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我還是買了Fissler,之前也有看WMF的介紹,後來看看還是Fissler好用。

  大家先看看圖吧,文字說明再補囉。

  時間夠的話,煮飯時會拍幾張分享一下。

  目前已煮過:紅豆薏仁湯、蔬菜牛肉湯、粉蒸肉、咖哩雞

  過年想要試試港式蘿蔔糕。有心得的路過朋友可以分享一下。
























 

michael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坦白說,我不贊成這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言論。但是,很遺憾的,全球大部分企業家只要面對難題,就希望政府伸出援手。而民選政府為了種種因素,也不可能完全置之不理。大家都在回憶二次世界大戰時小羅斯福的新政,又不斷提到凱因斯──這位希望藉由增加政府支出而度過衰退的經濟學家(那時好像歪打正著的成功了),我們可以拭目以待:
  美國到底救不救汽車業?
  台灣到底救不救DRAM產業?
  這群捅了簍子的"企業家",過去分紅可沒想到政府啊。現在這群過氣的天之驕子,擺出的態度是,政府不救我們,就等著看大規模失業潮和工會抗爭吧!
  有時債多不愁真的也是一種籌碼啊!我的朋友Alan最近希望我寫一篇DRAM為什麼不值得投資的文章,在這裡先回覆了,下週一定寫.....

  黃色劃線部分是我覺得克魯曼論點有疑問的部分,但是畢竟我不是科班出身,這位老兄又貴為諾貝爾獎得主,所以我只能先劃線做記號了,未來再來檢視他的預言吧。免得現在亂寫會獻醜。

  最近事情太多了,只好找新聞來墊檔。多多包涵啊........




克魯曼專欄》歐盟救經濟 德國怎能說不?

目前狀況是這樣的:經濟正面臨數十年來最嚴重的衰退,降息這個因應經濟衰退的常用對策未能奏效。大規模政府援助看來是終結經濟猛跌的不二法門。

不過,問題來了:死守過時的意識形態,且說不定(誤)認為選區選民景況相對不錯、禁得起這場風暴的保守政客,正橫阻援助行動。

我說的不是巴布‧寇克這位出身日產-我是指田納西州的參議員,和他的共和黨同志,他們毀了上周試圖為美國汽車業換得些許時間的努力。(計畫為何被封殺?在參院共和黨議員之間流傳的電子郵件宣稱,不給汽車業貸款讓共和黨有機會「給工會開第一槍」。)

但我要談的是德國總理梅克爾和她的經濟官員,歐洲亟需援助計畫,他們成為最大的阻礙。

美國不太關心歐洲經濟亂象,因為我們自顧不暇,這可以理解。但世上兩大經濟超級強權-美國和歐盟的國內生產毛額約莫相當-問題堪稱和我們一樣嚴重。

最嚴重的問題出在歐洲外圍,許多較小型經濟體正經歷很難不讓人想起過去發生在拉丁美洲和亞洲的危機:拉脫維亞是新版阿根廷,烏克蘭則是新版印尼。但痛苦也擴及西歐的大型經濟體:英國、法國、義大利和其中規模最大的德國。

在美國,降息提振經濟的貨幣政策很快就到達極限。積極運用財政政策成為避免大蕭條時期以來最嚴重經濟不景氣的唯一辦法,即以增加支出或減稅來增加需求。目前人人都認為有必要實施大規模泛歐洲刺激財政計畫。

所有人都這麼認為,除了德國人。梅克爾成了「不夫人」:如果有歐洲經濟援助方案,她才不想參與。她在一場會議中說:「我國不會加入這場數十億元的無意義競賽。」

上星期,梅克爾的財政部長史坦布律克更過分。他拒絕為自己國家研擬重要的振興計畫不說,還譴責歐洲其他國家的計畫。他特別怪英國致力發揚「愚蠢的凱因斯學說」。

德國的領導人似乎相信他們經濟尚佳,毋需大力援助。他們幾乎肯定錯了。然而真正糟糕的不是他們誤判情勢,而是在德國反對下,阻撓歐洲採取共同的經濟危機對策。

想了解問題,可試想以下情況:假使說新澤西州嘗試藉減稅或公共事業來振興經濟,但不想讓這項州級振興計畫成為全國計畫的一環。很明顯地,振興的大部分會「滲漏」到鄰州,最後會債留新澤西,其他州則得到絕大多數或許多工作機會。

歐洲各國情況大致相同,任何片面行動的政府都非常有可能債台高築,卻沒能在國內創造多少就業機會。

然而,對歐洲整體經濟而言,這類滲漏的問題小得多:歐盟會員國進口額平均有三分之二來自其他歐洲國家,因此歐陸整體依賴進口程度不如美國。這意味一項各國仰賴鄰國配合的統合振興計畫,提振歐元的力道會甚於個別、缺乏統籌的計畫。

但如果歐洲最大經濟體不僅拒絕合作,還痛批鄰國試圖遏止危機的作為,就不可能有統合的歐洲振興計畫。

德國沒辦法永遠大聲說不。上星期,備受敬重的德國研究機構Ifo警告說,德國很快就會面臨194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一旦真的發生,梅克爾和她的閣員肯定會重新考慮立場。

但在歐洲和在美國一樣,問題在於時間。在我們等人提出有效政策回應時,全世界經濟體都在快速衰退。在該對策終於出爐前,會造成多少損失?

【2008/12/16 聯合報】@ http://udn.com/

michael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投資大眾都想找到投資的聖杯,但是真的聖杯並不存在。

  有些人依舊深深相信投資聖杯應該是存在的,只是自己找不到,所以選擇將大筆資金放在所謂"投資大師"的身上。史上最大的詐騙案,就這樣發生了。最奇特的是,本案被騙的受害人還得有相當的門檻,口袋不夠深大概在本案還沒有被騙的資格。由此可知,有錢人的理財觀念,也不是人人都這麼精明。只要手上有些錢,人人都有被騙的機會。

  不景氣的時代,是很難找到穩賺不賠的投資方式的。保本,依舊是度過經濟衰退最穩當的方式。

  不想看全部新聞的朋友,可以只看下面一段新聞的評析,寫得相當有意思,最高明的詐術莫過於此了:



美投資詐騙案》馬多夫偷笑 有錢人真好騙!
【聯合晚報╱編譯陳澄和/綜合報導】

  為什麼這些有錢人這麼好騙?專家提出幾點解釋: 
  首先,現今的投資實在太過複雜,有錢人沒有時間去搞清楚所有投資經理的歷史與個人背景。而且,穩定、強勁獲利的魅力,足以讓他們財迷心竅地對一切警訊視而不見。 
  但最大的因素則是有錢人容易相信其他有錢人的推荐。以馬多夫的案件為例,
很多投資人所以會投資,純粹是因為他們所屬的鄉村俱樂部成員都在談論投資馬多夫的好處。

[Michael小聲說]
  一位朋友跟我說,他岳母去買連動債,是在買菜的時候,被好朋友一起帶去理專那兒開戶的。之後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這群好友也一起加入了連動債自救會。
  記者沒有提到的是,大家不只有一窩瘋的心態,還有深怕沒跟到的心理。到最後就變成,寧可賠光光、不要沒跟到。








有錢?真好騙!Madoff 500億美元詐騙案 一堆銀行避險基金上當 
鉅亨網林佳萱‧綜合外電
2008 / 12 / 15 星期一 14:35
美國前NASDAQ董事長Bernard Madoff涉及的史上最大宗「龐茲騙局」(Ponzi scheme,類似老鼠會)投資詐騙案已經越演越烈,在金額高達 500億美元的吸金騙局中,受害者名單短短幾天內暴增,國際投資銀行如法國巴黎銀行(BNP)、日本野村證券、瑞士銀行(UBS)、英國皇家蘇格蘭銀行、西班牙Grupo Santander SA銀行等都可能蒙受損失;另外,除了多支避險基金蒙受重大虧損,個人投資者中亦不乏知名人士。
 
各大銀行目前拒絕回應報導,損失未明。 UBS向路透社證實有投資Bernard Madoff公司旗下基金,但強調金額有限。另外,西班牙媒體報導,當地多家金融機構都受到影響,歐洲第 2大銀行、西班牙 Santander銀行旗下的 Optimal基金可能損失達近32億美元; M&B資本顧問基金亦可能損失 9.3億美元。

英國《星期泰晤士報》揭露,瑞士幾家私人銀行的虧損至少達到25億美元,瑞士 Union Bancaire Privee私人銀行估計損失金額高達10億瑞郎,英國Bramdean Alternatives 投資組合的基金經理人Nicola Horlick承認公司損失已經高達 10%。

而最新傳出,英國《金融時報》引述消息,HSBC在詐騙案中所承擔的潛在風險金額可能達15億美元。報導表示,其中10億美元是HSBC向投資於基金的避險基金所提供的貸款,另外 5億就是投資人透過HSBC投資Bernard Madoff旗下的基金。

目前已知承認將承擔虧損的名人,包括美國美式足球費城老鷹隊前任老闆 Norman Braman、美國職棒大聯盟紐約大都會隊老闆 Fred Wilpon、以及通用汽車旗下貸款機構 GMAC Financial Services總裁J. Ezra Merkin。

不少慈善機構亦身陷騙局當中。美國麻州Robert I. Lappin猶太慈善基金會表示,已經投資了整整 800萬美元給Bernard Madoff管理,該基金會執行長對未來非常悲觀,資產可能通通泡湯。北岸-長島猶太裔醫療系統(North Shore-Long Island Jewish Health System)、德州 Julian J. Levitt基金會也都遭重大衝擊。

避險基金與各類投資集團也並未逃過一劫, Fairfield Greenwich Group旗下管理的避險基金受害沉重,他們委託Bernard Madoff的投資公司Bernard L. Madoff Investment Securities LLC 操盤投資,金額約75億美元。而今年 9月與 Fairfield Greenwich Group合併的瑞士私人銀行 Banque Benedict Hentsch Fairfield Partners SA表示,曝險金額約4750萬美元。

《美聯社》報導認為,名單從起初的數百人現在上看千人,損失可能遠比目前檯面的金額更多。

康州 Fairfield退撫基金有 15%交由Bernard Madoff 投資,4200萬美元曝險,目前無法估計能討回多少資產。

美國休士頓律師Harry Susman表示,他代表大批因投資GMAC旗下避險基金卻莫名其妙捲入Bernard Madoff案的客戶採取法律行動,GMAC董事長 Ezra Merkin將約18億美元的資產交由Bernard Madoff管理。另外也有避險基金不斷向客戶推銷Bernard Madoff的基金,令事件牽連範圍更廣。

律師Harry Susman表示,「大家都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曝險部位」。他指出,當這些投資人聽到把這麼鉅額的資金交給一個人操盤,全部都傻眼,特別吃驚於這個人以如此騙術運作,竟能行之有年,運作不輟。

Bernard Madoff現年70歲,他利用1970年代美國證券法規漏洞開始操盤,數十年來評價一直極受爭議,某些紐約和佛羅里達州的有錢人、大學、慈善機構以及大型避險基金視他為可靠的投資專家,但也有不少人質疑哪來這麼高額的孳息,並抨擊該公司過於神秘又未受適當監管。

雖然吸金投資詐騙案的金額之高,讓人咋舌,但更誇張的是投資人和監管機構都並未查覺,美國前證監會官員、現任國際商務律師事務所主管的 Marc Powers表示,Bernard Madoff從一開始就採取老鼠會的形式運轉,以新客戶的資產支付舊投資客戶的獲利。

他所屬的事務所使整件吸金案初步曝光,但也遭到美國證監會調查。 Marc Powers說:「真的很不可思議,整件事情到底怎麼逃過正規監管組織的法眼?…」

Bernard Madoff是美國華爾街的傳奇人物,他1960年以擔任長島海灘救生員存下來的區區5000美元起家,歷經十餘年後,在紐約證券界呼風喚雨,除了客戶不疑有他,Bernard Madoff更擔任「全國證券交易商協會」副主席、Nasdaq股票市場董事兼貿易委員會主席…各種市場要職。2001年他的公司成為Nasdaq市場 3大投資公司之一,也是紐約證交所第 3大證券經紀商。

12月11日早上8:30,穿著浴袍Bernard Madoff在自家公司被逮捕,以1000萬美元交保候傳,他向 FBI探員坦承不諱。而他也對自己的家人說:「這整件事情就是個巨大的謊言,就是龐式騙局。」預計他最重面臨20年刑期,外加 500萬美元以上的罰款,另外還有提出許多民事告訴。

龐氏騙局以短期暴利吸引投資人,將新加入投資者的資金謊報為獲利,支付前期投資者的利息,以空轉的方式營運,一旦要求贖回的人日漸增加,騙局才會曝光。

根據律師表示,Bernard Madoff的兒子對父親所做所為完全不敢置信,「兩兄弟也是父親計畫當中的受害者,將全力配合司法體系及證監會的調查。」

投資人眼見資產已化為烏有,紛紛批評監管不力,並質疑大力推銷的避險基金行為失當。

其餘已知的受害者:
Kingate管理公司 280億美元的避險基金Kingate全球基金(Kingate Global Fund)。
義大利聯合信貸銀行(UniCredit SpA)旗下的Pioneer Investments基金管理部門,選擇權套利基金(Primeo SelectFund)曝險達 8億3500萬美元。
美國避險基金Tremont Capital Management曝險10億美元。
避險基金公司Sterling equities,曝險金額3億美元。
瑞士「Lombard Odier Darier Hentsch」銀行、Mirabaud銀行
倫敦曼氏集團(Man Group),曝險金額不明。
紐約Yeshiva大學






美兩避險基金 損失百億美元

在馬多夫假投資真詐財案件中,損失最大的可能是Fairfield Sentry和Kingate兩檔避險基金,估計損失逾100億美元。紐約和佛羅里達兩地的散戶投資人也被詐騙數十億美元。

熟悉內情人士指出,本案最大輸家可能是投資人諾爾(Walter Noel)的Fairfield Greenwich集團,旗下Fairfield Sentry公司有73億美元交給馬多夫投資。另一家Kingate Management公司旗下的Kingate Global Fund,也託付馬多夫28億美元。

對今年虧損可能創紀錄的避險基金來說,馬多夫案可說是雪上加霜。根據摩根士丹利公司的報告,避險基金今年6月管理的資產為1.9兆,但預計明年1月1日以前將縮水至1.1兆美元。

另一大客戶費克斯資產管理公司(Fix Asset Management)在馬多夫公司的帳戶內至少有4億美元。創辦人之子約翰.費克斯說:「我們非常震驚,因為過去幾個月我們要求贖回都能順利拿到錢。我們對這整件事感到十分訝異。」

把錢交給馬多夫的散戶也不少。許多人和他有私交,但對他的投資策略一無所悉。馬多夫穿梭於紐約市和佛羅里達州,兩地俱樂部會員可能損失慘重,包括紐約長島的Fresh Meadows鄉村俱樂部和Glen Oaks俱樂部,佛羅里達的Boca Rio高球俱樂部及棕櫚灘俱樂部。馬多夫是Fresh Meadow的會員,在棕櫚灘俱樂部則有經紀人,另有至少一名主力投資人幫忙介紹客源。

紐約一名68歲散戶投資人說,她和73歲的先生交給馬多夫1,200萬美元投資。每月逾六頁的交易紀錄顯示,馬多夫買賣頻繁。現在夫妻倆的積蓄可能化為烏有,只剩6萬美元的銀行存款。住在休士頓的退休理財顧問葛琳伯格說,她已故的先生自1987年起在馬多夫公司投資,21年間財富增加十倍,從來沒有虧損紀錄。她說,簡直不敢相信馬多夫會詐財。

【2008/12/13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美投資詐騙案》紐約大都會球團營運 恐受影響

華爾街聞人馬多夫虧空 500億美元,震驚全美金融界,基金贖回壓力頓時激增,衝擊對沖基金前景,恐怕多少會影響馬多夫好友佛瑞德(fred Wilpon)所屬的紐約大都會隊。

大都會隊剛在大聯盟自由市場大有斬獲,以 3年、3700萬美金(約近12億台幣)合約,成功網羅前天使隊王牌終結者K-Rod(Francisco Rodriguez)加入。

不過,這項喜訊前天卻被前那斯達克主席馬多夫(Bernard Madoff)一夕倒台擊垮,喜樂一下變成苦難深淵。

「紐約時報」報導,馬多夫與Wilpon兩人,1940年一起在紐約市中產階級家庭長大,各有所長,發展都不錯。Wilpon是一名成功的地產商人,進而成為大都會球團老板;馬多夫則是華爾街呼風喚雨的大人物,創立「馬多夫投資證券公司」。

兩人擁有的私誼與財務關係,起碼超過20年。了解內情人士都曉得,Wilpon把成千上億美元委託馬多夫操盤投資。外界現在關心「龐茲騙局」倒帳 500億美元後,是否會衝擊大都會球團營運。

紐時披露,事發後, MLB美職棒大聯盟總裁德普易(Bob DuPuy)與大聯盟主席塞里格(Bud Selig)第一時間與Wilpon取得連繫,確定此事應該不致影響大都會隊運作。

儘管如此,外界還是好奇Wilpon到底放了多少錢在馬多夫的公司基金?可以拿回多少錢?並認為大筆財務損失勢必影響球團的經營。

德普易表示,大都會球團是獨立自足企業,與Wilpon所屬的Sterling Equities資產管理公司與其他投資財務皆分開處理,應不致受到影響。

與紐約洋基隊一樣,緊臨皇后區法拉盛的大都會Citi-Field新球場明春將正式啟用。德普易強調,大都會隊營運正常,相信不會有問題。Wilpon在1980年入主大都會隊,與達布迪(Nelson Doubleday)同為合夥人,2002年起成為最大老板。

不過,受到金融風暴重擊,不少大聯盟球團都擔心明年門票及其他收入恐怕會減少,現在又碰上「馬多夫事件」,讓紐約客不擔心大都會隊前途都不行。

【2008/12/14 中央社】@ http://udn.com/




美投資詐騙案》馬多夫偷笑 有錢人真好騙!

 

馬多夫的騙術最強調神秘與會員專屬色彩,通常他會有個代表在高級俱樂部中吹噓投資馬多夫的好處,等聽者表示有興趣時,他就會回答說:「除非獲得邀請,你無法主動加入......但也許我可以設法。」

亞利桑納大學的心理學教授齊亞迪尼說,避險基金的晦澀特色,常讓投資人覺得那是專家的活動領域。等到自己也獲得邀請,並且被封為這個隱秘俱樂部的「投資老手」後,他們更會覺得問得太多等於是一種「侮辱」。

事實上,馬多夫也曾經把問太多問題的人趕出他的基金,讓其他人不敢招惹他的權威。

馬多夫這場騙局給我們的教訓是:富豪和普通人沒有什麼不同,一樣很好騙。若有什麼不同的話,就是他們的損失會更大。

【2008/12/14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曾任那斯達克證交所董事長的馬多夫,以五百億美元刷新詐騙金額紀錄。
美聯社

紐約大都會棒球隊老板彭爾彰、GMAC金融公司董事長莫金、法國巴黎銀行、野村控股的主管以及眾多高級鄉村俱樂部成員,這些人之間有什麼共同點?答案有兩個,一是他們都很有錢,二是他們都很好騙。他們都是馬多夫五百億美元投資詐騙案的受害人。

1999年在紐約舉行的一場避險基金會議中,與會人士被要求提出一位他們最喜愛、最尊崇的險基金經理,當時連索羅斯、羅伯森 (Julian Robertson)這樣的重量級人物都未被提及,但有位仁兄卻贏得眾多同業的熱烈推崇:馬多夫。

這位仁兄管理的基金,20年來每個月固定可以帶來約1%的獲利,即使股市全年出現兩位數字的暴跌,他也照賺不誤。雖然一路走來,明顯的疑點甚多,但以富豪為主的「投資老手」,始終對他信任有加,直到馬多夫自己承認這項投資「奇蹟」其實是「龐氏騙局」為止。

有錢人為什麼好騙?

有錢人相信其他有錢人的推薦…

 

問題是,為什麼這些有錢人這麼好騙?專家提出幾點解釋:

首先,現今的投資實在太過複雜,有錢人沒有時間去搞清楚所有投資經理的歷史與個人背景。而且,穩定、強勁獲利的魅力,足以讓他們財迷心竅地對一切警訊視而不見。

但最大的因素則是有錢人容易相信其他有錢人的推荐。以馬多夫的案件為例,很多投資人所以會投資,純粹是因為他們所屬的鄉村俱樂部成員都在談論投資馬多夫的好處。

馬多夫怎麼騙有錢人?

除非獲得邀請,否則你無法投資…

michael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海角七號大獎一個都沒得,我氣得想要關電視。
  觀眾用票房堆積的鐵票,比不上評審對於細節的斤斤計較。
  未來獨立製片還會得大獎嗎?
  記住45屆金馬獎,這群評審,讓觀眾失望。這群學院派的老觀念,對於感動這個元素視而不見。
  記住45屆金馬獎,沒有海角七號,誰想花時間看金馬啊,我大概看完志玲姐姐表演就想睡了。



新聞眼》沒得大獎 海角就是輸家
影評 聞天祥

雖然典禮從頭到尾都在講《海角七號》,而且從得獎總數來看《海角七號》也遙遙領先,但少了最佳影片和導演,它就是輸家。

結論是《投名狀》或《海角七號》誰得大獎,我們都可以提出一堆理由。如果把電影競賽等同於規格化的評比,《投名狀》的技術、規模與完整性,確實是勝出《海角七號》一截的;但《海角七號》對電影工業的振奮和以小搏大的奇蹟,誰說不能是電影獎肯定的理由?

只能說評審在剛開始的幾個技術獎頻頻忽略《投名狀》時,製造了一種好像今年要放棄「以大為尊」的氣氛,卻又在最後翻盤。

1983年金馬獎把最佳影片頒給《小畢的故事》,肯定了台灣新電影的名正言順;2008年的金馬獎顯然沒有這類共識。我不會說《投名狀》的勝出不公平;只能說評審否決了用大獎來寫下這是台灣電影奇蹟的一年。不過這並不足為奇,打從入圍名單揭曉,好幾部優秀國片的被冷落,評審與影迷看法的歧異就已經昭然若揭,只是沒多少人相信《海角七號》會輸罷了!

最佳男配角馬如龍《海角七號》、梅芳《囧男孩》堪稱最實至名歸的得主,張涵予《集結號》、劉美君《我不賣身,我賣子宮》兩位影帝、影后就片論片,兩人能擊敗強敵李連杰《投名狀》、莫小奇《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並不僥倖。反而姜聖民以短片「跳格子」獲得新人獎算爆冷門。演技渾然天真的茂伯林宗仁《海角七號》、騙子二號潘親御《囧男孩》如被認為是素人表演、角色造就而落敗的話,也相當於本色演出的姜聖民卻能勝出,不就變成評審自打耳光了。

因獎項順序安排失當,直到梅芳得獎才轉熱,但最後又在錯愕中結束。整體而言,節奏數度被頒獎人失焦而冗長(甚至背錯稿)的對話給拖累,部分表演節目也缺乏精緻性,這些老問題並沒得到太大的改善。另外我實在不太懂:為什麼近年的頒獎典禮都成了魔術秀的宣傳集散地?

【2008/12/07 聯合報】@ http://udn.com/

michael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Dec 08 Mon 2008 01:42

michael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聯電跟進台積電 每月4天無薪假

台積電宣布無薪假後,同為晶圓代工大廠的聯電跟進實施,要求員工每個月多休四天無薪假。

聯電讓員工一個月多休四天,下游封測大廠矽品與日月光在不裁員的前提下,除了鼓勵員工優離優退,也開始讓生產線員工無薪休假。

由於國際電腦大廠戴爾、惠普等業者,明年第一季對台系廠商下的訂單比往年縮水五成,下游的廠商裁員、減薪風暴一觸即發。

今年最夯的低價電腦,雖在資訊月獨領風騷,但即使是今年出貨量不差的華碩、微星等大廠,也將啟動人力精實策略,幅度約在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之間。

【2008/12/05 聯合報】@ http://udn.com/




衰夢成真 IC設計、LED驚魂
IC設計業績衰退噩夢成真,在電子業中且尤其嚴重。
報系資料照片
上市櫃公司11月營收陸續出爐,從實績來看,不景氣對企業營收的衝擊,已不再只是預期或預測,而已是事實,且部分產業衰退幅度令人心驚。電子股中的IC設計股衰退情形尤其嚴重,瑞昱(2379)今日公告11月營收創下今年以來新低,年衰退幅度達3成,今股價抵波段新低;旭曜(3545)11月營收不只創下掛牌以來新低,且較上月近乎腰斬,今日股價差點跌停。LED廠商11月營收多較10月下滑二成以上,而業績領先自第二季開始反轉的上游磊晶廠,除了主攻中國戶外看板的新世紀(3383)以外,其餘廠商第四季可能都出現虧損窘境。

瑞昱11月營收9.165億元,較去年同期衰退31.69%,較上月營收衰退35%,由於12月將進入盤點作業,法人預期,瑞昱12月營收還將進一步下滑,整體第四季營收將較第三季衰退逾30%,衰退幅度高於原先公司預期的兩成以上。法人表示,第四季PC端銷售呈現巨幅下滑,影響與PC產業連動性高的瑞昱出貨跟著緊縮,此外,其他消費性電子以及通訊也受到歐美主要市場消費信心持續走跌,皆是瑞昱第四季業績走疲的主因。

旭曜11月營收為2.24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衰退44.45%,並創下近年來營收新低紀錄,法人估,旭曜12月營收還將近一步探底,有破2億元關卡的壓力,整體第四季營收將較上季下滑逾40%。旭曜受到面板廠減產效應影響,加上手機大廠需求不振,尤其Nokia是旭曜在手機TFT驅動IC最重要的客戶,但NOKIA近兩個月來二度調降全球手機市場銷售預估,皆是造成旭曜股價疲弱原因。

全球金融海嘯來得快又猛,包括手機、數位相框、面板等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不如預期下,第三季LED產業並未展現往年的旺季出貨力道。尤其10月後更因下游客戶訂單急縮,以及因應即將實施的10號會計公報,壓低庫存心態濃厚,廠商預期11、12月業績都相當不樂觀。

不過,LED被視為次世代照明的重點發展產業,其中LED路燈市場更是廠商一致認為最有可能先吃到的大餅,吸引包括鴻海 (2317)、台達電 (2308)等科技大廠競相投入。而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已公布發光二極體(LED)路燈國家標準,能源局並編列明年度1.3億元預算,選定全台次要道路進行示範推廣。業界表示,雖然短期受惠程度有限,但中國大陸不久也可能有明確規範出爐,未來政府單位採購不再無所適從,有利於產業長期發展,包括佰鴻 (3031)、新世紀等都可望受惠。

【2008/12/05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下修財測 法人點名面板

繼電子龍頭-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 (2330)、封測龍頭日月光(2311)、矽品 (2325)、IC設計龍頭聯發科(2454)下修第四季財測之後,今日法人點名面板將是一個下修第四季財測的次產業,兩兆元產業今年第四季傳統旺季,全數加入下修第四季財測,成為歷年最冷的冬天。

受到景氣急凍,品牌大廠於11月上旬急抽訂單,面板大廠11 月份出貨降到谷底,傳出面板五虎即將公布11月份營收,都將大減超過2-3成衰退幅度,部份甚至達向4成逼近,成為面板最冷的11月份。

面板龍頭大廠友達(2409) 在產能利用率降低、報價持續下滑之下,法人認為友達第四季營運難度升高,原先友達預估第四季營收會跌破1000億元,但是在10月營收呈現大幅衰退之下,11月份更下縮,法人預估,友達第四季營收將面臨800億元保衛戰。友達如此,奇美電、華映、彩晶、群創都無法倖免,雖然面板各家在第三季法說時,已明顯相當保守,但是10月數字,11月份在抽單因素下,業績數字比預估的更差,使得面板可能在公布11月營收之後,可能宣布下修其第四季財測預估數。

麥格理指出,大尺寸面板供過於求勢必將持續至明年,若廠商仍維持目前的產能利用率,則將過量40%以上;若產能利用率再減20%,則供過於求的狀況將縮小至於13%。若供過於求達40%,將創下歷史供過於求最大的比例。

麥格理對面板給予「中立」的投資評等,建議投資人暫時觀望,待明年訂單能見度提高後再做佈局。在台灣的面板股中,麥格理重申友達 (2409)的表現優於同業,目標價40元,是目前市價約20元的一倍。

【2008/12/05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michael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太驚險了吧!雖然已經是幾天前的事了,但是還是要為這位英雄拍拍手。




鐵軌斷掉 駐守員搏命擋火車
廿四日深夜,一輛拖板車行經桃園市建國東路平交道時,硬生生扯斷近一公尺路軌;當時一列南下區間車即將通過,駐守平交道的保全員涂人成按下緊急按鈕,並站在鐵軌上搖動指揮棒,列車在他五公尺前煞住。

鐵路警局第一警務段表示,這輛由台北開往新竹的區間車,搭載約四百名乘客,若非涂人成及時阻止,列車很可能翻覆;機警的涂人成,救了全車乘客生命,及時化解一場可能的災難。不過多數乘客不知情,疑惑列車為何又退回鶯歌站。

四十八歲的涂人成,是先鋒保全派駐台鐵桃園站的保全員,廿四日晚在平交道值班。晚上十時廿五分左右,一輛載運超大重物的拖板車,通過平交道時,發出類似金屬碰撞巨響。

當時他站在北上車道這端,等到重車離開後,在夜光下,依稀看到南下鐵軌外側軌道,出現長條型黑影,「鐵軌表面應該都很光亮」,這道陰影,讓他驚覺「莫非鐵軌出問題了?」

涂人成立刻奔上前查看,「代誌大條了,鐵軌居然斷掉了!」研判就是被剛剛那輛超重車扯斷,估計軌道約斷掉一公尺,如果列車通過斷軌,後果不堪設想。

發現事態嚴重,涂人成立即按下緊急按鈕,通知兩端即將通過平交道的列車,當時有列北上列車見狀慢速通過,但二五七五次南下區間車即將經過卻不知有斷軌。

警方表示,南下的區間車司機員雖已收到訊號減速,但因平交道上沒有障礙物,照例列車確認沒有障礙物後,不會停車,只會減速通過。就在危急一瞬間,涂人成奮不顧身,冒險站在南下鐵軌上,手持指揮棒左右搖動,示意列車停下,列車在他身前五公尺處煞住。

司機員下車問他「怎麼回事」,他急回「你看能開嗎?」司機員才知斷軌迭聲說「不能開、不能開,會出人命」;第一節車廂少數乘客見狀也直呼「好家在」。

台鐵人員隨後趕到,封閉平交道搶修,列車退回鶯歌後,改走單線通行的北上路軌南下。抽換斷軌工作直到凌晨三時才完成,恢復雙線通車。


 

【2008/11/27 聯合報】@ http://udn.com/




斷軌險釀災》車停 他才驚覺一身冷汗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2/4619129.shtml
保全員涂人成在第一時間按下緊急按鈕,阻止列車通行,阻止一場可能發生的災難。
記者游文寶/攝影

及時阻止列車行經斷軌平交道的涂人成,服務軍旅近廿年,曾在後勤單位督導過軍工廠公安業務,養成他臨危不亂的個性。

鐵路局和先鋒保全公司簽約,從今年六月到年底,派保全員看守全省十二縣市重點平交道,涂人成六月一日到職,負責鶯歌到桃園等各鐵路平交道安全。

涂人成說:「站在鐵軌上揮舞指揮棒時,完全沒想到列車如果煞不住車,自己會怎麼樣。」他開玩笑表示,這是他的職責,「如果不作,我可能會被送上斷頭台」。但火車在身前停下時,「才發覺一身冷汗,衣服全濕透了」。

涂人成在軍中後勤單位服役近廿年,六年前以少校退伍後,三年前曾作了三個月保全員,後來辭職到榮民服務處榮民訓練中心受訓,先後拿到公寓大廈管理員及堆高機證照,和消防人員管理資格;自認「經歷過一些事情,比較知道緊急狀況如何處理」。

斷軌事件,給他最大啟示,就是「鐵路平交道最好有保全員看守」,如果當晚沒有保全員,火車一定會出軌,「現在感覺責任好大,值班時,一步都不敢離開」。

【2008/11/27 聯合報】@ http://udn.com/

michael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知道為什麼,每次看到Lexus的新聞,都會想下面這個網路笑話。在看豐田的壞消息以前,看看笑話也不賴。



[網路故事轉貼]
南部提親記

這還是我這輩子的第一次…真的好緊張。

事前和媒人婆打探好未來的岳父岳母都是好人,不重視聘金的禮數,而且對身體保健非常的注重,只是開口要了『立攝適』(筆者按:立攝適是一種保健營養補充品)

在禮車上,我手中握著精美包裝的兩罐『立攝適』,緊張地一直調整領帶的位置, 也一直默記著提親的禮節,深怕把重要的這一刻給弄砸了!到了!終於到了女方家,要面對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刻了…

提親的流程很順利的進行著…收聘禮的時刻到了,我緊張的拿著『立攝適』遞了出去…『岳父岳母…這是你們要的立…攝適…』緊張的說的零零落落…看著他們臉上出現了三條線,和頭上飛過的數隻烏鴉…可能是覺得我準備得太少了…

早知道就多買個兩罐就好了…真是的…

為了緩和這個緊張的情緒,我把廣告詞給背了出來…(雙手弄成喇叭狀)『天天立攝適…體力真正GOOD…』伴隨著哈哈兩聲的乾笑…現場…沒有一個人跟我一起笑出來的…媒人婆真是的…也不出來打個圓場!

沈默…這個時候是尷尬最大的殺手!
媒人婆這時候終於開口說話了 


『我相信白先生答應要送的聘禮LEXUS,應該是停在台中家裡面吧!是不是啊?

<覺得不好笑,可以反映給版主。下次不耍冷就是.....  |||^___^   >






先看豐田的財務報表。


Toyota Motor Balance Sheet

Balance Sheet
Total Cash (mrq): 27.02B
Total Cash Per Share (mrq): 17.236
Total Debt (mrq): 133.80B
Total Debt/Equity (mrq): 1.073
Current Ratio (mrq): 0.995
Book Value Per Share (mrq): 78.550003


  模範生豐田,在美國的股價約為66美金,現金流量充裕(270億美金),平均下來每股現金就有17元美金,但在普遍不看好汽車業的情況下,一樣被調降評等。

  美國三大車廠傳出快要破產的壞消息之後,TOYOTA目前也僅止於衰退而已。不得不佩服這家模範企業。下波景氣回春時,先站起來的應該也是體質較優的公司。
豐田降評等 十年首見
民眾在豐田汽車的東京展售間看車。美國汽車市場銷售直線墜落,豐田汽車的長期債信評等26日遭惠譽連降兩級,是十年來頭一回,顯示連汽車業的模範生也無法抵擋這波金融風暴和全球經濟衰退的威力。
美聯社

美國汽車市場銷售直線墜落,惠譽公司(Fitch)26日調降日本豐田汽車的長期債信評等,這是豐田十年來首度遭降等,顯見連汽車業的模範生也無法抵擋這波金融風暴和全球經濟衰退的威力。

信評機構惠譽把豐田的優先無擔保債評等調降兩級,從AAA降到AA,展望為負向。惠譽主管水野表示,日圓急升、主要汽車市場同步衰退、加上原物料成本提高,影響車廠獲利和現金流量,縱使是業界最強的豐田也難倖免,無法再保有最高評級。水野也預估,美國和其他市場的動盪,最長恐怕會拖到三年。

豐田遭穆迪調降評等後,擔保豐田履行債務的信用違約交換(CDS)擴大10個基點至180,代表投資人每年要支付18萬美元,以防豐田違約倒債。

信評遭降會提高豐田的舉債成本,如此可能影響該公司在美國推出的零利率購車方案;豐田本欲藉此優惠方案提振買氣。豐田股價26日在東京收盤時大跌4.6%,今年來已跌逾50%,全年表現恐怕是至少1975年來最差,不過市值仍是通用和福特合起來的18倍之多。

另外兩大信評機構穆迪(Moody's)和標準普爾(S&P)仍給豐田最高的信用評級。穆迪1998年調降豐田長期債信評等,2003年時恢復原來評等。標準普爾(S&P)則自1985年至今都一直給豐田AAA的評級。

豐田法國北部一座生產Yaris小車的工廠,12月將停工兩周,明年則將減產。

到9月30日以前,豐田的現金和類現金仍有1.85兆日圓(195億美元),上一季營利1,695億日圓(17.9億美元)。相較之下,通用上季虧損42億美元,且到年底前恐怕就無現金可用。

本月稍早,豐田以日圓急漲和美國車市10月銷售降至25年來最低為由,大幅下修財測。

日圓今年來對美元匯率已升值18%,對歐元則漲32%。日圓對美元每漲1日圓,豐田的年度營收就會減少400億日圓;對歐元每漲1日圓,年營收就會少60億日圓。

豐田被趕出惠譽的「資優班」後,目前就剩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和嬌生(J&J)兩家美國企業,以及巴黎大眾運輸公司(RATP)、法國東部鐵路公司(RFF)與法國國家鐵路公司(SNCF)等三家法國公司,仍保有惠譽AAA的評級。

【2008/11/27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有錢如Google,一樣樽結支出準備過冬。


規模縮減 Google大砍約聘人員

近日盛傳Google裁員一萬人,Google發言人25日表示,該公司確實正大規模裁減約聘人員,但目前沒有裁減正式員工的計畫。執行長施密特表示,面對經濟低迷,Google並未凍結新員工招聘計畫,只是進用新人的數量有所縮減。

Google不願說明裁減約聘人員的數量或進度,發言人表示,在經濟危機惡化前,公司就一直在考慮大規模裁減約聘人員的事。Google在9月底時共有約2萬名正式員工,另有約1萬名約聘人員。

Google的約聘人員不僅包括程式人員,也包括餐廳人員和交通車司機等。Google共同創立人布林上周向媒體表示,約聘人員的開銷「真的很高」。

Google的開銷驚人,到9月底為止的三個月成本基礎高達39億美元,Google創立12年來不斷成長,去年營業額達210億美元,因此有餘裕進行一些沒什麼賺頭的投資,包括Google Earth等,甚至以16.5億美元購進的YouTube今年獲利也僅1億美元。

但在全球經濟一片不景氣中,網路廣告業務減少,Google去年平均季成長為14%,今年第三季
和去年同期相比僅成長3%。


Michael小聲說:高成長不見了,就是股價的最大殺手。


減少約聘人員的計畫顯示Google致力控制成本,最近並宣布減少一些非常慷慨的津貼,且關閉一些獲利不佳的產品系列,這些努力已引起投資人注意。

Google股價由去年12月的700多美元一路下挫到如今只剩250美元左右,是2005年以來首次跌破300美元,在Google轉趨務實後,股價立刻上漲了8%。

除了經濟低迷,Google同時還要面對雅虎和微軟的競爭。施密特表示,廣告市場的整體環境不佳,但Google憑藉更具針對性的廣告而立於不敗之地,情勢看好。

施密特說:「Google仍在招聘新員工,只是規模有所縮減。與以往一樣。」Google今年第三季新增員工519人,低於去年同期的2130 人。受金融危機影響,多家網際網路企業都公布裁員計畫,雅虎在10月宣布裁員10%、約1500人,預計每年可節省開支5億美元,這已是雅虎九個月來第二次裁員。eBay也宣布將裁員10%,被裁的1500名人包括1100名拍賣部門人員。

【2008/11/27 聯合報】@ http://udn.com/



michael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住在台灣,垃圾分類算是一種習慣了。今天見到這則新聞,竟然發現自己的習慣也錯了。
  原來PLA根本就應該單獨回收,不該跟塑料一起混收。


PLA非塑膠 摻進回收塑料報銷
超市、大賣場的雞蛋盒和便利商店的水果盒,都是可分解塑膠PLA。
記者杜建重/攝影

這是你我都熟悉的「隨手做環保」情節:在超商買水果盒的小晴把透明的塑膠盒、蓋,都放進「塑膠類」交給清潔隊員回收;張爸爸也把大賣場賣的透明雞蛋盒、超商的思樂冰杯和杯蓋歸成塑膠類垃圾回收。

沒想到,這些用心卻可能讓辛苦回收再利用的塑膠廢料報銷,因為這些標著「PLA」的透明容器,全是「非塑膠」,材質是自然分解度九成以上、可堆肥的聚乳酸(PLA),主要原料為澱粉等天然物料,摻在塑膠中回收,整批塑膠就無法再利用。

據估計,台灣一年使用PLA約一千三百噸。PLA的透明塑膠外觀和一般塑膠PVC(聚氯乙烯)沒有兩樣,由於宣導及標示不清,讓消費者直覺以為「也是塑膠」;回收商收到這些PLA,卻對回收塑料有了破壞力。

環保署廢管處長何舜琴說,正考慮公告PLA為「強制回收項目」,並改善容器的標示特徵,消除上述亂象;但制訂回收機制的資源回收管理基金管理委員會執行秘書林建輝認為,若規定強制回收PLA,恐增加業者負擔,原本單價就比較高的PLA將失去競爭力。

台灣區塑膠製品工業同業公會主任委員彭理才說,近來許多塑膠回收業者發現回收的透明塑膠品裡摻了許多PLA;但因石油提煉的一般塑膠和玉米製成的PLA分子結構不同,用兩者混合的塑膠原料製作杯、蓋新品,表面的塑料會剝離,「成品全報銷,不知要找誰賠。」

消費者弄不清楚,將PLA當塑膠回收,回收業者只好用人工在成堆的回收塑膠品中設法挑出來,但難保能百分之百挑乾淨。

環保署去年強制規定,家樂福、大潤發等量販店,以及頂好、松青等超市的塑膠容器都必須逐年減量,改用PLA等可自然分解材質的容器。

統一超商公共事務室表示,像思樂冰杯蓋和大杯身都用PLA,它屬於一般廢棄物,即使被丟進超商的資源回收桶,也會挑出來丟棄。但民眾如果在家裡丟棄或回收,業者就無法負責了。

立委田秋堇表示,PLA不一定是環境友善產品,其主原料為玉米等食品,可能推升糧食價格,且種植玉米使用農藥、化肥是否汙染環境,以及屬「用過即丟」的產品特性,都讓人懷疑它的環保效果。目前歐盟對PLA的應用相當保守,有些國家甚至禁用。

【2008/11/27 聯合報】@ http://udn.com/




PLA不能回收 糟蹋環保美意
透明PLA字體讓消費者難辨識,也不知PLA為何物。
記者杜建重/攝影

常被民眾當成塑膠回收的生物可分解塑膠(PLA)容器充斥市場,竟是不須回收的一般廢棄物,綠色陣線執行長吳東傑批評,由於缺乏配套措施,讓消費者一不小心就成了破壞資源回收體系的幫凶。

吳東傑說,一般消費者不懂什麼是PLA,就算仔細看透明盒上的標示也是霧煞煞,「上游不易分辨,下游回收處理就容易亂。」他呼籲環保署檢討PLA容器的標示和推廣政策,別糟蹋了環保政策美意,反讓全民成汙染幫凶。

綠黨秘書長潘翰聲常到有機商店購物,拿到不少PLA塑膠袋和包裝盒,「PLA不能回收,我也不知該怎麼處理?」

潘翰聲表示,做環保不該花錢,但PLA容器價格比一般塑膠貴,環保署不但強制要求賣場採用,還「特許」PLA業者免除回收責任,形成PLA和一般塑膠業者的不公平競爭,有為特定業者護航之嫌;而且,PLA政策等於鼓勵民眾「用過即丟」,是錯誤的政策。

【2008/11/27 聯合報】@ http://udn.com/



PLA錯進焚化爐 環署決策失之草率

環保署去年起要求超商、賣場逐年改用生物可分解的容器(PLA)取代一般塑膠容器,如今負面效果逐漸顯現,顯示當初趕鴨子上架的決策失之草率。

當初力推PLA,是為了減少塑膠容器的用量,再者,PLA容器「可生物分解、回歸大地」。然而,檢視台灣廢棄物的處理機制,就知道這項決策不合理。

蛋盒、蛋糕盒等PLA保鮮容器要被生物分解,得像木材、竹片等有機質分解一樣,必須靠微生物才會腐爛而歸於塵土。因此,提供空氣、陽光、水分和微生物的堆肥場,才是PLA的最佳歸宿。

但是,目前台灣一年一千三百噸的PLA,若不是被誤當塑膠回收,就是當垃圾進了焚化爐,都達不到「生物分解」的夢幻目標。

台灣各縣市的堆肥場,目前只收廚餘和行道樹枝葉;未被要求回收的PLA屬於「一般廢棄物」,多數都進焚化爐成了灰燼,就算少數進了掩埋場,也在層層重壓下,隔絕了微生物生長所需的陽光、空氣、水,能否分解腐化,令人存疑。

環保署明知台灣垃圾處理以焚化為主,卻罔顧現實,硬推這項破壞資源回收體系正常運作的政策,頗讓「局外人」不解。

其次,「節能減碳」是現今環保施政的重要原則,但PLA容器跟免洗筷一樣用過即丟,而且原料一樣要從國外進口,算不算「環境友善」令人質疑,環保署卻要求賣場逐年「強制」採用,這樣的「環保」決策豈不奇怪?

【2008/11/27 聯合報】@ http://udn.com/




這些地方須用PLA

 

圖/聯合報提供

【2008/11/27 聯合報】@ http://udn.com/












michael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多寫了。
  總之,總體經濟開始走下坡,就是不可能一夕翻轉。
  好消息是汽車可能變便宜,壞消息就是你真的敢大手筆消費嗎?




數字洩底! 美國經濟衰退來了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19日大幅下修今、明年的美國經濟成長率目標,預計今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成長率將縮小到0到0.3%,明年甚至由正轉負,並暗指為提振經濟,有必要進一步降息。

Fed暗示可能再降息

聯準會19日公布10月份決策會議紀錄,對經濟前景表示憂心。會議紀錄說,即使上次會議已一口氣降息二碼,聯準會官員認為,經濟衰退的風險依舊存在。

聯準會將今、明兩年經濟成長率目標大幅向下修正,預估今年成長率最多只有0.3%,甚至掛零,遠不如7月間向國會提出的1%到1.6%,針對明年,則預估衰退0.2%。隨著經濟成長力道減緩,聯準會大幅調高今、明年失業率,預估今年失業率將擴大到6.3%到6.5%,明年更進一步惡化擴大到7.1%至7.6%。

失業率上升幅度驚人

前述數據代表聯準會官員的「中間趨向值」(central tendencies ),是排除官員所提最高與最低各三個數據之後的預估區間。如果將所有官員意見納入,最悲觀的預估數據是今年衰退0.3%、明年則衰退1%,明年失業率更飆至8%,創1984年以來最高紀錄,不僅超過10月份失業率6.5%,甚至幾乎是去年一整年平均失業率4.6%的二倍。

聯準會較樂觀的官員認為,金融體系逐漸趨於穩定,經濟可望於明年上半年之前緩步好轉,其他官員卻說,經濟低迷時期還會持續好一陣子。

會議紀錄並顯示,有些官員建議在未來的決策會議繼續降息,多位經濟學家依此推論,12月16日今年底最後一次決策會議再度宣布降息的可能性非常大。自今年初以來,聯準會曾六度降息,降息幅度高達3.25%,已降至1%。

出現「通貨緊縮」疑慮

聯準會暗指再度降息的可能性之餘,也明確表達「通貨緊縮」疑慮。會議紀錄指出,如果資源利用效率持續低迷不振,通貨膨脹率很可能會降到合理水準之下,對聯準會是一大挑戰。雖然聯準會認為有必要再度降息,部分官員擔心,金融體系整體運作秩序大亂,並未隨聯準會腳步跟進調降利率,聯準會過去幾個月連番降息的效應將被稀釋,未來就算再度降息,對經濟成長的幫助也非常有限。

【2008/11/20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美股重挫破8千 五年來新低
道瓊指數跌破八千大關,美國股市何時見底?讓投資人摸不著頭緒。
美聯社

紐約19日氣溫驟降攝氏零度以下,華爾街股市也冷到不行;道瓊工業指數再重挫427.47點或5.07%,跌破8000點大關,收盤7997.28點,為2003年五月以來最低,華爾街可能要過一個近年來最冷的冬天。

摜壓股市下跌有下列因素: 底特律三大車廠岌岌可危,破產臨頭,但華府至今遲疑不伸援,市場憂慮處置三大廠不當,後果不堪設想,將如同產業界的雷曼兄弟;通用股價19日跌10%,至2.79元;福特瀉24%,收1.26 元,都跌到幾十年谷底。

其次,聯準會大幅下修今、明年經濟成長率目標;10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創歷史最大單月跌幅、新屋開工與建築許可也降至歷史新低,這些訊息反映美經濟衰退情勢惡劣,出乎預期,且有通貨緊縮之危,為股市投下陰影。

市場收盤前一小時全面潰敗;道指之外的二大指數更慘,史坦普五百指數挫52.54點或6.12%,收806.58點;那斯達克指數跌96.85點或6.53% ,以1386.42點收盤。

油價大跌也拖累能源股,紐約原油現貨每桶跌至53.62元,為22個月新低。

去年十月九日道指創14164點新高,一年來已崩跌6167點或44%,跌幅、跌速創近年紀錄。

【2008/11/20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汽車業

汽車紓困案 投信不看好

美國汽車工業告急,三大車廠中通用汽車和克萊斯勒均表示目前公司的現金流量很難撐到2009年,能否度過眼前難關、熬到歐巴馬上台,皆視本周美國國會是否撥款紓困而定。元大投信表示,若美國國會通過救援三大車廠,雖可暫時幫助車廠度過倒閉危機,但就整體而言,無論救或不救,都無法扭轉經濟衰退及信用緊縮的頹勢。

整體汽車生產加上經銷商、零組件供應商、運輸商、汽車租賃業等,就業人數超過400萬人,代表平均每10美國人中,就有1人從事汽車相關產業,在目前美國失業率已攀升至6.5%,各大券商預估未來比率可能突破8%的情況下,若國會不救援,對汽車業及整個美國的失業潮將是雪上加霜,對股市更是利空衝擊。

【2008/11/20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進口賓士滯銷 加州港口塞車

一輛輛全新卻覆蓋厚灰的賓士進口車,並排在加州長堤港邊。這些原本該運往美國各經銷處的汽車,隨著買氣急凍,使全美第二大港儼然變成一座超大停車場。這幅景象無疑是現今美國車業和經濟日漸凋蔽的縮影。

賓士、豐田和日產等車廠,近來破例向長堤港區管理單位租借十多萬平方公尺的土地,停放這些滯銷的「孤兒車」。港區發言人說,從這裡可看出經濟現況的一景,「真的會嚇死你」。

這些車還只是美國滯銷車的一部分。美國商務部統計,9月汽車庫存比去年同期增加5.5%。

但在長堤港動彈不得的貨物,不只有進口車,再生硬紙板和廢金屬等物品,也因需求急墜而塞爆港區。紙製品是長堤港最大的單一出口商品,主要銷往中國大陸,供電子等產品包裝使用。

較資深的港區工人表示,長堤港的貨運量從10月中旬起開始銳減,衰退的程度是他們生平第一次見到。

美國去年近20%的進口貨櫃經長堤進入美國,運輸量直逼第一大貨櫃港洛杉磯。但長堤今年的貨運量比去年減少10% ,其他港口的情況也不會比較好。

Allied系統公司員工高樂吉在長堤負責裝卸進口車輛,他這個月已有八個同事遭資遣,因為汽車經銷商不需要那麼多車。他有預感,這大概是他最後一趟工作。

加州長堤港區停滿進口車的畫面或許很罕見,但在美國汽車業重鎮底特律,卻已司空見慣。這兩年成千上萬部滯銷的美國車,早就停滿密西根州州立停車場和許多機場。

在停滿進口賓士車不遠的地方,還有一堆堆的金屬、紙板和塑膠,堆滿Corridor回收公司的用地。先前該公司每天出口25個貨櫃到大陸。但北京奧運結束後,大陸對回收金屬的需求開始減少,上個月起則是對每樣回收物的需求都銳減,這兩周Corridor連一個貨櫃也沒出口。

今年稍早前,Corridor每噸回收物要花120美元買進,如今只要21美元,但每天還是有一車車的回收物進來,只是乏人問津,所以該公司也打算像賓士車廠一樣,向長堤港區多借一些地方,才擺得下這些回收物。

【2008/11/20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美三大車廠執行長 向國會「要錢」

美國三大車廠執行長和聯合汽車工會(UAW)主席,18日聯袂赴美國國會作證,要求聯邦政府緊急紓困250億美元,否則美國的汽車工業將分崩離析,導致美國經濟出現災難性的崩潰。但這番「警告」似乎未能引起太多共鳴,汽車業紓困案恐怕遙遙無期。

通用汽車執行長華戈納、福特執行長穆拉利、克萊斯勒執行長納德利,以及UAW主席蓋特芬格在參議院銀行委員會作證時口徑一致,表示政府緊急貸款對汽車工業非常重要。三人表示,三大車廠會淪落至此,是因為目前的金融動盪和景氣疲軟,並非他們管理不善,且汽車工業倒閉將對美國經濟造成嚴重衝擊。

美國今年前十個月的汽車銷售下滑14.8%,但光是10月就萎縮31.9%,主要是因為想買車的人無款可貸。

華戈納警告,如果放手讓汽車業垮掉,第一年內會有300萬人失業、未來三年美國個人所得會減少1,500億美元、政府稅收會銳減1,560億美元。他也保證車廠會用政府提供的過渡融資,支付必要的作業、生產新汽車、購買零件、發放薪水和退休金、以及繳稅。

華戈納也對議員動之以情:「各位若能助我們度過此次危機,未來多年我們必將加倍回報納稅人的信任和支持。」

穆拉利則說,如果任何一家車廠倒閉,整個汽車業恐怕都難逃瓦解的命運。

納德利強調,如果現在不採取行動,將傷害許多美國家庭和經濟復甦,害處遠超過支持一個影響深遠的工業所需的成本。

儘管三人說得口沫橫飛,但不論是民主或共和黨議員都認為,汽車業紓困案本會期不可能成案且通過。布希政府已斷然拒絕民主黨的提案,目前無法動用紓困金融業的資金,金援汽車業。

通用若無法取得政府金援,恐怕到年底前就會斷炊。分析師認為,如果通用被迫接受破產保護,可能會面臨遭清算的命運。克萊斯勒的周轉資金,大概也很快就會低於維持營運所需的水準,該公司也沒有信心走出破產。

【2008/11/20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金融業信用卡

美銀:信用卡業虧損將創新高

美國銀行(BOA)執行長路易士(Kenneth Lewis)18日說,經濟在好轉前還會更趨惡化,並預測信用卡業虧損將創新紀錄。

路易士說,信用卡業者可能出現前所未見的虧損。他認為,由於金融危機仍在,聯邦準備理事會(Fed)12月15日舉行利率決策會議時,很可能降息半個百分點。他也表示,美銀9月接管美林(Merrill Lynch),未來可能大幅度裁員。

他說,美銀吸收美林與全國金融(Countrywide Financial)後,未來幾年內不可能再併購其他機構。

美銀上個月宣布削減股息一半,原因是信用損失造成第三季盈餘下跌68%。當被問到接受政府紓困資金的機構是否應削減主管分紅時,路易士說,他反對公司虧損時以黃金降落傘保護高階主管,這對其他員工不公平。他也預測,美國房市會在明年中回穩,屆時經濟才會復甦。

另外,花旗集團繼17日宣布擴大裁員後,18日又說消費性貸款虧損繼續升高,要到明年上半年才會好轉。

【2008/11/20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michael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東京的最後一天,雖說是晚飛的班機,但是也走不了太遠,只能在旅館附近逛逛百貨公司。




旅館窗外







祺祺當然對逛百貨公司沒有興趣囉,逛著逛著就累了。


睡飽了在車上一直吵我睡覺的祺祺。





星際聯盟的飛機,上次去北歐時坐的漢莎航空,也是星際聯盟的一員。


皮妹妹


小牙剛長沒多久,喜歡Show給別人看。





把航站大廳弄得像托兒所一樣.....


妹妹問:下次還可以來日本玩嗎?

爸爸說:嗯.....妳說呢?等你上小學再說吧.....  帶兩個小娃出國,實在是太累了。

michael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金融風暴的危機慢慢的擴及到產業面了。今年別期待什麼聖誕行情,安安穩穩的把錢拿去吃一頓麻辣鍋還比較實在。國內現在正在瘋消費券以及該不該救DRAM;遠在太平洋另一頭的美國更是問題一堆,汽車業在大喊紓困,連鎖店默默關門。

  通縮正在吞噬人類的金融文明。該躲的要躲好,寒冬才剛剛開始。
  消費券,該怎麼用呢?花一半,捐一半好了.....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股價。福特通用


美3大汽車廠要求紓困

美國汽車業岌岌可危,3大汽車公司的執行長和聯合汽車工人工會(UAW)主席18日聯袂在國會參院銀行委員會作證,要求聯邦政府對他們緊急紓困250億美元,使他們能夠繼續營運,否則美國的汽車工業將崩潰,將造成大量失業,以及個人所得和政府稅收下降,將為社會成本帶來慘重損失。

通用汽車公司執行長華格納、福特公司執行長穆拉利、克萊斯勒公司執行長納德利,以及UAW主席蓋特芬格都在作證中指出,政府緊急貸款對汽車工業和工會工作非常重要。3家汽車公司執行長一致表示,他們需要協助,是由於目前的金融動盪,不是因為管理不善,而且汽車工業倒閉將對美國經濟造成危險。

華格納對參議員說:「如果讓國內汽車工業垮掉,在第1年內會有300萬人失業、未來3年美國個人所得會下降1500億美元、政府稅收會損失超過1560億美元。我們將用政府提供的過渡融資來支付必要的作業、生產新汽車、購買零件、對雇員和退休者發薪水和福利、繳付州和地方稅。你們能幫助我們度過此危機,我們將對納稅人的信任和支持,在未來多年提供許加倍的回報。」

全國最大的汽車公司通用公司急需現金來生存,該公司本月初說,該公司已經每月動用其現金存底超過20億美元,如果沒有政府援助,現金將會枯竭。納德利說,如果現在不採取行動,將會傷害許多美國家庭和美國的經濟復甦,其害處遠超過支持1個影響普及工業所需的成本。他說,克萊斯勒公司的周轉資金可能很快就會低於維持營運所需的水準,也沒有信心能將能成功走出破產。

【2008/11/19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英美物價大跌 通貨緊縮浮現

美、英兩國10月物價同步大跌,美國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更創下空前最大跌幅,顯示商品價格大跌、需求不振、全球經濟低迷、通貨膨脹受到控制,利率可能進一步下降。

美國勞工部18日宣布,10月生產者物價指數劇降2.8%,跌幅超過預期,但不含燃料與食品的核心生產者物價指數上升0.4%,顯示原料成本下跌尚未嘉惠其他產品。

但10月生產者物價指數仍然比去年同期高出5.2%,反映今年春季能源價格漲到空前高峰、物價大幅上漲。核心生產者物價指數也比去年同期高出4.4%。

英國國家統計局宣布,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從前月的5.2%,降為4.5%,降幅超過分析師預期,是14個月以來首次下降,也是1992年4月英國上次經濟衰退以來最大降幅,主因是油價下跌造成交通成本降低。

經濟學家說,兩國通貨膨脹率大幅下降,代表通貨緊縮威脅提高,可能促使兩國中央銀行繼續降低利率到逼近零利率。

美國赫曼預測公司總裁赫曼指出,「物價普遍走軟顯示通貨膨脹已經受到控制,通貨緊縮正在形成,增添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進一步降低利率的動能。」

美國政府上周宣布10月進口物價創下空前跌幅,預期19日公布的消費者物價指數也會大幅下跌。同時大部分經濟學家普遍認為,美國經濟已經陷入衰退,信用市場情勢卻仍然一分緊縮,因此很多市場人士預期Fed會繼續降低利率。

Fed上月把聯邦資金利率再度降低0.5個百分點,降為1%,是四年來最低水準,同時Fed發表聲明,指出能源與其他產品下跌,配合經濟展望惡化,顯示「未來幾季通貨膨脹會降低到符合物價穩定的水準」,暗示Fed仍有降息空間。

新聞辭典》通貨緊縮

通貨緊縮(Deflation)和通貨膨脹是相反的概念,指的是人民的貨幣所得減少、購買力下降,導致物價下跌的現象。很多人也許認為,物價下跌對民眾是件好事,但持續性的通貨緊縮,會讓民眾產生延後消費的心理,抑制投資與生產,導致失業率升高及經濟衰退的惡性循環。 (記者 傅沁怡)

【2008/11/19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贊成救DRAM的說:

台灣PC產業競爭力關鍵-DRAM產業

全球DRAM產業進入冰河時期,台灣DRAM產業占全球3成以上市占率,是台灣PC產業競爭力的重要關鍵,四大DRAM廠員工高達2萬多名,力保DRAM產業已成為政府與業者重要任務。

Michael小聲說:
佔了三成以上市佔率,都還在做心酸的,這個產業到底有什麼問題?


與其他國家DRAM業者一樣,台灣DRAM廠營運正陷入空前危機。力晶半導體董事長黃崇仁強調,台灣DRAM產業一定要存在。其他DRAM業者表示,國內DRAM產業變化牽動全球PC產業發展,極為重要。

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 (DRAM)價格波動劇烈,DRAM廠營運表現也隨著暴起暴跌。

2006年9月,DDR2 512Mb價格最高曾達7美元以上高水位,當時業者賣1顆、賺1顆以上,包括力晶、茂德科技、南科及華亞科技等國內四大DRAM廠單季共賺了近新台幣350億元,DRAM也因而被視為印鈔機。

不過,目前DDR2 512Mb產品價格僅剩0.46美元,只剩當時高價的1成還不到,主流的DDR2 1Gb產品價格也跌破1美元大關,相當於「賣1顆,賠1.5顆」。

國內四大DRAM廠今年第三季合計虧損達366億元,DRAM瞬間成為各界眼中燒錢的產業。

姑且不論,國內四大DRAM廠共有2萬多名員工,至第三季底總負債金額近4000億元,對於國內就業環境與金融市場具有絕對影響力。

DRAM產業對於國內半導體、個人電腦 (PC)、面板及主機板等產業發展都具有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在國內經濟產業發展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當2006年第四季DRAM市況好時,各DRAM廠營運紛紛攀上高峰,力晶業績還一度超越聯電,躍居國內第二大半導體廠,僅次於台積電。國內四大DRAM廠總營收逼近900億元,占國內整體半導體業產值23%,占半導體製造業43%,與晶圓代工業同為國內半導體產業兩大支柱。

由於DRAM與面板同為PC的關鍵元件之一,合計占成本比重達2至3成水準,因此,在關鍵零組件本土化與提升自主性的產業發展趨勢下,DRAM產業與面板產業一樣,都是PC產業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

因此,黃崇仁強調,台灣DRAM產業一定要存在。

一位不願具名的DRAM業者表示,台灣DRAM產業占全球3成以上市占率,具有決定性戰略地位,因此吸引包括日本、韓國及美國等地廠商爭相來台尋求結盟,也因而讓日本及美國等地業者得以與南韓三星相抗衡,使得全球DRAM產業得以形成四大聯盟分據的情勢。

業者說,若台灣退出DRAM領域,恐讓三星獨霸全球DRAM市場,難保三星未來不會決定跨足PC領域,屆時在其掌握關鍵零組件優勢下,國內PC全球龍頭的地位勢將面臨嚴重挑戰,連帶相關面板、主機板等產業發展也將遭受衝擊,並將牽動全球PC產業產生重大變化。

面對DRAM產業有史以來最嚴峻的不景氣,包括台灣及日本DRAM廠已相繼展開減產,連南韓海力士也加入減產行列,僅三星依然堅持不減產,迫使競爭對手出局意圖明顯,也難怪黃崇仁會公開表示,不能讓「韓商」予取予求。

【2008/11/16 中央社】@ http://udn.com/



反對救DRAM的說:


政府救DRAM產業 翁明顯:自然淘汰較好 避免變成敗家子
鉅亨網記者葉小慧‧台北
2008 / 11 / 19 星期三 17:30
    
政府是否紓困DRAM產業成關注焦點,曾經歷光碟片產業低谷的中環 (2323-TW下單)董事長翁明顯今(19)表示,「自然淘汰比較好」,並表示認同宏碁創辦人施振榮所說,產業應重整、再造,避免因為政府紓困,反而變成「敗家子」。
 
翁明顯指出,DRAM產業和過去的光碟片產業相同,都是過度投資,而光碟片產業 2年前就已面臨景氣寒冬,期間歷經裁員、不具規模小廠退出市場,如今產業恢復秩序,才使中環明年有機會轉虧為盈。

翁明顯認為,如果政府出面紓困,就會延長淘汰時間,反而使得產業回復秩序的時間更晚到來,對於具備競爭力的公司不公平,因此應該自然淘汰,才有機會快速站起來。

面對這波全球不景氣的衝擊,翁明顯表示,光碟片產業在 2年前就不好,這期間不具規模的中小廠商陸續退出市場,產業秩序恢復,所以已經不同於現在其他產業面臨供過於求問題,就中環來說,反而「訂單蠻多的」。

翁明顯認為,受到不景氣的衝擊,反而促進消費者變宅男、宅女。尤其政府決定發放消費券,剛好中環旗下亞藝影音將在年底推出「海角七號」 DVD,翁明顯除肯定政府促進消費,還表示將用這些消費券購買 PS3,又為自家亞藝影音與藍光片打了次廣告。


政府不紓困? DRAM垂淚 股價再創新低
http://udn.com/NEWS/STOCK/STO1/4605941.shtml
誰來救我? DRAM股虧損連連,財務壓力有山雨欲來之勢,引發恐慌賣壓。
報系資料照
政府是否比照美國紓困汽車業的模式拯救國內DRAM業,今出現雜音,加上DRAM現貨價仍持續破底,打擊類股今全面跳空跌停,力晶 (5346)、茂德 (5387)、南科 (2408)、華亞科(3474)、華邦電(2344)無一倖免,股價都再創歷史新低。

美國政府通過紓困汽車業案,原本市場也寄望政府能夠紓困DRAM產業,以免因為DRAM廠還不出錢來,而引發金融風暴,目前政府仍在評估當中,不過,市場也有人持反對意見,認為DRAM長期的供給過剩,必須要大規模的進行調整,政府應該輔導業者轉型,不要再惡性循環。

宏碁創辦人施振榮表示,DRAM產業存在結構性的問題,需要的不是「紓困」而是「再造」,擔憂一時相助是「浪費青春」。外資瑞士信貸也認為,產業整併以及業者退出才利於產業發展。儘管DRAM業自第三季末已開始進行大規模減產,供給面年底前就會有明顯的減少,但目前受到全球經濟衰退的影響,需求面的衰退更快,業內人士認為,減產的幅度仍不夠大,應該要有人出局,才會有助市場的復甦。

政府擬以「企業聯盟、產業合併」的方式挽救DRAM,目前經濟部已組成DRAM專案小組。對此,瑞士信貸認為政府的紓困,恐無助產業秩序的重整,因此,看淡國內DRAM廠商未來幾季營運,給予力晶、茂德、南科及華亞科,表現劣於大盤投資評等,目標價各為3.2元、2元、5.4元及8.3元。

【2008/11/18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兩兆雙星?只剩四千億了...........

10檔雙D股 市值不到4千億元
2008-11-19 工商時報 【李淑惠/台北報導】
被市場點名需要政府紓困的DRAM、TFT產業股價持續破底,由於同樣面臨低產能利用率、產業能見度超低的困境,5檔DRAM股全數寫下新低,面板股除友達(2409)之外,也全部創下新低,友達則是創下合併之後的新低水準,拖累電子類股指數重挫超過4%,下挫幅度僅次於水泥類股,而10檔雙D股的市值不到4,000億元,股價幾乎全面跌破票面。

面板產業與DRAM產業利空罩頂,由於銀行多半是這些廠商的聯貸參貸銀行,任何一家廠商出問題,都可能引發金融風暴,儘管產業界、外資圈對紓困計畫看法不一,但是政府仍朝紓困方向進行,然而股價在景氣反彈遙遙無期之下,DRAM、面板股的股價持續創下空前新低水準。

法人指出,由於這些股票多半已經跌破法人的停損價位,因此法人多半是不計價位的砍出,此外由於基金面臨投資人的贖回潮,基金面臨解散或是規模縮小的窘境,導致基金基金經理人不計成本殺出持股,也是造成股價不斷創新低的主因。

代操業者則表示,昨日電子股全面性疲弱,有可能是來自於補跌效應,不僅面板、DRAM破底,IC設計、太陽能也是投信倒貨的籌碼,導致電子股成為唯一弱勢的族群。

包括友達、力晶等10檔面板、DRAM股在內,昨日只剩下友達沒有創下歷史新低價位,但友達股價也創下合併廣輝之後的新低水準,二大類股市值也不斷寫下新低紀錄。

友達、奇美電、群創、華映、彩晶等面板股市值僅3,081億元,今日將面臨3,000億元保衛戰,而DRAM股則由於全數跌破票面,因此包括力晶、南科、茂德、華邦電、華亞科等,市值更是1,000億元不到,僅765億元,二大族群(10檔雙D股)合計市值不到4,000億元,僅3,846億元,DRAM股價全數跌破票面,面板股只剩下友達、群創在票面之上。




michael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這位大師,我記住你了。

  操作績效如此之卓越。您的話能聽?XX也可以吃了。

  最有趣的是,這篇是中央社的稿子啊。這年頭是沒有人可以訪問了嗎?還是中央社也做起置入行銷了咧?





http://tw.stock.yahoo.com/news_content/url/d/a/081119/1/18fr1.html
經濟衰退 投信:看好亞股新興市場
2008/11/19 21:31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葉代芝台北2008年11月19日電)歐美成熟經濟體邁入衰退,保德信投信認為,此時新興市場經濟穩定性更形重要;ING投信指出,亞洲國家的財政體質還算強健,亞股可望領先全球股市走出谷底。

保德信新興趨勢組合基金經理人馮士耀預估,明年在工業國家民間消費動能大幅減緩影響下,新興市場對全球經濟成長貢獻比重將大幅提高至88%;儘管亞洲四小龍經濟成長率減緩,但與其他地區相較,由於多數亞洲經濟體的國內銀行未大量持有不良海外資產,且普遍擁有高儲蓄率與外匯存底。

ING投資管理處執行副總劉益銘指出,外匯存底來看,目前全球外匯存底前10強有7個集中在亞洲國家,整體來說,亞洲國家的財政體質還算強健,不至於重演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時貨幣狂貶、股市狂跌的歷史。

劉益銘表示,相較於10月的外資賣超高峰,本月以來亞股賣超情形已有減緩,未來在高外匯存底、超額儲蓄率等堅實基本面;再加上中國端出人民幣4兆元刺激經濟,並宣示力保中國經濟成長率維持8%以上後,仍可繼續嘉惠亞洲區域經濟發展。即使股市持續盤整打底,亞股可望領先全球股市走出谷底。

劉益銘認為,此刻投資人對亞股已不必過分悲觀,亞洲(不含日本)本益比目前為8.7倍,相較於1998年金融風暴時本益比11.1倍、2001年科技泡沫時的12.6倍,本益比已來到20年來的新低。未來除非中國出現硬著陸或歐美再發生重大利空,否則亞股要再度大幅下跌的空間已相對有限。

不過從第4季到明年第1季,亞股可能會在總體經濟指標惡化,公司盈餘調降消息不斷中反覆震盪打底,但相較於9月、10月,震盪可望趨緩,劉益銘建議,中長期資金,可逢低建立部位。



http://fund.chinfonbank.com.tw/w/wt/wt03_HM000344.asp.htm

劉益銘- 基本資料
經理人姓名 劉益銘 性別
學歷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企管碩士
經歷 ING彰銀安泰投信 投資管理部國外投資長暨執行副總經理
ING環球、新馬、日本、泰國、全球首選基金經理人
ING亞太高股息基金經理人
ING歐洲高股息基金經理人
ING全球高股息基金經理人
ING全球品牌基金經理人
ING彰銀安泰優質精選基金經理人
景順店頭基金經理人
景順潛力基金經理人
基金資歷
投信公司 基金名稱 時間 期間(月) 操作績效(%) 台股績效(%)
ING投信 安泰ING韓國 97年6月至今 5 -44.90 -48.41
ING投信 安泰ING日本 97年6月至今 5 -29.15 -48.56
ING投信 安泰ING全球首選 97年6月至今 5 -34.51 -48.56
ING投信 安泰ING全球品牌 97年1月至今 10 -48.65 -45.39
ING投信 安泰ING全球生技醫療 96年11月至今 12 -22.90 -49.26
ING投信 安泰ING環球 95年12月至今 23 -32.97 -43.11
ING投信 安泰ING新馬 95年12月至97年7月 19 4.79 -4.48
ING投信 安泰ING日本 95年12月至96年9月 9 -1.24 17.95
ING投信 安泰ING泰國 95年12月至今 23 -24.16 -43.11
ING投信 安泰ING全球首選 95年12月至97年2月 14 -8.43 11.17
ING投信 安泰ING亞太高股息-累積型 95年5月至今 30 -33.70 -41.73
ING投信 安泰ING亞太高股息-季配型 95年5月至今 30 -52.65 -54.63
ING投信 安泰ING全球品牌 94年7月至96年7月 24 31.18 50.35
ING投信 安泰ING歐洲高股息-累積型 94年3月至今 44 -19.00 -28.77
ING投信 安泰ING歐洲高股息-季配型 94年3月至今 44 -44.37 -55.70
ING投信 安泰ING全球高股息-累積型 92年5月至今 66 3.30 1.16
ING投信 安泰ING全球高股息-季配型 92年5月至今 66 -40.37 -54.63
ING投信 安泰ING優質 88年4月至91年12月 44 -17.60 -40.36
景順中信店頭 86年6月至87年2月 8 -4.30 1.56
景順投信 景順潛力 85年3月至85年12月 9 29.95 44.49
景順中信台灣股價指數 83年5月至85年2月 21 -21.29 -20.19

michael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還記得那則廣告嗎?"花X外幣高利活存,是一般活期(存款利率)的六倍"、"花旗外幣高利活存,是投資!"
  因為是投資,所以有風險。如果貪圖廣告上所說的高利。可能就要面臨匯兌上的損失喔。更何況他還沒有告訴大眾活期利率就是"0.35%"。仔細分析一下,乖乖存台幣定存絕對安穩得多、就算台幣貶值,也是大家一起財富縮水。投資不妨簡單一點、穩當一點。
  而且如果是外幣定存可就更慘了,前一陣子澳幣崩跌的走勢應該嚇壞了不少人。一天可以跌6%~7%,真的會以為外星人佔領澳洲了。因為是投資,別只顧著高利喔,保護本金更是重要。
  http://www.wretch.cc/blog/bonddealer/14368144



17年擴張結束 澳洲經濟也衰退

繼日本宣布衰退之後,澳洲西太平洋銀行和墨爾本學院今天公布的Westpac-MI經濟活動領先指數顯示,澳洲9月份經濟活動領先指數成長年率從8月的3.5%驟降至1.1%,降幅創下80年代中期以來最大紀錄,顯示澳洲經濟前景黯淡,可能在明年初陷入衰退,結束17年來的經濟擴張。

股價下跌令澳洲家庭財富縮水,打擊消費支出,西太平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伊凡斯指出:「領先指數成長年率的降幅令人十分不安」,預料2009年上半年澳洲經濟不會成長,而前兩季極可能出現負成長。

Westpac-MI領先指數衡量八項經濟活動,包括公司獲利和活動等,以預估未來三至九個月個的經濟成長;9月領先指數下降2.5點至258.4點,而反映現階段經濟環境與條件的同期指數則大致維持不變,9月份微升0.1點至236點,指數年成長率從8月的1.8%進一步放緩至1.6%。澳洲央行自9月初以來已把基準利率下調兩個百分點到5.25%,是1991年以來最大規模的降息幅度,上周並把2008年經濟成長預估由2%降為1.5%。

由於領先指標疲軟,伊凡斯預料央行12月2日將再降息三碼至4.5%,果真如此,將是澳洲央行連續第三個月大幅降息。彭博資訊調查則報導,22位受訪經濟學家中有13人認為降息幅度在2碼,其餘則認為應在3至4碼。伊凡斯表示,明年澳洲利率甚至可能調降至歷來最低紀錄的3.5%。

澳洲股市今年已重挫43%,房貸下跌8%,消費支出15年首次減少,澳洲企業信心在10月份跌至歷史新低、消費者信心也連續十個月呈現悲觀。經濟學家估計,在金融危機影響下,未來兩年澳洲的失業率將從目前的4.3%攀升到9%,屆時將有100萬人失業。

澳洲政府在10月14日公布68億美元的補貼計畫,補助退休者、中低收入家庭和第一次貸款購屋,以拉抬需來刺激經濟。預期在補貼計畫推動下,明年第一季可出現溫和成長。但伊凡斯認為,今年第四季和明年整年的消費性支出可能疲軟,經濟成長前景仍黯淡。

【2008/11/19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michael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亞職大賽爭冠失利 統一獅雖敗猶榮

2008 年亞洲職棒大賽今天在日本東京巨蛋上演「雙獅爭霸」,希望為台灣拼下首座亞洲職棒大賽冠軍的台灣統一獅隊功虧一簣,再度以一分飲恨敗給日本西武獅隊,雖然令球迷扼腕,但是統一隊的進步有目共睹,球迷不但給獅子軍最高評價,也認為今天統一獅「雖敗猶榮」。

統一獅隊這次是第二度進軍亞洲職棒大賽,去年初試啼聲,分別以二比四不敵日本中日龍隊、一比十三慘敗給南韓SK飛龍隊,只以九比五擊退中國之星隊,戰績一勝二負,無緣晉級冠軍決賽。

今年統一獅隊捲土重來,除志在雪恥復仇,總教練呂文生並宣誓終極目標直指亞洲第一,結果預賽就與日本總冠軍西武獅隊發生激戰,最後以一比二落敗,不過,第三戰以十比四大勝南韓SK飛龍隊,達成初步復仇目標,加上首戰以七比四戰勝中國天津雄獅隊,統一獅隊成為繼2006年La new熊隊後,第二支搶到冠軍賽門票的中華職棒隊伍。

冠軍賽今天下午登場,統一獅隊在第一、二、三、五、六、七、八局都上壘,其中有五局攻佔得點圈,但就是欠缺臨門一腳,最讓球迷遺憾的是一局上統一隊潘武雄敲出安打,郭岱琦揮出右外野邊線落地球,一壘的中國裁判做出界外球判決,但西武獅隊一壘手似乎碰到球,呂文生出來抗議未果,最後統一獅隊留下三壘殘壘未得分。

另外,統一獅隊在八局上也有絕佳先馳得點機會,當時布雷被保送、高國慶擊出中外野安打攻佔一、二壘,但是陳連宏被三振,劉芙豪打擊時西武獅隊投手大沼幸二暴投,統一獅隊推進到二、三壘得分大門,劉芙豪卻被變化球三振,得分機會頓時化為烏有。

錯失得分機會的統一獅隊,九局下由潘威倫繼續救援,解決兩名打者後,投出一記外角低球,捕手高志綱認為是好球,但主審判為壞球,躲過一劫的西武獅隊打者石井義人,接下來一球又出棒過半,但三壘審也判決未出棒,石井義人因而獲保送,接下來西武打者佐藤友亮擊出中左外野安打,潘武雄處理不當,被西武獅隊攻下一分,終場統一獅隊就以這一分飲恨。

嚴格來說,統一獅隊輸得有些爭議,但能以第二名作收,至少較上屆進步一名,本屆大賽也造就了劉芙豪成為風雲人物。負傷上陣的劉芙豪四場比賽共轟出三發全壘打,交出七分打點,不但技驚東瀛,而且創下亞洲職棒大賽舉辦四年來,選手個人最佳紀錄,同時林岳平也威風八面,在對南韓SK飛龍隊之戰,壓制強悍的南韓打線,將統一獅隊送入冠軍賽。

亞洲職棒冠軍戰今天引發台灣球迷在網上熱烈討論。球迷阿宏在網上說,統一獅隊輸在裁判和守備,不過還是以獅子軍為榮;另一名球迷則表示,「我一直以為如果再打下去,統一獅一定贏,沒想到老天就是要我們輸」。

署名「小笨蛋」的球迷說,2008年真的留下了很美好的回憶,統一獅隊帶給他太多的感動,亞洲職棒大賽統一獅去年第三、今年第二、明年一定是第一;署名「大哥大」的球迷則為奮戰精神可嘉的統一獅隊畫下「統一獅雖敗猶榮、西武獅勝之不武」的註解。

【2008/11/16 中央社】@ http://udn.com/



統一苦戰西武 九局下1分惜敗
【特約作家jabbar】

 

西武獅獲得本屆亞洲職棒大賽冠軍

jabbar現場傳真

 

統一隊打了一場讓日韓不敢小看台灣職棒的好球,跟西武0:0僵持到9局下,才被西武隊佐藤友亮擊出再見安打,以0:1在亞洲職棒大賽冠軍賽中落敗,只得亞軍。

 

從昨天10:4擊敗南韓SK飛龍隊,到今天力抗西武到9局上結束仍0:0,這個表現連西武球迷都給統一隊熱情的掌聲。

 

獲得亞軍的統一隊可獲3000萬日圓獎金,相當於台幣1024萬元。

 

9局下相當可惜,2出局後,8局上場救援的潘威倫對石井義人投出2好1壞時,連投兩個捕手高志綱認為的好球,南韓籍主審崔秀原都沒有判好球,潘威倫再投一個壞球保送了石井義人。

 

接著對佐藤友亮又投到2好1壞,他先擊出一個界外球後,接下來把球拉往左外野,剛好落在左中外野間,左外野手郭俊佑及中外野手潘武雄都搶過去攔球,潘武雄第一時間把球回傳內野,游擊手莊景賀一直轉身注視外野,等著接外野回傳球,但未注意到西武隊一壘上的石井義人一路直衝本壘,等莊景賀接球回身看到這狀況時,再回傳本壘已來不及。

 

無論潘武雄或莊景賀都沒想到石井義人會從一壘直衝本壘,兩人心裡想的都是石井義人應該會停在三壘,二壘手許峰賓也沒注意,未能提醒背對著內野的莊景賀注意,而形成這支再見安打,相當可惜。

 

統一獅離冠軍只差一步。

jabbar現場傳真

 

統一隊教頭呂文生賽後把丟這一分的責任扛在自己身上,他表示,主要是自己外野布陣的失誤,沒有察覺佐藤友亮今天主要打擊的落點都在左外野,「2出局一壘有人,左外野手及中外野手應往左移。」呂文生說:「前幾局守備是往右移的,這局沒有改回來。」

 

對於莊景賀轉接傳球的失算,呂文生表示,莊景賀投手出身,之前練的多是一壘手及外野手,球季末隊上兩名主力游擊手受傷情況下才派他改練游擊。

 

今天統一隊投手群表現很好,尤其先發投手艾瓦多,主投前6局只被西武隊擊出4支安打,未失分,接手第七局的曾翊誠連著4場都出場中繼,也守住第七局,潘威倫解決第八局,9局下在主審關鍵兩球沒判好球的狀況下,丟掉了這一分吞下敗投。

 

統一今天得分機會比西武多得多,但關鍵時刻打擊卻都未能發揮,首局上1出局三壘有人,布雷連高飛犧牲打都沒能打出來,3局上無人出局一、二壘有人,郭岱琦與布雷連續被涌井秀章三振,8局上1出局二、三壘有人,陳連宏及劉芙豪連續被三振出局。

 

 

【2008/11/16 聯合新聞網】


巨大的1分 凸顯台日職棒的差距
【特約作家jabbar】

 

統一與西武之戰9局下丟的那一分,正好充分顯現台灣職棒與日本職棒的差距。

 

這一分很巨大,也是一個很可貴的教訓,值得台灣所有棒球選手深思。

 

這個守備是一個基本技術加上基本觀念的問題,問題的發生點不只是游擊手莊景賀,還包括中外野手潘武雄、左外野手郭俊佑、及二壘手許峰賓。

 

0:0的比賽,9局下2出局一壘有人,統一隊沒有人想到這時有狀況發生時,對方會怎麼做。

 

一壘跑者西武隊的石井義人及西武隊三壘指導教練卻心中雪亮得很,那就是隊友擊出長打時,攻本壘是一定要搏的。

 

守備的人沒想那麼多,攻擊的人卻早就對這種狀況習以為常,所以,當狀況真正發生時,石井義人一路狂奔,西武隊三壘指導教練手轉個不停,完全沒有要把石井義人擋下來的意圖,西武要賭這一分。

 

統一這邊兩個外野手照正常守備,游擊手一直背對著內野,渾然不知石井義人的狂奔情況,許峰賓也沒能盡到提醒的責任,於是,處理上只是慢那麼一點,這一分就丟了,球也輸了。

 

有人說:「台灣沒人這樣跑的。」是的,那不代表棒球強國如美國、古巴、日本、南韓不會這麼跑。

 

潘武雄在賽後討論這個狀況時,講到一半突然說:「對啊,9局下他們當然會這樣拚。」問題是千金難買早知道。

 

La new熊隊打擊教練呂明賜在指導後輩打擊時,喜歡說一句話:「要想起來放。」他的意思就是平常就要把一些狀況設想出來,並且把狀況應該怎麼處理也想好,存在腦袋裡,不時拿出來複習,比賽時狀況發生時,自然就能第一時間反應出來。

 

以今天9局下的狀況,兩個外野手處理球時就要跟平常壘上無人時不一樣,至少在攔球要有能幫助傳球速度的走位,也就是在移位的路線上要在攔球前就能有點助跑,這個路線跟一般狀況下的移位路線是不同的,而有助跑的傳球,不但較遠也較快。

 

再說到游擊手,在背對內野時,仍應不時快速回頭看看壘上跑者的動靜,並且要有接到外野傳球後馬上出手傳球的準備,不能自己提早判斷,一廂情願的自我提早判斷,只會陷自己於絕境。

 

二壘手許峰賓則要扮演好COVER游擊手的角色,游擊手背對內野,他有責任要隨時把內野狀況提醒游擊手,對日本之戰二壘手是陽森,當時也出現類似狀況,陽森的提醒就幫助莊景賀作了正確判斷。

 

此外,轉接傳球(CUT PLAY)一直是台灣棒球選手的弱點,因為轉接傳球不佳而冤枉失掉的壘包數與分數,一直都是從各級中華隊到各單一球隊最大的痛,台灣棒球教練都知道這個弱點,卻都一直無法改善,為什麼?

 

統一在亞洲職棒大賽冠軍戰因為這個轉接傳球的失算而輸掉冠軍,這種輸法是很嘔的,但若諸如轉接傳球這種基本的東西無法改善,慘痛教訓會一再上身,那就嘔不完了。

 

【2008/11/16 聯合新聞網】





michael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