縮,顯然短期內不會發生過度通膨。

美元避險功能將逐步淡化

不過,法人也表示,Fed大舉購入美債,令市場憧憬信貸市場的流動性可進一步獲改善,亦加強了市場對美國經濟復甦的信心,且Fed斥巨資買國債令國債需求大增,亦令國債價格大幅上揚。但Fed此舉是變相「印鈔票救市」,對美國長遠經濟也許會帶來負面影響。且事實上,自金融海嘯發生以來,美元一直充當著「避險貨幣」的角色,因此一直保持強勢,罕見地與金價共進退,但隨著Fed的買債行動,部分支持美元的基本因素已經改變,美元的避險功能將逐步淡化,資金可能會從美股流出,影響美股表現。

【2009/03/20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michael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積電要是真的以裁員的手段但不發給非自願離職證明,要求員工離職,大概會是財經版頭條吧!很怪的是,主要媒體都沒有看到(東森新聞好像有播到一點點)。不得不懷疑,我們每天閱讀的新聞應該都是有被篩選過的。

  查了一下,Google News上竟然只有小報有貼出耶,主要媒體是不是有受到什麼壓力?不得而知。這波慘烈的景氣,讓大公司比較穩的神話也破了功。裁員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只希望景氣快點回春。冬天真的太冷了~~






http://www.coolloud.org.tw/node/37067

勞資調解失敗,台積電承認裁員不承認業務緊縮

_DSC4470
十月份才剛拿到台積電優秀員工的獎牌,一月就被以不能勝任為由資遣。

20日下午,100多名台積電被迫離職員工與資方代表,於竹科管理局進行第一場的勞資爭議調解,雖然資方代表台積電人力資源處處長廖舜生,在一開始就表示公司願意將「合議離職協議書」作廢,改開立「非自願離職證明」,等於間接承認了台積電裁員的事實;但對於裁員的理由,卻堅持是員工「不能勝任」,而非員工認定的「虧損或業務緊縮」,雙方爭執許久仍無法達到共識,勞資調解失敗。

這一張「非自願離職證明」,讓台積電離職員工們等了兩個月,原本個別地跟主管或人力資源處抗議,都沒有結果,如今透過集體的壓力,資方總算讓步。調解會上,台積電人力資源處處長劉啟光說,原先沒想到合議離職會使得被裁員的員工沒辦法領政府失業給付與進修的補貼,但「非自願離職證明」也不能說開就開,因為這牽涉到大量解雇,需要先向竹科管理局報備,現在是管理局同意事後補件,所以公司才能一起開給所有人。

然而明明有裁員的事實,為什麼當初總經理蔡力行,還要對外說台積電不會裁員,這讓員工們難以理解;不過令她們難以忍受的是,台積電只是要「汰弱留強」的說法。蔡力行對外說,他們是公司考績最後5%的員工,少數在之前就自己爭取到「非自願離職證明」的人,上面寫的理由也是依照勞基法第11條第5款「勞工對於所擔任之工作確不能勝任」。然而離職員工對於考績制度的公正性卻大大質疑,有人甚至才剛拿到拿到公司發給優秀員工的奬牌。

「我是ADI(After development Inspection:用顯微鏡檢查晶片)部門,我在台積電待了二十年,從1廠就開始做,員工們怎麼看晶片都是我教的........」「不管台灣美國都有我幫公司發的專利,現在公司竟然一句話就叫我走........」這些人被叫進辦公室時,主管告知考績不好的理由,有喪假、或產假、或病假請太多的,有把大前年犯的錯拿出來講的,有不被喜歡的,其中大多數人有個共同點,是年資太長。「哪有做了十幾、二十年,才說人家對工作不能勝任的。」

而就算拿到「非自願離職證明」,如果上面的離職原因寫的是「不能勝任」,也會使得他們要再找工作難上加難。「連走在路上,鄰居都會笑我是被fire的;你把我們訓練地這麼優秀,難道我們就真的不如聯電,同樣裁員,人家是用優惠條件資遣,為什麼我們台積電的員工走在路上要抬不起頭來。」

這些離職員工認為公司明明就是因為全球經濟不景氣,訂單減少而有裁員的壓力,「過去訂單多的時候,是優秀員工;怎麼訂單一減,就不適任了。」他們希望公司能用勞基法的第11條第2款「虧損或業務緊縮」來資遣他們。資方代表聯絡了半天,還是不同意。

最後資方提出的方案是,在離職證明上,只說是依照勞基法第十一條資遣,而不提是哪一款,只是若勞工局或其他公司打來問,還是會說是第5款「不能勝任」,但會開放一個讓離職員工可以對考績申訴的管道。現場100多名員工以舉手方式,一致否決資方的提議,勞資調解失敗。

_DSC4486
100多名離職員工舉手否決資方提議

台積電受害員工自救會的成員,從申請調解的17人,到上星期日開會的40多人,調解會這天更來了100多人,人數快速地增加中,且除了竹科的2、5、8、12廠,南科的6、14廠也有受害員工來參加,目前每場有2名代表負責連絡。他們將於3月24日北上勞委會,向中央政府陳情。




延伸閱讀
台積電裁員非自願離職員工的心聲園地
http://tsmc-labor.blogspot.com/

michael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其實,明明壞消息還是很多。全球股市就當壞消息沒發生一樣,在即將進入暖季的三月天,走了一波不算小的多頭。我記得這段時間有一個交易日,美、歐、亞三區的股市就有如三響砲般的棒棒開花,美國各大指數在當日就上漲了近7%。

  問題是,多頭回來了嗎?

  克魯曼的文章或許是老調重彈,但是可以讓讀到的朋友們稍稍冷靜一點。空頭市場也是會有一段不小的反彈波。要是沒賺到,就隨他去吧!美、歐的問題依舊很嚴重。台灣電子業在第一季庫存回補的急單貢獻下,拉出了一段不錯的走勢,但是後續呢?總不能週週、月月、年年都靠急單過活吧。景氣的春燕或許真的還沒到呢!






克魯曼:花旗美銀 應收歸國有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Paul Krugman)接受西班牙國家報(El Pais)專訪時表示,美國政府可能必須將花旗集團(Citigroup)和美國銀行(BoA)收歸國有。

克魯曼說,美國最後將被迫仿傚瑞典在1990年代的做法,「擔保銀行存款,暫時將花旗集團,甚至美國銀行收歸國有」。

克魯曼也批評,以這場危機的規模而論,歐巴馬的作為「太謹慎及太保守,振興景氣方案的規模至少該擴大30%」。

國家報以「新凱因斯學說的主要倡導者」形容克魯曼。克魯曼在訪問中同意當前危機是經濟蕭條(depression)的說法,並指出因為它影響整個世界,因此比1990年代的日本衰退嚴重得多。他說,危機會自然結束,但可能需要一段較長的時間。

克魯曼近來對歐巴馬政府因應危機的做法提出諸多批評,他在訪問中指出,以危機的規模來看,歐巴馬的措施仍太謹慎,應該針對金融體系的問題採取更有效的措施,並擴大刺激經濟方案。

克魯曼認為,有必要暫時把花旗集團、甚至美國銀行暫時收歸國有。

克魯曼日前曾在他的紐約時報專欄說,部分美國的大型銀行已瀕臨險境,政府必須搶救銀行,因為雷曼兄弟倒閉幾乎摧毀全球金融體系,美國不能任由花旗或美銀等更大型機構內爆。他估計,花旗與美國銀行未來幾年合計將損失數千億美元。

他說,一些大銀行的虧損遠超過資本,目前未倒閉的唯一原因是,政府暗示會擔保它們的債務,但它們已是「殭屍銀行」,無法提供經濟迫切需要的信貸。殭屍狀態持續愈久,經濟危機將愈難收拾。

不過,克魯曼指出,銀行收歸國有只是暫時措施,最後應允許大型銀行早日恢復民營,因此他贊成應稱為「前私有化」(preprivatization)。美國需要自負盈虧的銀行體系,但目前國有化是必要的途徑。

【2009/03/17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克魯曼專欄》歐洲經濟 比美國還危險

我擔心歐洲。事實上,我擔心全世界。我們無從迴避這次的全球經濟風暴,然而歐洲的局勢比美國更令我擔心。

明確的說,我不打算重複美國人對歐洲的標準指責:稅負過高,福利太好。幾個主要的福利國並不是歐洲當前危機的始作俑者。事實上,我後面會提到,它們實際上具有緩和作用。

歐洲當下所面臨明顯而即時的危險來自不同的方向:歐陸未能有效因應金融危機。

歐洲的財政與貨幣政策不足以因應問題。它的衰退程度至少與美國同樣嚴重,採取的措施卻遠不及美國的具體而積極。

以財政層次而言,歐陸與美國之間的對比令人震驚。包括我在內的許多經濟學者認為,相對於危機的嚴重性,歐巴馬政府的經濟刺激方案規模太小,然而它採取的具體措施卻使歐洲國家相形見絀。

貨幣政策的差異亦然。迄至目前為止,歐洲央行的因應遠不如聯準會進取。歐洲央行調降利率的步伐太慢(事實上,它去年7月調高利率),而且始終不肯採取強有力的措施活絡信用市場。

唯一對歐洲有利的是它最令人詬病的一點:福利國的規模與優渥。它使經濟衰退所可能產生的衝擊得到緩衝。

這不是小事。至少到目前為止,有保障的醫療保險與優渥的失業給付足以保證,歐洲人承受煎熬的程度不像美國人那麼嚴重。此外,這些制度也有助於支撐衰退期間的開支。

問題是,這種「自動安定因素」不能取代積極的具體措施。

歐洲為什麼有所不足?領導者能力不足是原因之一。歐洲金融官員完全錯估危機的嚴重性,至今似乎仍然相當自滿。這令人不可思議。若要在美國聽到有如德國財長(史坦布律克)那般無知的咒罵與譏諷,各位必須聽聽共和黨人怎麼說。

然而其間還有一個更深層的問題:歐洲的經濟與貨幣整合進度遠超乎它的政治機構。許多歐洲國家經濟的緊密結合程度幾乎一如美國的許多州。多數歐洲國家採用共同貨幣。不過與美國不同的是,歐洲缺少因應全大陸性危機所必須的全大陸機構。

這正是歐洲迄未採取具體財政措施的主因之一:缺少一個足以擔當歐洲整體經濟責任的政府。相反的,歐洲有的是各國政府,每一個政府都不願意為了一套必然會將許多福利送給他國選民的刺激方案,而承擔巨額債務。

各位可能認為,貨幣政策似乎比較強有力。畢竟,歐洲雖無單一中央政府,卻擁有歐洲央行。然而歐洲央行不同於聯準會。後者可以冒險,因為它有單一的聯邦政府為後盾。這個政府已以各種具體行動分擔聯準會大膽處置所隱含的風險,而且一定會在一旦聯準會致力活絡金融市場的嘗試失敗時,承接聯準會的損失。歐洲央行卻必須向16個經常意見不合的國家負責,不可能指望等同於聯準會的後盾支持。

換言之,在危機時刻,歐洲的結構已缺點盡曝。

在幾年前的寬鬆環境下,這些歐洲國家,尤其是西班牙,一片欣欣向榮。目前最主要的問題是,它們會發生什麼事。

過去十年的多數時候,西班牙有如歐洲的佛羅里達州,經濟因為巨大的房地產投機炒作而蓬勃發展。一如佛州,榮景已化為泡沫。如今的西班牙必須開拓收入與就業方面的新源頭,以彌補建築業流失的工作。

以往,西班牙多以貨幣貶值的手段提升競爭力。然而它已是歐元國,繼續前進之策似乎只剩下令人難以以忍受的減薪。在繁榮時期,這必定礙窒難行。如果未來數年,歐洲整體經濟不但持續萎靡不振,而且逐漸步向通縮,那將令人痛苦萬分。

這是否意味,歐洲如此緊密整合是不對的?特別是,是否推出歐元也是一項錯誤?也許。

不過歐洲仍然有機會證明懷疑論者是錯的,前提是,它的政治人物開始展現更多領導才能。他們會嗎?

(作者Paul Krugman是紐約時報專欄作家)

【2009/03/17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michael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央行應善盡「外匯存底」保管之責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4784160.shtml

政府為提振景氣,積極推動公共建設,擴大內需,近來不少人士,甚至府院也有意把財源的主意動到「外匯存底」頭上,逼得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不得不於上周六發新聞稿滅火。但近日動用外匯存底擴大內需之聲仍然不斷,而且今天彭總裁要到立法院報告業務,為免立法委員的質詢焦點再度圍繞在「外匯存底救經濟」,彭總裁於日前再度跳出來先消毒,強調外匯存底不能無償撥用。可是仍有人指彭總裁是本位主義,外匯存底固不能無償使用,但應可借給政府用。不過此一看法也有商榷之餘地;本報除於本周一社論呼籲政府不要再打外匯存底的歪主意,今天將再以客觀立場表達我們對央行應善盡「外匯存底」保管之責的看法。

大家都了解,國內一切交易與收支都是使用新台幣,外幣或外匯不能直接在國內使用。任何人、企業或團體持有外匯要在國內使用,以及外國投資人持有外匯要買台灣股票,都必須先兌換成新台幣。相對的,無論個人、企業或團體需要進口物資、勞務、出國留學、旅遊,以及到國外投資所需外匯,亦必須以新台幣到外匯銀行兌換成外匯運用。而這些外匯銀行為保有足夠的新台幣或外匯以利調度,都將多餘外匯賣給中央銀行,需要時再向央行買回來。因中央銀行不僅是銀行的銀行,而且也是國家外匯統籌調度者。不過長期以來,央行買進的多,賣出的少,所以外匯存底不斷的累積,到今年2月底累積到將近3,000億美元。

央行買進這3,000億美元外匯,以目前匯率計算,共用了新台幣10兆元。央行哪來的新台幣10兆元,除發行鈔票1兆多元,吸收金融機構存款準備1兆多及郵政儲金轉存款1.6兆之外,還發行了定期存單向金融機構借入4.4兆多元,以及淨值1兆多元,全用以買進「外匯存底」。在央行資產負債表上,「外匯存底」列在國外資產項下,是資產,但負債不論是發行鈔票為全國人民所持有,所有存款準備、郵儲轉存款,以及定期存單財源,都是全國老百姓的。也就是央行運用老百姓的資金,買入了大量「外匯存底」,實際上「外匯存底」並非央行資產,央行只是保管者,它的所有人是全國老百姓。因此,央行要撥用1美元外匯,它必須收回相當1美元的新台幣,不使老百姓有任何損失,才算為老百姓善盡保管者責任。否則,如央行撥出1美元而不收回相當新台幣,不僅有失善良保管之責,更失信於民。一旦央行失信於民,國家金融體系焉能正常運作,更將危及金融穩定,有違中央銀行法所賦予央行維持「金融穩定」的首要重責大任。

自民國76年「管理外匯條例」修訂後,自過去的「原則管理,例外開放」改為「原則自由,例外管理」後,經常帳已全面開放,資本帳除怕熱錢大量流入尚有少數管制外,幾已全面自由化。因此,任何個人、企業、團體需要外匯,都可以新台幣到外匯銀行結購外匯,政府亦不能例外。有人以為中國大陸人民銀行即曾於2007年撥2,000億美元「外匯存底」成立主權基金;但此一說法並不正確,而是中國政府發行1.5兆元人民幣公債去購買外匯成立主權基金。

有人質疑既然央行可以「外匯存底」對銀行融通,為什麼不能直接撥「外匯存底」給政府救經濟呢?當然不能,一則政府每筆支出都要根據預算支出,既列入預算就應有財源,否則即屬違法,央行不能幫助政府違法;二則央行如撥「外匯存底」對政府融通,而未收回新台幣,有失善盡保管之責;三則有如央行發行鈔票供政府花用,有引發通貨膨脹之虞;四則政府擴大內需多在國內花用,如將借得的外匯向外匯銀行換回台幣使用,將影響新台幣匯率的波動,危及金融的穩定。

因此,我們建議立法院在聽取央行業務報告後,應要求央行善盡「外匯存底」保管之責,並責成行政院一切支出均應依預算程序辦理,受人民代表立法院的監督。

※延伸閱讀》外匯存底… 彭總裁:早就在用了

【2009/03/12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michael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則短短的、不起眼的新聞,輕描淡寫的說,挪威的主權基金慘賠,賠掉了12年的投資收益。一個人一生有幾個十二年?可以經得起這樣的虧損?

  為什麼說總體經濟很重要?因為避開一個空頭,可以省下短則三年,長則十多年的時間成本。

  挪威主權基金,這是一個專業法人操盤的基金,旗下一定有眾多碩、博士為主的研究人員,一個法人操盤的基金在2008年的表現都如此不堪,我們要怎麼期待自己進場一定會賺到錢呢?希望自己第一時間進場就賺到錢,就跟期待中華隊雜牌軍去參加經典賽,可以比下日本、南韓一樣的不切實際。

  金融市場有很簡單的80/20法則(搞不好是95/05法則),就是只有少數人是贏家,多數人是賠錢的,賺錢的人多半帶了一些偏執、反市場的心理。但是偏執並不是固執,偏執帶有對於市場的敏銳度與洞悉總體經濟的眼光,固執就比較負面了,表現的面向有很多,可以說是"死多頭"、"定期定額買基金"、"把賭博當投資"等等。要往死多頭走,多翻翻"財X月刊"、收看"非X新聞台"、"X凡財金台"就可以了。在那樣的媒體資訊下,閱聽人大概會像電影亂世佳人裡的郝思嘉一樣,"Tomorrow will be another day",反正明天太陽依舊升起,股市依舊開盤,有開盤就有希望,沒賣掉就不會失望,帳面上賠多少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誰知道呢?郝思嘉說出這句話時,到底是無可救藥的樂觀?還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無奈?





《國際金融》挪威主權基金去年慘賠,近12年來收益化為烏有
2009/03/12 08:12 時報資訊
http://tw.stock.yahoo.com/news_content/url/d/a/090312/3/1e3hj.html

【時報-台北電】為全球第三大主權財富基金的挪威主權基金,去年慘虧6330億克郎(約905億美元),創下該基金歷來最大虧損紀錄,導致該基金自12年前開始投資以來的收益全都化為烏有。

挪威央行週三公佈報告指出,以一籃子外幣計算,該基金的海外投資在2008年共下跌23.3%。目前價值2.28兆克郎的該基金,在股票投資上共損失40.7%,至於債券投資也下跌0.52%。

挪威央行總裁傑德姆表示,「金融危機對我們海外股票以及固定收益市場的投資,造成重大打擊」,「在歷經數年的美好光景之後,去年表現讓我們重新回到原點」。(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michael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爆料天王本身曾是財經教科書的作者,以前好像是某省府團隊的財經智囊,但是從政以來,走的是爆料路線,比較少回到財金領域一顯長才。最近大概是主要對手已經被看守,所以閒得發慌,這位爆料老兄開始對外匯議題有興趣了,對中央銀行的外匯存底"過多"的問題指指點點。

  問題來了,台灣外匯存底真的很多嗎?而外匯存底真的像是立委或是官員說的可以任意動用的嗎?我不是專家,看看今天經濟日報的評論吧,你會知道有些立委跟官員的想法是多麼不成熟。


延伸閱讀:http://www.wretch.cc/blog/JaguarCSIA/14021871

簡易數學推算,2900億看起來很多,但是評論裡分析:

『台灣外匯存底包括外資持有的台股約1,227億美元、六個月進口外匯需求約1,200億元,僅這兩項就占外匯存底的八成

台灣的外匯真的一點都不多.....


別再打外匯存底的歪主意

中央銀行持有的2,942億美元外匯存底,最近又被盯上,成為府院高層救經濟的新目標,可能的方向包括進行產業投資的主權基金、移撥一定額度支應公共建設,更早還有買股救市之議;從央行這兩天大動作澄清,可以感受到央行承受的壓力。外匯存底能不能動用是個老掉牙的假命題,外匯存底當然可以動用;真正的問題是怎麼用、台灣現在最需要的用途是什麼?

正如央行發出的說明,外匯是外國的貨幣,不能直接在國內使用,國人取得的外匯透過銀行結匯等程序,換成新台幣,央行收到的外匯就累積為外匯存底;更重要的是,新台幣在國際間不流通,因而台灣經濟發展需要的原料、技術或民眾到海外旅遊,都要使用外匯,外匯存底的功能之一就是支應這些需求。

這個過程簡單,但內含多個重要意義:一是央行的外匯存底不是淨資產,它是用同值的新台幣換來的,同值的換算依據是匯率;二來外匯存底雖是央行名下的資產,但實質上是全民資產,央行負保管及運用之責,任何人都能動用,前提就是拿新台幣來換,政府亦然;三為外匯存底是動態的存量,流動需求變化大,極可能因進口需要、海外投資驟增或國內外資撤退而迅速縮減,甚至可能遭遇投機客狙擊。因此,一國若沒有足夠的外匯儲備,就可能導致金融市場動盪不安,昔日的亞洲金融風暴及最近南韓的外債危機都是實例。

因此,外匯存底一直是在運用之中,而且是在央行宣示的安全性─不被倒帳、流動性─可變現、獲利性─能賺錢、經濟性─具公共外部效益等原則下運用。依照這些原則,尤其是經濟性這個原則,央行已提供外匯存底給公民營企業辦理融通及貸款,當然也可將外匯存底運用於府院高層期望的公共建設,或如中國大陸撥款成立主權基金,甚至像當年的香港金管局,直接用於買入低估股票以穩定市場。所以,動用外匯存底不是問題,問題是以台灣當前情勢而言,經濟性的優先性凌駕於其他使用原則嗎?

先來算一個簡單的帳。目前台灣的近3,000億美元外匯存底高居全球第四,僅次於中國、日本和俄羅斯,似乎是很多,但除了絕對值比不上中國的1.95兆美元、日本的1兆美元,相對支應的流動需求,也稱不上充裕,這包括外資持有的台股約1,227億美元、六個月進口外匯需求約1,200億元,僅這兩項就占八成,儘管有常態外匯收入可支應,但面對鉅額不確定的熱錢流動,台灣的防禦能力難謂高強,可能還有些脆弱。

另方面,金融海嘯過後,亞洲國家國際收支普遍惡化,不只貿易經常帳收入展望弱化、部分央行還需提供美元流動性,甚至支應本國貨幣的穩定;加以近期金融保護主義崛起,國際資金撤離,部分亞洲國家的外匯存底已開始縮水,像日本、俄羅斯、南韓、新加坡及香港,僅1月就少了快1,000億美元,顯示外匯存底不是只增不減,消耗速度還很快。此外,東協加三近日緊密推展換匯合作機制,也正是要在出現國際流動性不足時,以區域合作力量相互支援,共禦危機,但台灣無法參與這個機制。因此,在全球金融市場尚未穩定下,現在台灣外匯存底的運用優先順序,應是流動性重於經濟性,台灣就像是家參與國際經濟的企業,外匯存底是建立支付信用的重要支柱。

再者,目前府院所謂的動用方式,不是拿新台幣來換外匯存底,而是要讓央行由「銀行中的銀行」,站到第一線成為「直接的放款者」,讓一套外匯存底製造二套新台幣的信用,形同讓央行印鈔票,如果我們可以接受新台幣愈來愈不值錢,這也不是不可以。外匯存底當然應該要運用,但請一切照規矩來。

●延伸閱讀: 央行:外匯存底 國內不能用

 

【2009/03/09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央行:外匯存底 國內不能用

動用外匯存底救經濟?中央銀行昨(7)日跳出來捍衛外匯存底,強調動用外匯存底支應擴大內需經費,除可能造成通貨膨脹,也會導致央行財務惡化,危及國內金融穩定。央行決策官員直截了當地說:「外匯存底不能用在國內。」

外傳行政院要求央行評估仿效新加坡模式,從外匯存底移撥5%至10%額度支應救經濟,央行彭淮南直言,他對此事「一無所悉」。

由於外界近來屢以外電報導新加坡及日本動用外匯存底的例子,提議台灣也可動用外匯存底來救經濟。央行昨天特地發新聞稿說明新加坡及日本的作法。

央行指出,新加坡政府並未計劃動用外匯存底,而是計劃動用該國財政部投資於GIC及淡馬錫(Temasek)兩機構之孳息。如擬進一步動用本金,需獲得國會同意。日本政府則是擬提撥50億美元外匯貸給公營機構「日本國際協力銀行」(Japan Bank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簡稱JBIC),再由JBIC轉貸日本海外企業,以支應其外幣資金需求。

央行強調,長期以來,央行一直使用外匯存底融通外匯指定銀行,對國內廠商及海外台商辦理外幣貸款。像是78年起便提撥部分外匯存底種籽資金,參與台北外幣拆款市場;央行也辦理換匯交易、存放外匯指定銀行及對銀行業辦理外匯融通,提供外匯指定銀行外幣資金轉貸國內外廠商。

截至98年2月底,經由外幣拆款、換匯交易、存放外匯指定銀行(含輸出入銀行)外匯融通餘額合計已達278.25億美元。

彭淮南重申,外匯存底運用主要考慮四個原則,第一個是外匯存底的安全,不能被倒帳;第二個是流動性,因為外匯必須隨時支援國家的需要,所以不能全部作長期固定的投資;第三個是獲利性;第四個則是經濟性,也就是要用在有益於經濟發展的地方。

彭淮南強調,就算政府想動用外匯,也必須編列等值的新台幣預算,然後依照結匯手續動用。政府預算如果不夠,可以發行公債,向民間籌款,這才是動用外匯的正當途徑。

高層官員並指出,為管理及運用外匯,央行訂定「外匯資產管理運用應注意事項」(含風險控管、投資工具、往來銀行選擇標準及內部控管等),並經央行理監事會核定施行,也會定期召開外匯資產管理會議(含風險控管),外匯操作同時受內部及外部稽核監督,十分嚴謹。

【2009/03/08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千億外匯存底救經濟 彭淮南:不准

(2009/03/09 00:09)
http://www.nownews.com/2009/03/09/320-2419321.htm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救經濟,政府高層把腦筋動到台灣2941億美金的外匯存底上,這念頭也讓央行總裁彭淮南急了!7日上午衝到央行坐鎮辦公室,隨即發布新聞稿表示,政府不能任意動用外匯存底,否則很有可能危及台灣的金融穩定。

台灣外匯存底2941億美元接近10兆台幣,這麼龐大的金額不用來救台灣經濟,也難怪立委會開炮,邱毅表示,「新加坡用在國內經濟振興跟紓困,日本用在貸款給特定的銀行,幫助企業紓困,而韓國是拿來穩住連續貶值的韓圜,台灣的外匯存底拿來做什麼?整個外匯存底放在這個地方,然後閒置也不是個辦法。」

彭淮南7日一早緊急取消休假特地進辦公室,甚至還召回下屬,短短3個小時後迅速發布澄清稿,表明台灣絕對不會仿效新加坡,動用外匯存底來救經濟,央行強調動用外匯存底支應4年5千億的擴大內需建設,很可能造成通貨膨脹,導致央行財務惡化,甚至危及國內金融穩定。

眼看日本、新加坡已經有先例,彭淮南鐵了心就是不放行,因為外匯是台灣對外輸出賺來的,外匯存底屬於全體國民,中央銀行只是替全民保管,即使台灣經濟再爛,台灣這2941億美元的外匯存底,恐怕也不會是救經濟的靈丹妙藥。(新聞來源:東森新聞) 


財政部籌錢 反對動用外匯存底

政府籌錢、找錢,動到外匯存底腦筋?財政部長李述德9日在立法院表示,財政部並沒有提出任何動用外匯存底的想法,外匯存底是不能任意動用。

立委盧秀燕等人9日在立法院財委會質詢時表示,中央銀行3月7日周六強烈聲明不宜動用外匯存底,財政部最近積極研擬財政投融資等找錢方式,究竟有無動到外匯存底?

李述德表示,從來沒有,他也認同央行主張不能任意動用外匯存底。

【2009/03/09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經濟學人︰新興國家 信用崩盤隱現

自由電子報編譯陳柏誠/綜合報導〕根據《經濟學人》報導,由於投資人接二連三自新興國家逃離,在貨幣、股票以及債券價格重挫下,未來可能會有更多國家發生外債違約。一些中東市場,尤其是杜拜已經陷入危機,其他新興國家則可能跟著崩塌,產生所謂的骨牌效應。

該文透過三項指標—經常帳赤字、短期負債以及銀行貸存款比率,來判斷一國面對全球信用危機時的脆弱度。就經常帳赤字佔GDP(國內生產毛額)比重而言,去年許多小型東歐國家都出現二位數赤字,巴基斯坦、南韓以及波蘭今年經常帳赤字可能達到八%或以上,相當於泰國在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發生前的赤字水準。

一九九七年初,泰國的短期負債達其外匯存底的一三○%,預估目前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的短期負債比率都超過二五○%,匯豐(HSBC)預估南韓此項比率將在年底超過其正在萎縮的外匯存底,印尼、南非以及匈牙利的外匯存底越變越薄,俄羅斯情況亦然。

用來衡量銀行體系健康度的銀行貸存比,俄羅斯、巴西、南韓以及匈牙利等國在這項比率皆逾一,意味所屬銀行依賴海外貸款,為國內放款提供融資,因此將因為全球信用危機而飽受壓力。

相較之下,亞洲新興市場整體來看仍是全球新興市場中最安全的市場。僅南韓因為龐大的短期外債,以及銀行高度槓桿操作,風險和波蘭一樣高。

上述三項指標只能評估各國的相對風險,要評估一國在面對危機時的絕對風險,必須預估未來十二個月的對外融資需求。瑞銀分析師安德森計算四十五個國家對外融資和外匯存底的差距,發現只有十六國出現融資差距,其他國家的外匯存底即使沒有新的外資流入,皆足以應付未來一年的國際支付所需。這十六國全都位在中歐或是東歐,榜上有名的還有兩個大型新興國家:巴基斯坦以及南非。

大多數新興市場擁有龐大的外匯存底,有助於避開危險,不過很不幸的,信用危機持續越久,這些國家的外匯存底就會縮水得越厲害。


 

michael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也趕流行,被傳染了流行感冒,咳嗽咳得很厲害,還發高燒。

  我發覺最近發燒的病人真的很多。例如,我看到下面幾則新聞,我就可以猜到,講話的人一定也跟我有同樣的困擾,咳嗽咳到有點語無倫次,才會給投資大眾這些建議。時間進到2009年3月,今年第一季就要過完了,企業主、大老闆們第一季的成績如何,一定心裡有數。我們能做的大概只有停、看、聽了。畢竟,壞消息看多了,也麻痺了,只有天曉得還會不會再壞下去。

  千萬不要跟大師一樣,衝進去聞市場氣氛,搞不好味道難聞到讓人永生難忘。



『張獻祥則指出,2009年景氣 將要落底,信心稍見回穩,加上本土資金已到位,台股大跌不易』
張大師在講完講座後,台股就立刻大跌一百三十多點哩!真是不給張大師面子。


『張獻祥分析,在黃金、BDI 指數兩項信心指 數源頭開始回升,台股已進入「聽牌」階段
BDI跟黃金也是信心指數喔,原來大家覺得股市很好之前,都會去買黃金......
張大師還用麻將作比喻,提醒一下喔,聽牌階段也就是最容易放槍的階段了......



『張獻祥指出,在於商銀手中資金部位約 1 兆美元,卻不願放款。』
姑且不論商銀是不是有一兆美元,就算有一兆好了,這些商銀如果本身有過多的負債、逾放、呆帳,大概只有呆子銀行才會繼續放貸。


『呂宗耀28日表示,台股已呈現超低價值,台灣重回 1987-1989年的常民感情內容,一旦共鳴,回升力道無窮。』
千萬不要相信大師講的超低價值,這句話他在台股七、八千點就講過。
http://www.wretch.cc/blog/chunkaiw/17699732


『呂宗耀總結指出,台灣的高超額儲蓄率,也將使台灣重回 1987-1990房市大 漲內容,用新的大泡沫拯救舊的大泡沫。』
連新泡泡救救泡泡這樣的話都說出來了,大師進步一點好嗎?我覺得海綿寶寶都比你有創意耶。







呂宗耀:台股進入聽牌 入股市聞市場氣氛 其他的管它的!
2009/03/01 12:36 鉅亨網

【鉅亨網記者葉小慧‧台北】 呂張投資團隊呂宗耀28日表示,台股已呈現超低價 值,台灣重回 1987-1989年的常民感情內容,底層力道 終會發酵,一旦共鳴,回升力道無窮。台股指數在不看 好中拉升,台股已啟戰,投資人要做的是入股市聞市場 氣氛,其他的「管它的」!張獻祥則指出,2009年景氣 將要落底,信心稍見回穩,加上本土資金已到位,台股大跌不易,未來將呈現指數大箱型、個股大波動。

景氣、信心、資金是資本市場翻揚的 3大要素。信 心面上,美國今年 2月消費者信心指數寫下1985年編製 以來新低,美股道瓊指數也來到12年新低,而最大的信 心不足來源,張獻祥指出,在於商銀手中資金部位約 1 兆美元,卻不願放款。

不過,張獻祥分析,在黃金、BDI 指數兩項信心指 數源頭開始回升,台股已進入「聽牌」階段。張獻祥分析,近期成交量就可看出端倪,雖然成交金額並無明顯 成長,但成交股數卻明顯爬升;此外,IPO 熱潮再起, 今年以來新掛牌的新日光、熒茂、遠翔科等,幾乎檔檔 上演蜜月行情,可見交投熱絡。

張獻祥說,今年以來,台股指數呈現「蟄伏」,到 2月 26日為止仍小幅下跌1.6%,不過卻有一半的個股表 現優於大盤,這是因為台股股價已跌得比景氣低,因此 不需要基本面,只需要資金點火。

資金面上,張獻祥指出,美國貨幣基數從去年0.84 兆美元,暴增至今年 1月的1.74兆美元,中國超額準備 也正大幅攀升,至於台灣,去年定存更創歷史新高12.5 兆元,1 月類貨幣型基金就因游資塞爆而停售。張獻祥說,這些跡象告訴我們「市場有錢」,資金已然到位; 而央行降息後,現金殖利率與定存利差持續擴大,貨幣 供給將是股市上揚的基本條件。

至於景氣面,美國ISM (製造業指數)依然疲軟,欣 喜的是,新訂單指數領先存貨指數落底,中國PMI(採購經理人指數) 意外上升,台積電張忠謀也認為「最壞就 是現在」,顯示景氣觸底的機率升高,張獻祥預估, 2009年第1季將是科技產品出貨低點。

新台幣貶值也帶給台灣契機,張獻祥指出,以美金 計價的出口企業毛利將因此上升,此外,過去這段時間,企業積極運用縮減支出手段,包括裁員或減薪、降低 資本支出、無薪假等,將使公司損平點下降,獲利可望 跟著回升,因此預估2008年第4季是台股獲利低點。

景氣將落底,信心回穩中,資金已到位,整體而言 ,張獻祥認為,今年台股將呈現「指數大箱型,個股大 波動」的型態,在市場題材快速變換下,展望2009年操 作策略,建議投資人,「嚴守紀律為首務,策略轉折拼 速度,善用工具連廣度」。

呂宗耀總結指出,台股已呈現超低價值,台灣將重 回 1987-1989年的常民感情內容,電影《海角七號》正 代表「本土活了」;此外,台股自然交易比重也從去年 55%,提高到現在的 70%,顯示本土資金回來了,而台 灣的高超額儲蓄率,也將使台灣重回 1987-1990房市大 漲內容,用新的大泡沫拯救舊的大泡沫。

呂張投資團隊呂宗耀、張獻祥28日參加由經濟日報 舉辦的「財富人生論壇」,以「台股的超低價值-注意 牛年瞬間轉喜」進行演講。







呂宗耀:看好個股分析
 
http://money.udn.com/report/storypage.jsp?f_MAIN_ID=405&f_SUB_ID=3912&f_ART_ID=180151

【經濟日報╱記者呂淑美】

 

呂張投資團隊呂宗耀28日指出,台股已在不看好中上升,遺贈稅調降後,將吸引大量資金回流,未來本土力量才是市場重心。

 

 

呂張投資團隊的張獻祥也表示,台股跌幅比景氣下滑的幅度還大,目前台股具備「超低價值的魅力」,若資金大舉回流,股市可望出現牛年「瞬間報喜」的行情。

 

呂張投資團隊看好的重點產業包括:微控制器MCU、CMOS影像感測器、類比訊號的御宅族族群、家電下鄉概念的汽車零組件、中國內需運輸股、環保節能風力發電,以及振興經濟方案的網路、3G股等。

 

由於任何事都是「物極必反」,近來預期經濟持續走疲的基金經理人比率大幅減少,反映金融市場的信心改善;波羅的海指數(BDI)大幅上漲,則顯示產業景氣已接近底部。台股已「聽牌」,一旦景氣及信心恢復,就可以「胡牌」。

 

呂張投資團隊呂宗耀、張獻祥,28日應出席本報主辦的「2009年財富人生論壇」,談「台股的超低價值─注意牛年瞬間報喜」。

 

張獻祥表示,今年台股走勢相對止穩,今年來台股指數下跌1.6%,若光看指數,台股並沒有行情,但今年來,上、市櫃公司股價上漲三成的有71家、上漲二至三成的75家,上漲一到二成的有193家,超過一半的公司報酬率頗佳,主要是股價跌得比景氣更慘,不需要基本面,只要有資金點火就有行情。

 

台股去年重挫後,張獻祥認為,台股已出現超低價值的魅力,例如威盛、富喬、聚積、晶電等,漲幅達七成到兩倍多,預期未來資本市場大跌不易。




呂宗耀:台股迎錢潮 翻動行情起
呂張投資團隊總監呂宗耀。
圖/經濟日報提供
呂張投資團隊總監呂宗耀昨(3)日指出,全球錢潮動能不斷累積,投資人在股價低檔時不需悲觀,台股從活潑度、指數位置、籌碼沈澱、企業體質與股價基本價值等角度來看,今年將是「錢潮壓景氣」的翻動行情;萬寶周刊社長朱成志也認為,台股「最爛的時期已經過去」,加上近日全球股市大漲,明(5)日台股新年開紅盤以偏多看待。

全球股市及台股去年重挫,但呂宗耀仍看好台股表現,認為到去年12月下旬止,美股的貨幣基數暴增至1.65兆美元,而在去年9月雷曼兄弟倒閉前僅8,000多億美元,在短短三個月內暴增97%,顯示金融市場銀彈非常充足,甚至到了浮濫程度,市場資金行情正蓄勢待發。

萬寶周刊社長朱成志。
圖/經濟日報提供
朱成志指出,就美股過去的漲跌經驗,如果元月收紅,整年跟漲的機率高達八成。由於美、台股連動性高,加上台股停止交易期間,美股與全球股市多數大漲,明天台股開盤以偏多看待。朱成志認為,金融面的調整已在去年完整反應,最爛的時期已經過去,台股今年首季將測試產業面底部,指數仍有可能回測整理,農曆春節前要再破前低3,955點機率不高。

呂宗耀看好數位電視、遊戲產業、節能產業、振興方案與殖利率五大題材,相關個股包括百一、兆赫、致振、網龍、智冠、宇峻、上緯、遠翔科、巨路、正文、合勤、台星科,以及公司債炎洲4與一詮3。

朱成志則看好太陽能、生技、網通;觀光、金融、通路與水泥、鋼鐵三大類股,相關個股包括綠能、益通、太醫、友華、友訊、正文、晶華、國賓、富邦金、第一金、統一超、潤泰全、台泥、亞泥、豐興與東鋼。

呂宗耀表示,與數位電視、遊戲產業有關的「宅經濟」,是因不景氣改變消費者過去的生活模式,將以收看電視以及打電玩為休閒主軸之一,再來就是節能產業,例如大陸全力發展風力發電,美國也積極發展的節能馬達等。

全球大規模振興方案帶來公共工程支出,相關概念股是經濟衰退下的最佳防禦型類股,又兼具進攻功能,美國也正加強網路建構支出,未來台灣網通廠與相關零組件將是最大受惠者。呂宗耀表示可留意殖利率題材個股,保守投資者則可轉戰財務體質佳、經營團隊背景優的可轉換公司債,投資報酬率將遠超過定存。

朱成志認為,自從兩岸大三通後,兩岸交通便利性大大提高,商機將隨時間成本降低逐漸發酵擴大,預估兩岸概念股包括觀光、金融、資產、營建股等,仍將是跑在前頭的領頭羊,內需消費券題材將是元月行情表現要角。電子股則受長假效應、消費不振影響,以跌深反彈行情為主,目前較看好Netbook概念股。

【2009/01/04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michael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不知道該怎麼說,這篇文章本來應該很有參考價值,但是翻譯卻翻得怪怪的。

  標黃色部分是我覺得重要的數據,標紅色字體部分是覺得翻譯有誤或是翻得很奇怪的地方。好啦!用別人的文章就別嫌了,重點是:美國也開始擔心通貨緊縮來臨了。

  通貨緊縮 + 經濟成長嚴重萎縮,還有甚麼比這個更糟的呢?






省錢省到通縮 美國會是下一個日本?

經濟衰退陰影籠罩,美國人颳起節省風。人民省吃儉用,對一個消費社會的影響不但長久,而且是一場災難。

危害日本的經濟問題從1990年代開始,持續到2000年代初期,過程中壓低薪資,並且使股市連年低迷,原先大方花錢的消費者變成守財奴,像一塊大石頭般鎮著日本經濟。

日本經濟復甦數年之後的今天,連富有的日本也用冷水洗衣服,這已變成流行的省錢招術。長野的高崎家,存款不少,但主婦高崎纊子連全家三餐蔬菜都採配給制。她先生在電子巨擘富士通有個高薪工作,「可是我不曉得什麼時候會發生什麼事,所以我們一定要省,」,她說,「愈省愈好」。

日本好掙脫1990年代「失去的十年」,部分原因是對美國和中國出口興盛。但即使經濟擴張了,驚弓之鳥的消費者仍然拒絕開銷。2001到2007年,消費者人均支出只上升0.2% 。

今天,全球需求劇降,出口再度劇縮,日本經濟又成了自由落體,因為缺少國內消費不振這條救生繩。

2008年,日本經濟以12.7%的年率萎縮,是1970年代以來最大的縮幅。

<YoY應該不是翻年率吧......>

東京「泰一生命研究所」經濟學家熊野說:「日本依賴出口的程度極深,海外市場一旦走緩,日本經濟就在崩潰邊緣搖搖欲墜。」他指出:「表面上日本看來已從1990年代失去的十年恢復,其實日本已經進入第二個失落的十年:失去消費的十年。」

日本民眾吝嗇原因。最重要是勞工薪水急縮。這是豐田、新力等出口大戶削減成本的結果,他們現在和美國企業一樣必須抵擋新興經濟體的強力競爭,於是裁員並減薪,重用不必就業保障等等福利的臨時工人。非傳統勞工今天占日本勞動力超過三分之一。

年輕世代首當其衝。目前24歲以下的日本勞工有48%是臨時工。在就業市場吃緊之中成長的這個世代,是省錢一族。他們對汽車不感興趣。「日經新聞」去年民調,20多歲的日本人只25%想要車子,2000年是48%。車市狂跌,新世代扮演了下石作用。

日本女性瘋海外時尚是出了名的,現在也胃口大減。Louis Vuitton去年日本營業額失血10%

日本通縮 (消費者變摳時出現的價格和薪資下降)嚴重,政府計畫推出的2兆日圓現金發放可能難收刺激經濟之效,因為消費者極可能又把領到的錢省起來。

這也是力推振興案的美國新政府的隱憂。白宮首席經濟顧問桑莫斯說:「通縮對美國經濟是個真正的威脅。」

【2009/02/23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michael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