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要是真的以裁員的手段但不發給非自願離職證明,要求員工離職,大概會是財經版頭條吧!很怪的是,主要媒體都沒有看到(東森新聞好像有播到一點點)。不得不懷疑,我們每天閱讀的新聞應該都是有被篩選過的。

  查了一下,Google News上竟然只有小報有貼出耶,主要媒體是不是有受到什麼壓力?不得而知。這波慘烈的景氣,讓大公司比較穩的神話也破了功。裁員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只希望景氣快點回春。冬天真的太冷了~~






http://www.coolloud.org.tw/node/37067

勞資調解失敗,台積電承認裁員不承認業務緊縮

_DSC4470
十月份才剛拿到台積電優秀員工的獎牌,一月就被以不能勝任為由資遣。

20日下午,100多名台積電被迫離職員工與資方代表,於竹科管理局進行第一場的勞資爭議調解,雖然資方代表台積電人力資源處處長廖舜生,在一開始就表示公司願意將「合議離職協議書」作廢,改開立「非自願離職證明」,等於間接承認了台積電裁員的事實;但對於裁員的理由,卻堅持是員工「不能勝任」,而非員工認定的「虧損或業務緊縮」,雙方爭執許久仍無法達到共識,勞資調解失敗。

這一張「非自願離職證明」,讓台積電離職員工們等了兩個月,原本個別地跟主管或人力資源處抗議,都沒有結果,如今透過集體的壓力,資方總算讓步。調解會上,台積電人力資源處處長劉啟光說,原先沒想到合議離職會使得被裁員的員工沒辦法領政府失業給付與進修的補貼,但「非自願離職證明」也不能說開就開,因為這牽涉到大量解雇,需要先向竹科管理局報備,現在是管理局同意事後補件,所以公司才能一起開給所有人。

然而明明有裁員的事實,為什麼當初總經理蔡力行,還要對外說台積電不會裁員,這讓員工們難以理解;不過令她們難以忍受的是,台積電只是要「汰弱留強」的說法。蔡力行對外說,他們是公司考績最後5%的員工,少數在之前就自己爭取到「非自願離職證明」的人,上面寫的理由也是依照勞基法第11條第5款「勞工對於所擔任之工作確不能勝任」。然而離職員工對於考績制度的公正性卻大大質疑,有人甚至才剛拿到拿到公司發給優秀員工的奬牌。

「我是ADI(After development Inspection:用顯微鏡檢查晶片)部門,我在台積電待了二十年,從1廠就開始做,員工們怎麼看晶片都是我教的........」「不管台灣美國都有我幫公司發的專利,現在公司竟然一句話就叫我走........」這些人被叫進辦公室時,主管告知考績不好的理由,有喪假、或產假、或病假請太多的,有把大前年犯的錯拿出來講的,有不被喜歡的,其中大多數人有個共同點,是年資太長。「哪有做了十幾、二十年,才說人家對工作不能勝任的。」

而就算拿到「非自願離職證明」,如果上面的離職原因寫的是「不能勝任」,也會使得他們要再找工作難上加難。「連走在路上,鄰居都會笑我是被fire的;你把我們訓練地這麼優秀,難道我們就真的不如聯電,同樣裁員,人家是用優惠條件資遣,為什麼我們台積電的員工走在路上要抬不起頭來。」

這些離職員工認為公司明明就是因為全球經濟不景氣,訂單減少而有裁員的壓力,「過去訂單多的時候,是優秀員工;怎麼訂單一減,就不適任了。」他們希望公司能用勞基法的第11條第2款「虧損或業務緊縮」來資遣他們。資方代表聯絡了半天,還是不同意。

最後資方提出的方案是,在離職證明上,只說是依照勞基法第十一條資遣,而不提是哪一款,只是若勞工局或其他公司打來問,還是會說是第5款「不能勝任」,但會開放一個讓離職員工可以對考績申訴的管道。現場100多名員工以舉手方式,一致否決資方的提議,勞資調解失敗。

_DSC4486
100多名離職員工舉手否決資方提議

台積電受害員工自救會的成員,從申請調解的17人,到上星期日開會的40多人,調解會這天更來了100多人,人數快速地增加中,且除了竹科的2、5、8、12廠,南科的6、14廠也有受害員工來參加,目前每場有2名代表負責連絡。他們將於3月24日北上勞委會,向中央政府陳情。




延伸閱讀
台積電裁員非自願離職員工的心聲園地
http://tsmc-labor.blogspot.com/

michael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其實,明明壞消息還是很多。全球股市就當壞消息沒發生一樣,在即將進入暖季的三月天,走了一波不算小的多頭。我記得這段時間有一個交易日,美、歐、亞三區的股市就有如三響砲般的棒棒開花,美國各大指數在當日就上漲了近7%。

  問題是,多頭回來了嗎?

  克魯曼的文章或許是老調重彈,但是可以讓讀到的朋友們稍稍冷靜一點。空頭市場也是會有一段不小的反彈波。要是沒賺到,就隨他去吧!美、歐的問題依舊很嚴重。台灣電子業在第一季庫存回補的急單貢獻下,拉出了一段不錯的走勢,但是後續呢?總不能週週、月月、年年都靠急單過活吧。景氣的春燕或許真的還沒到呢!






克魯曼:花旗美銀 應收歸國有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Paul Krugman)接受西班牙國家報(El Pais)專訪時表示,美國政府可能必須將花旗集團(Citigroup)和美國銀行(BoA)收歸國有。

克魯曼說,美國最後將被迫仿傚瑞典在1990年代的做法,「擔保銀行存款,暫時將花旗集團,甚至美國銀行收歸國有」。

克魯曼也批評,以這場危機的規模而論,歐巴馬的作為「太謹慎及太保守,振興景氣方案的規模至少該擴大30%」。

國家報以「新凱因斯學說的主要倡導者」形容克魯曼。克魯曼在訪問中同意當前危機是經濟蕭條(depression)的說法,並指出因為它影響整個世界,因此比1990年代的日本衰退嚴重得多。他說,危機會自然結束,但可能需要一段較長的時間。

克魯曼近來對歐巴馬政府因應危機的做法提出諸多批評,他在訪問中指出,以危機的規模來看,歐巴馬的措施仍太謹慎,應該針對金融體系的問題採取更有效的措施,並擴大刺激經濟方案。

克魯曼認為,有必要暫時把花旗集團、甚至美國銀行暫時收歸國有。

克魯曼日前曾在他的紐約時報專欄說,部分美國的大型銀行已瀕臨險境,政府必須搶救銀行,因為雷曼兄弟倒閉幾乎摧毀全球金融體系,美國不能任由花旗或美銀等更大型機構內爆。他估計,花旗與美國銀行未來幾年合計將損失數千億美元。

他說,一些大銀行的虧損遠超過資本,目前未倒閉的唯一原因是,政府暗示會擔保它們的債務,但它們已是「殭屍銀行」,無法提供經濟迫切需要的信貸。殭屍狀態持續愈久,經濟危機將愈難收拾。

不過,克魯曼指出,銀行收歸國有只是暫時措施,最後應允許大型銀行早日恢復民營,因此他贊成應稱為「前私有化」(preprivatization)。美國需要自負盈虧的銀行體系,但目前國有化是必要的途徑。

【2009/03/17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克魯曼專欄》歐洲經濟 比美國還危險

我擔心歐洲。事實上,我擔心全世界。我們無從迴避這次的全球經濟風暴,然而歐洲的局勢比美國更令我擔心。

明確的說,我不打算重複美國人對歐洲的標準指責:稅負過高,福利太好。幾個主要的福利國並不是歐洲當前危機的始作俑者。事實上,我後面會提到,它們實際上具有緩和作用。

歐洲當下所面臨明顯而即時的危險來自不同的方向:歐陸未能有效因應金融危機。

歐洲的財政與貨幣政策不足以因應問題。它的衰退程度至少與美國同樣嚴重,採取的措施卻遠不及美國的具體而積極。

以財政層次而言,歐陸與美國之間的對比令人震驚。包括我在內的許多經濟學者認為,相對於危機的嚴重性,歐巴馬政府的經濟刺激方案規模太小,然而它採取的具體措施卻使歐洲國家相形見絀。

貨幣政策的差異亦然。迄至目前為止,歐洲央行的因應遠不如聯準會進取。歐洲央行調降利率的步伐太慢(事實上,它去年7月調高利率),而且始終不肯採取強有力的措施活絡信用市場。

唯一對歐洲有利的是它最令人詬病的一點:福利國的規模與優渥。它使經濟衰退所可能產生的衝擊得到緩衝。

這不是小事。至少到目前為止,有保障的醫療保險與優渥的失業給付足以保證,歐洲人承受煎熬的程度不像美國人那麼嚴重。此外,這些制度也有助於支撐衰退期間的開支。

問題是,這種「自動安定因素」不能取代積極的具體措施。

歐洲為什麼有所不足?領導者能力不足是原因之一。歐洲金融官員完全錯估危機的嚴重性,至今似乎仍然相當自滿。這令人不可思議。若要在美國聽到有如德國財長(史坦布律克)那般無知的咒罵與譏諷,各位必須聽聽共和黨人怎麼說。

然而其間還有一個更深層的問題:歐洲的經濟與貨幣整合進度遠超乎它的政治機構。許多歐洲國家經濟的緊密結合程度幾乎一如美國的許多州。多數歐洲國家採用共同貨幣。不過與美國不同的是,歐洲缺少因應全大陸性危機所必須的全大陸機構。

這正是歐洲迄未採取具體財政措施的主因之一:缺少一個足以擔當歐洲整體經濟責任的政府。相反的,歐洲有的是各國政府,每一個政府都不願意為了一套必然會將許多福利送給他國選民的刺激方案,而承擔巨額債務。

各位可能認為,貨幣政策似乎比較強有力。畢竟,歐洲雖無單一中央政府,卻擁有歐洲央行。然而歐洲央行不同於聯準會。後者可以冒險,因為它有單一的聯邦政府為後盾。這個政府已以各種具體行動分擔聯準會大膽處置所隱含的風險,而且一定會在一旦聯準會致力活絡金融市場的嘗試失敗時,承接聯準會的損失。歐洲央行卻必須向16個經常意見不合的國家負責,不可能指望等同於聯準會的後盾支持。

換言之,在危機時刻,歐洲的結構已缺點盡曝。

在幾年前的寬鬆環境下,這些歐洲國家,尤其是西班牙,一片欣欣向榮。目前最主要的問題是,它們會發生什麼事。

過去十年的多數時候,西班牙有如歐洲的佛羅里達州,經濟因為巨大的房地產投機炒作而蓬勃發展。一如佛州,榮景已化為泡沫。如今的西班牙必須開拓收入與就業方面的新源頭,以彌補建築業流失的工作。

以往,西班牙多以貨幣貶值的手段提升競爭力。然而它已是歐元國,繼續前進之策似乎只剩下令人難以以忍受的減薪。在繁榮時期,這必定礙窒難行。如果未來數年,歐洲整體經濟不但持續萎靡不振,而且逐漸步向通縮,那將令人痛苦萬分。

這是否意味,歐洲如此緊密整合是不對的?特別是,是否推出歐元也是一項錯誤?也許。

不過歐洲仍然有機會證明懷疑論者是錯的,前提是,它的政治人物開始展現更多領導才能。他們會嗎?

(作者Paul Krugman是紐約時報專欄作家)

【2009/03/17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michael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央行應善盡「外匯存底」保管之責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4784160.shtml

政府為提振景氣,積極推動公共建設,擴大內需,近來不少人士,甚至府院也有意把財源的主意動到「外匯存底」頭上,逼得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不得不於上周六發新聞稿滅火。但近日動用外匯存底擴大內需之聲仍然不斷,而且今天彭總裁要到立法院報告業務,為免立法委員的質詢焦點再度圍繞在「外匯存底救經濟」,彭總裁於日前再度跳出來先消毒,強調外匯存底不能無償撥用。可是仍有人指彭總裁是本位主義,外匯存底固不能無償使用,但應可借給政府用。不過此一看法也有商榷之餘地;本報除於本周一社論呼籲政府不要再打外匯存底的歪主意,今天將再以客觀立場表達我們對央行應善盡「外匯存底」保管之責的看法。

大家都了解,國內一切交易與收支都是使用新台幣,外幣或外匯不能直接在國內使用。任何人、企業或團體持有外匯要在國內使用,以及外國投資人持有外匯要買台灣股票,都必須先兌換成新台幣。相對的,無論個人、企業或團體需要進口物資、勞務、出國留學、旅遊,以及到國外投資所需外匯,亦必須以新台幣到外匯銀行兌換成外匯運用。而這些外匯銀行為保有足夠的新台幣或外匯以利調度,都將多餘外匯賣給中央銀行,需要時再向央行買回來。因中央銀行不僅是銀行的銀行,而且也是國家外匯統籌調度者。不過長期以來,央行買進的多,賣出的少,所以外匯存底不斷的累積,到今年2月底累積到將近3,000億美元。

央行買進這3,000億美元外匯,以目前匯率計算,共用了新台幣10兆元。央行哪來的新台幣10兆元,除發行鈔票1兆多元,吸收金融機構存款準備1兆多及郵政儲金轉存款1.6兆之外,還發行了定期存單向金融機構借入4.4兆多元,以及淨值1兆多元,全用以買進「外匯存底」。在央行資產負債表上,「外匯存底」列在國外資產項下,是資產,但負債不論是發行鈔票為全國人民所持有,所有存款準備、郵儲轉存款,以及定期存單財源,都是全國老百姓的。也就是央行運用老百姓的資金,買入了大量「外匯存底」,實際上「外匯存底」並非央行資產,央行只是保管者,它的所有人是全國老百姓。因此,央行要撥用1美元外匯,它必須收回相當1美元的新台幣,不使老百姓有任何損失,才算為老百姓善盡保管者責任。否則,如央行撥出1美元而不收回相當新台幣,不僅有失善良保管之責,更失信於民。一旦央行失信於民,國家金融體系焉能正常運作,更將危及金融穩定,有違中央銀行法所賦予央行維持「金融穩定」的首要重責大任。

自民國76年「管理外匯條例」修訂後,自過去的「原則管理,例外開放」改為「原則自由,例外管理」後,經常帳已全面開放,資本帳除怕熱錢大量流入尚有少數管制外,幾已全面自由化。因此,任何個人、企業、團體需要外匯,都可以新台幣到外匯銀行結購外匯,政府亦不能例外。有人以為中國大陸人民銀行即曾於2007年撥2,000億美元「外匯存底」成立主權基金;但此一說法並不正確,而是中國政府發行1.5兆元人民幣公債去購買外匯成立主權基金。

有人質疑既然央行可以「外匯存底」對銀行融通,為什麼不能直接撥「外匯存底」給政府救經濟呢?當然不能,一則政府每筆支出都要根據預算支出,既列入預算就應有財源,否則即屬違法,央行不能幫助政府違法;二則央行如撥「外匯存底」對政府融通,而未收回新台幣,有失善盡保管之責;三則有如央行發行鈔票供政府花用,有引發通貨膨脹之虞;四則政府擴大內需多在國內花用,如將借得的外匯向外匯銀行換回台幣使用,將影響新台幣匯率的波動,危及金融的穩定。

因此,我們建議立法院在聽取央行業務報告後,應要求央行善盡「外匯存底」保管之責,並責成行政院一切支出均應依預算程序辦理,受人民代表立法院的監督。

※延伸閱讀》外匯存底… 彭總裁:早就在用了

【2009/03/12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michael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則短短的、不起眼的新聞,輕描淡寫的說,挪威的主權基金慘賠,賠掉了12年的投資收益。一個人一生有幾個十二年?可以經得起這樣的虧損?

  為什麼說總體經濟很重要?因為避開一個空頭,可以省下短則三年,長則十多年的時間成本。

  挪威主權基金,這是一個專業法人操盤的基金,旗下一定有眾多碩、博士為主的研究人員,一個法人操盤的基金在2008年的表現都如此不堪,我們要怎麼期待自己進場一定會賺到錢呢?希望自己第一時間進場就賺到錢,就跟期待中華隊雜牌軍去參加經典賽,可以比下日本、南韓一樣的不切實際。

  金融市場有很簡單的80/20法則(搞不好是95/05法則),就是只有少數人是贏家,多數人是賠錢的,賺錢的人多半帶了一些偏執、反市場的心理。但是偏執並不是固執,偏執帶有對於市場的敏銳度與洞悉總體經濟的眼光,固執就比較負面了,表現的面向有很多,可以說是"死多頭"、"定期定額買基金"、"把賭博當投資"等等。要往死多頭走,多翻翻"財X月刊"、收看"非X新聞台"、"X凡財金台"就可以了。在那樣的媒體資訊下,閱聽人大概會像電影亂世佳人裡的郝思嘉一樣,"Tomorrow will be another day",反正明天太陽依舊升起,股市依舊開盤,有開盤就有希望,沒賣掉就不會失望,帳面上賠多少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誰知道呢?郝思嘉說出這句話時,到底是無可救藥的樂觀?還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無奈?





《國際金融》挪威主權基金去年慘賠,近12年來收益化為烏有
2009/03/12 08:12 時報資訊
http://tw.stock.yahoo.com/news_content/url/d/a/090312/3/1e3hj.html

【時報-台北電】為全球第三大主權財富基金的挪威主權基金,去年慘虧6330億克郎(約905億美元),創下該基金歷來最大虧損紀錄,導致該基金自12年前開始投資以來的收益全都化為烏有。

挪威央行週三公佈報告指出,以一籃子外幣計算,該基金的海外投資在2008年共下跌23.3%。目前價值2.28兆克郎的該基金,在股票投資上共損失40.7%,至於債券投資也下跌0.52%。

挪威央行總裁傑德姆表示,「金融危機對我們海外股票以及固定收益市場的投資,造成重大打擊」,「在歷經數年的美好光景之後,去年表現讓我們重新回到原點」。(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蕭麗君/綜合外電報導)

michael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爆料天王本身曾是財經教科書的作者,以前好像是某省府團隊的財經智囊,但是從政以來,走的是爆料路線,比較少回到財金領域一顯長才。最近大概是主要對手已經被看守,所以閒得發慌,這位爆料老兄開始對外匯議題有興趣了,對中央銀行的外匯存底"過多"的問題指指點點。

  問題來了,台灣外匯存底真的很多嗎?而外匯存底真的像是立委或是官員說的可以任意動用的嗎?我不是專家,看看今天經濟日報的評論吧,你會知道有些立委跟官員的想法是多麼不成熟。


延伸閱讀:http://www.wretch.cc/blog/JaguarCSIA/14021871

簡易數學推算,2900億看起來很多,但是評論裡分析:

『台灣外匯存底包括外資持有的台股約1,227億美元、六個月進口外匯需求約1,200億元,僅這兩項就占外匯存底的八成

台灣的外匯真的一點都不多.....


別再打外匯存底的歪主意

中央銀行持有的2,942億美元外匯存底,最近又被盯上,成為府院高層救經濟的新目標,可能的方向包括進行產業投資的主權基金、移撥一定額度支應公共建設,更早還有買股救市之議;從央行這兩天大動作澄清,可以感受到央行承受的壓力。外匯存底能不能動用是個老掉牙的假命題,外匯存底當然可以動用;真正的問題是怎麼用、台灣現在最需要的用途是什麼?

正如央行發出的說明,外匯是外國的貨幣,不能直接在國內使用,國人取得的外匯透過銀行結匯等程序,換成新台幣,央行收到的外匯就累積為外匯存底;更重要的是,新台幣在國際間不流通,因而台灣經濟發展需要的原料、技術或民眾到海外旅遊,都要使用外匯,外匯存底的功能之一就是支應這些需求。

這個過程簡單,但內含多個重要意義:一是央行的外匯存底不是淨資產,它是用同值的新台幣換來的,同值的換算依據是匯率;二來外匯存底雖是央行名下的資產,但實質上是全民資產,央行負保管及運用之責,任何人都能動用,前提就是拿新台幣來換,政府亦然;三為外匯存底是動態的存量,流動需求變化大,極可能因進口需要、海外投資驟增或國內外資撤退而迅速縮減,甚至可能遭遇投機客狙擊。因此,一國若沒有足夠的外匯儲備,就可能導致金融市場動盪不安,昔日的亞洲金融風暴及最近南韓的外債危機都是實例。

因此,外匯存底一直是在運用之中,而且是在央行宣示的安全性─不被倒帳、流動性─可變現、獲利性─能賺錢、經濟性─具公共外部效益等原則下運用。依照這些原則,尤其是經濟性這個原則,央行已提供外匯存底給公民營企業辦理融通及貸款,當然也可將外匯存底運用於府院高層期望的公共建設,或如中國大陸撥款成立主權基金,甚至像當年的香港金管局,直接用於買入低估股票以穩定市場。所以,動用外匯存底不是問題,問題是以台灣當前情勢而言,經濟性的優先性凌駕於其他使用原則嗎?

先來算一個簡單的帳。目前台灣的近3,000億美元外匯存底高居全球第四,僅次於中國、日本和俄羅斯,似乎是很多,但除了絕對值比不上中國的1.95兆美元、日本的1兆美元,相對支應的流動需求,也稱不上充裕,這包括外資持有的台股約1,227億美元、六個月進口外匯需求約1,200億元,僅這兩項就占八成,儘管有常態外匯收入可支應,但面對鉅額不確定的熱錢流動,台灣的防禦能力難謂高強,可能還有些脆弱。

另方面,金融海嘯過後,亞洲國家國際收支普遍惡化,不只貿易經常帳收入展望弱化、部分央行還需提供美元流動性,甚至支應本國貨幣的穩定;加以近期金融保護主義崛起,國際資金撤離,部分亞洲國家的外匯存底已開始縮水,像日本、俄羅斯、南韓、新加坡及香港,僅1月就少了快1,000億美元,顯示外匯存底不是只增不減,消耗速度還很快。此外,東協加三近日緊密推展換匯合作機制,也正是要在出現國際流動性不足時,以區域合作力量相互支援,共禦危機,但台灣無法參與這個機制。因此,在全球金融市場尚未穩定下,現在台灣外匯存底的運用優先順序,應是流動性重於經濟性,台灣就像是家參與國際經濟的企業,外匯存底是建立支付信用的重要支柱。

再者,目前府院所謂的動用方式,不是拿新台幣來換外匯存底,而是要讓央行由「銀行中的銀行」,站到第一線成為「直接的放款者」,讓一套外匯存底製造二套新台幣的信用,形同讓央行印鈔票,如果我們可以接受新台幣愈來愈不值錢,這也不是不可以。外匯存底當然應該要運用,但請一切照規矩來。

●延伸閱讀: 央行:外匯存底 國內不能用

 

【2009/03/09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央行:外匯存底 國內不能用

動用外匯存底救經濟?中央銀行昨(7)日跳出來捍衛外匯存底,強調動用外匯存底支應擴大內需經費,除可能造成通貨膨脹,也會導致央行財務惡化,危及國內金融穩定。央行決策官員直截了當地說:「外匯存底不能用在國內。」

外傳行政院要求央行評估仿效新加坡模式,從外匯存底移撥5%至10%額度支應救經濟,央行彭淮南直言,他對此事「一無所悉」。

由於外界近來屢以外電報導新加坡及日本動用外匯存底的例子,提議台灣也可動用外匯存底來救經濟。央行昨天特地發新聞稿說明新加坡及日本的作法。

央行指出,新加坡政府並未計劃動用外匯存底,而是計劃動用該國財政部投資於GIC及淡馬錫(Temasek)兩機構之孳息。如擬進一步動用本金,需獲得國會同意。日本政府則是擬提撥50億美元外匯貸給公營機構「日本國際協力銀行」(Japan Bank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簡稱JBIC),再由JBIC轉貸日本海外企業,以支應其外幣資金需求。

央行強調,長期以來,央行一直使用外匯存底融通外匯指定銀行,對國內廠商及海外台商辦理外幣貸款。像是78年起便提撥部分外匯存底種籽資金,參與台北外幣拆款市場;央行也辦理換匯交易、存放外匯指定銀行及對銀行業辦理外匯融通,提供外匯指定銀行外幣資金轉貸國內外廠商。

截至98年2月底,經由外幣拆款、換匯交易、存放外匯指定銀行(含輸出入銀行)外匯融通餘額合計已達278.25億美元。

彭淮南重申,外匯存底運用主要考慮四個原則,第一個是外匯存底的安全,不能被倒帳;第二個是流動性,因為外匯必須隨時支援國家的需要,所以不能全部作長期固定的投資;第三個是獲利性;第四個則是經濟性,也就是要用在有益於經濟發展的地方。

彭淮南強調,就算政府想動用外匯,也必須編列等值的新台幣預算,然後依照結匯手續動用。政府預算如果不夠,可以發行公債,向民間籌款,這才是動用外匯的正當途徑。

高層官員並指出,為管理及運用外匯,央行訂定「外匯資產管理運用應注意事項」(含風險控管、投資工具、往來銀行選擇標準及內部控管等),並經央行理監事會核定施行,也會定期召開外匯資產管理會議(含風險控管),外匯操作同時受內部及外部稽核監督,十分嚴謹。

【2009/03/08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千億外匯存底救經濟 彭淮南:不准

(2009/03/09 00:09)
http://www.nownews.com/2009/03/09/320-2419321.htm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救經濟,政府高層把腦筋動到台灣2941億美金的外匯存底上,這念頭也讓央行總裁彭淮南急了!7日上午衝到央行坐鎮辦公室,隨即發布新聞稿表示,政府不能任意動用外匯存底,否則很有可能危及台灣的金融穩定。

台灣外匯存底2941億美元接近10兆台幣,這麼龐大的金額不用來救台灣經濟,也難怪立委會開炮,邱毅表示,「新加坡用在國內經濟振興跟紓困,日本用在貸款給特定的銀行,幫助企業紓困,而韓國是拿來穩住連續貶值的韓圜,台灣的外匯存底拿來做什麼?整個外匯存底放在這個地方,然後閒置也不是個辦法。」

彭淮南7日一早緊急取消休假特地進辦公室,甚至還召回下屬,短短3個小時後迅速發布澄清稿,表明台灣絕對不會仿效新加坡,動用外匯存底來救經濟,央行強調動用外匯存底支應4年5千億的擴大內需建設,很可能造成通貨膨脹,導致央行財務惡化,甚至危及國內金融穩定。

眼看日本、新加坡已經有先例,彭淮南鐵了心就是不放行,因為外匯是台灣對外輸出賺來的,外匯存底屬於全體國民,中央銀行只是替全民保管,即使台灣經濟再爛,台灣這2941億美元的外匯存底,恐怕也不會是救經濟的靈丹妙藥。(新聞來源:東森新聞) 


財政部籌錢 反對動用外匯存底

政府籌錢、找錢,動到外匯存底腦筋?財政部長李述德9日在立法院表示,財政部並沒有提出任何動用外匯存底的想法,外匯存底是不能任意動用。

立委盧秀燕等人9日在立法院財委會質詢時表示,中央銀行3月7日周六強烈聲明不宜動用外匯存底,財政部最近積極研擬財政投融資等找錢方式,究竟有無動到外匯存底?

李述德表示,從來沒有,他也認同央行主張不能任意動用外匯存底。

【2009/03/09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經濟學人︰新興國家 信用崩盤隱現

自由電子報編譯陳柏誠/綜合報導〕根據《經濟學人》報導,由於投資人接二連三自新興國家逃離,在貨幣、股票以及債券價格重挫下,未來可能會有更多國家發生外債違約。一些中東市場,尤其是杜拜已經陷入危機,其他新興國家則可能跟著崩塌,產生所謂的骨牌效應。

該文透過三項指標—經常帳赤字、短期負債以及銀行貸存款比率,來判斷一國面對全球信用危機時的脆弱度。就經常帳赤字佔GDP(國內生產毛額)比重而言,去年許多小型東歐國家都出現二位數赤字,巴基斯坦、南韓以及波蘭今年經常帳赤字可能達到八%或以上,相當於泰國在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發生前的赤字水準。

一九九七年初,泰國的短期負債達其外匯存底的一三○%,預估目前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的短期負債比率都超過二五○%,匯豐(HSBC)預估南韓此項比率將在年底超過其正在萎縮的外匯存底,印尼、南非以及匈牙利的外匯存底越變越薄,俄羅斯情況亦然。

用來衡量銀行體系健康度的銀行貸存比,俄羅斯、巴西、南韓以及匈牙利等國在這項比率皆逾一,意味所屬銀行依賴海外貸款,為國內放款提供融資,因此將因為全球信用危機而飽受壓力。

相較之下,亞洲新興市場整體來看仍是全球新興市場中最安全的市場。僅南韓因為龐大的短期外債,以及銀行高度槓桿操作,風險和波蘭一樣高。

上述三項指標只能評估各國的相對風險,要評估一國在面對危機時的絕對風險,必須預估未來十二個月的對外融資需求。瑞銀分析師安德森計算四十五個國家對外融資和外匯存底的差距,發現只有十六國出現融資差距,其他國家的外匯存底即使沒有新的外資流入,皆足以應付未來一年的國際支付所需。這十六國全都位在中歐或是東歐,榜上有名的還有兩個大型新興國家:巴基斯坦以及南非。

大多數新興市場擁有龐大的外匯存底,有助於避開危險,不過很不幸的,信用危機持續越久,這些國家的外匯存底就會縮水得越厲害。


 

michael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Mar 09 Mon 2009 07:23

michael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人愛吃海鮮,不愛吃的人大概很少。

  我不知道我有沒有誤食過這些應該被保育的動物,但是以後我應該會認了,這些應該被保育的生物,千萬別上了餐桌。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5/4768342.shtml

海底殺戮 不哭泣的珍寶浩劫
鏡頭下的美麗珊瑚礁魚,身上有明顯的魚槍孔,牠們大多被「刺殺」,只為滿足饕客口腹之慾。
記者宋耀光/攝影
 
珊瑚礁魚中,賣得最好的是學名黃鰭刺尾鯛,俗名「倒吊」,牠不僅價錢大眾化, 肉質鮮嫩,常以紅燒、煎煮烹調。
記者宋耀光/攝影

前言:墾丁國家公園核三廠出水口附近,原有兩處海域有火焰貝,較大的火焰貝紅色觸腳仍發出亮麗藍光,向遊客招手,但另一顆距岸邊不到20公尺、深約10公尺的小火焰貝,已經失蹤。

「墾丁豆丁海馬連同棲息的海扇被竊」、「珊瑚黑病集體死亡」、「海洋食物鏈亂了」、「珊瑚礁魚快被吃光」、「台東海岸面臨過度開發」…生態研究團體調查發現,南台灣海岸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海底寶貝遭不法者覬覦,強取豪奪,也剝奪南台灣的觀光生機。

南部和東部海洋,原是南台灣的觀光天堂。但海底卻上演著不見血腥的殺戮戲碼。「被害者」是珊瑚、豆丁海馬、火焰貝、珊瑚礁魚群等不會吶喊、哭泣的海中珍寶。

多年前,成群伯勞鳥因饕客的口腹之慾成為最大受害者。朗朗天空舉頭可見,現在每年伯勞、灰面鵟鷹過境,檢警都部署重兵防杜獵殺。如今,看不見的碧海之下已成海洋生態殺戮戰場,海洋保護區卻淪為紙上談兵。

屏東及台東縣海域是台灣海岸生態保育良寙的重要指標,本報關懷雙東地區海洋自然生態環境,特別以專題系列報導,希望喚起產、官、學各界及民眾重視雙東海岸生態所面臨的危機。

【2009/03/04 聯合報】@ http://udn.com/



保護墾丁海域 應學學帛琉
膠筏上裝設「潛水器漁業」,漁民俗稱「咬管」,憑著氧氣打氣機, 漁民可以咬著氣管下海從事魚撈,可幾個小時不用浮上水面換氣,漁民認為是珊瑚礁魚的「最大殺手」。
照片/林姓讀者提供

「墾丁海域海底資源若不加強保護,在島內會輸給花東,在對岸會敗給海南島,也將落後南太平洋的帛琉。」高高屏觀光產業聯盟召集人林富男說,保護墾丁海域「不是各做各的,要大家一起來」。

台東離島海域也好不到哪裡,當地浮潛教練索鈴雄說,10年前在蘭嶼、綠島浮潛,「是魚圍著人,現在是人圍著魚」。

「潛水人士最嚮往的帛琉,人口才2萬的小國家,國民所得比不上台灣,但生態保育觀念卻遠勝過我們。」墾丁潛水教練蔡永春說,帛琉當地一家台商開的海產店因違法賣珊瑚礁魚,查獲後,老闆被關3個月,還勒令停業3個月。

「在帛琉違法釣魚,一條魚約罰新台幣500元」。屏東縣政府農業處官員說「帛琉受美式教育,人民看到違法就舉發,加上政府執法如山,海洋保護馬上見效。」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前副研究員陳正平多次到後壁湖保護區潛水。他說,後壁湖海洋保護區內,魚群越來越多,成立4年,魚群一年約增加一倍。」但出了保護區,當地潛水業者說「只能以屈指可數」來形容魚數。

在後壁湖經營浮潛的陳姓業者說,以前保護區曾游進來一條鸚哥魚,經浮潛者餵食後,長到30公分長,成為餵食區的明星,曾有多名潛水客呼朋引伴每周都來看鸚哥,日前這尾鸚哥也「失蹤」了,這批浮潛客因此不再來。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副主任鄭明修說,有「水晶宮超級名模」之稱的「豆丁海馬」,當年在印尼發現後,吸引世界各國潛水客前往觀賞,一年賺進上億外匯。墾丁4年前發現豆丁海馬,估計帶來的商機,包括帶客看豆丁海馬、潛水客吃住,至少有「海角七億」,海洋珍奇資源是濱海觀光的「金雞母」。豆丁海馬遭竊,嚴重損及海中生態及觀光商機。

台東蘭嶼的浮潛教練索鈴雄說,10年前在蘭嶼浮潛,魚又大又多,現在又小又少。綠島除了海洋保護區外,成群圍著人的魚群也不多見了。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陳昭倫表示,台灣有許多人對海洋生態的看法,只想到海中生物的經濟價值及利潤,卻從沒想過這些生物對海洋、甚至對地球環境的影響有多大。他說,「所有生物都有其重要性」,看來很小的一個貝類或藻類,卻可能影響整片海洋的食物鏈。

【2009/03/04 聯合報】@ http://udn.com/

michael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Mar 03 Tue 2009 12:26

michael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還記得克魯曼說的僵屍銀行嗎?簡單的說就是那些資產小於負債,且自己手上現金也無法支付短期債務的銀行。因為政府擔保,所以銀行還沒有倒。

  看看AIG 大虧617億美元的消息,會不禁懷疑,僵屍保險公司是不是出現了?未來不透過政府金援,AIG還能繼續運作嗎?答案是令人懷疑的。






AIG 大虧617億美元

美國國際集團(AIG)2日公布第四季大虧617億美元,為美國企業史上單季最大虧損。AIG將再獲政府300億美元挹注,激勵股價大漲近10%,凸顯美國政府深怕其倒閉,只好一再出手。

AIG上季每股虧22.95美元,遠比一年前每股虧2.08美元嚴重,這也是連續第五季虧損,五季總計虧損逾1,000億美元。投資失利、641億美元的資產減值與整頓費用,是AIG上季出現空前虧損的主因,次要原因是耗盡旗下保險子公司的營業利益。AIG股價2日早盤一度大漲9.5%至46美分,今年來重挫73%。

美國財政部和聯準會(Fed)2日表示,政府將把手中400億美元的AIG優先股,換成「類似普通股」的新股。AIG支付優先股10%的股息。

AIG去年獲得納稅人1,500億美元援助,並將再獲得額外的300億美元。政府最新的紓困行動給予AIG更多的金融彈性,使後者在融資上獲得較寬鬆的條件,債信評等遭到調降的危機暫時解除,短期內不致被追繳擔保品。AIG並宣布,計劃把部分產險事業分割出去,改名為AIU控股公司。

這套修改過的紓困方案,是美國政府去年秋季紓困AIG 以來的第三波。AIG曾是全球市值最大的保險公司。分析師說,美國政府幾度出手相援,在於AIG規模太過龐大,與其他金融體系的關係盤根錯結,一旦倒閉可能牽連甚廣,甚至在全球金融市場釀成巨災。

美國財政部和Fed表示,AIG的交易對象遍布全球,對美國經濟和金融系統至關重要,因此非救AIG不可,而且不排除進一步援助AIG的可能性。財政部和Fed在聲明中指出:「要是市場沒回穩或未見改善,政府可能再對AIG伸出援手。」

AIG這回是因許多子公司賣不掉,以致無法還錢給美國企業和銀行後,再次向政府求助。

【2009/03/03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北電虧損擴大

正在進行破產重整的加拿大北電網絡公司(Nortel)2日宣布,經濟衰退導致客戶降低或延後支出,公司2008年第四季和全年虧損擴大。

北電第四季虧損21.4億美元,等於每股虧4.28美元,高於2007同期的8.44億美元虧損,或每股虧1.7美元。第四季營收下降16%,從前年同期的32億美元下降15%至27.2億美元。

2008全年,北電共虧58億美元,等於每股虧11.64美元,遠高於前年的9.57億美元虧損,或每股虧1.98美元。全年營收下降5%,從前年的109.5億美元降至104.2億美元。

北電表示,市場能見度有限、經濟仍存在不確定性,加上正在進行重組,不願提供財測。

北電2日另外任命財務長賓寧兼任重整長 (chief restructuring officer)。分析師表示,此舉意味北電可能出售部分資產,但該公司不會消失,但重整後的北電恐無法像過去那麼重要。

金融危機爆發後,北電銷售額大幅下降,加上信用緊縮無法獲得資金,1月14日分別在加拿大和美國聲請破產保護,成為金融危機中第一家落入破產保護困境的科技大廠。

北電上月底宣布,將裁減3200名員工,取消2008年獎金,並終止配股方面的薪酬。最新一波裁員將使北電員工降至2.5 萬人以下。

1990年代電信和網路全盛時期,北電員工數超過9萬5000 人,2000年股價最高達加幣1100元,公司市值一度占多倫多股市的三分之一。

【2009/03/03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豐田也要錢!要720億金援

全球金融危機使企業難以取得資金,預料本年度將虧損的全球最大汽車廠豐田,已向日本政府要求二千億日圓(約台幣720億)金援。

豐田發言人表示,豐田旗下金融服務公司正和國營的國際協力銀行 (JBIC)洽談紓困,但未說明協商進程以及紓困金額。日本媒體則報導,金額為二千億日圓。

根據彭博資訊統計,豐田今年共有2.34兆日圓借款和公司債到期。富通資產管理日本公司執行長山本表示,信用市場資金停滯,豐田將把握任何機會度過難關。

日本財務大臣與謝野馨今天表示,官方將從外匯存底提撥50 億美元給國際協力銀行,協助有海外業務的日本企業。日本外匯存底超過1兆美元。

日本國際協力銀行的主要宗旨原本是協助企業投資於開發中國家,但金融危機爆發後,日本政府決定,業務範圍暫時擴大至協助在已開發國家營運的企業。如果定案,這將是國際協力銀行擴大業務範圍後,首度資助汽車業者。

豐田去年超越美國通用汽車,成為汽車銷售量最大車廠,但和所有同業一樣,飽受金融危機打擊,以往獲利最多的美國市場上一季銷量萎縮31%,預料3月底結束的年度將虧損3500 億日圓,為59年來首見。豐田昨天已宣布,下年度產量可能削減12%。

日產汽車執行長高恩預估,今年全球汽車總銷售量恐將衰退14%至5500萬輛,較2008年的8.7%降幅還要嚴重。

【2009/03/03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michael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也趕流行,被傳染了流行感冒,咳嗽咳得很厲害,還發高燒。

  我發覺最近發燒的病人真的很多。例如,我看到下面幾則新聞,我就可以猜到,講話的人一定也跟我有同樣的困擾,咳嗽咳到有點語無倫次,才會給投資大眾這些建議。時間進到2009年3月,今年第一季就要過完了,企業主、大老闆們第一季的成績如何,一定心裡有數。我們能做的大概只有停、看、聽了。畢竟,壞消息看多了,也麻痺了,只有天曉得還會不會再壞下去。

  千萬不要跟大師一樣,衝進去聞市場氣氛,搞不好味道難聞到讓人永生難忘。



『張獻祥則指出,2009年景氣 將要落底,信心稍見回穩,加上本土資金已到位,台股大跌不易』
張大師在講完講座後,台股就立刻大跌一百三十多點哩!真是不給張大師面子。


『張獻祥分析,在黃金、BDI 指數兩項信心指 數源頭開始回升,台股已進入「聽牌」階段
BDI跟黃金也是信心指數喔,原來大家覺得股市很好之前,都會去買黃金......
張大師還用麻將作比喻,提醒一下喔,聽牌階段也就是最容易放槍的階段了......



『張獻祥指出,在於商銀手中資金部位約 1 兆美元,卻不願放款。』
姑且不論商銀是不是有一兆美元,就算有一兆好了,這些商銀如果本身有過多的負債、逾放、呆帳,大概只有呆子銀行才會繼續放貸。


『呂宗耀28日表示,台股已呈現超低價值,台灣重回 1987-1989年的常民感情內容,一旦共鳴,回升力道無窮。』
千萬不要相信大師講的超低價值,這句話他在台股七、八千點就講過。
http://www.wretch.cc/blog/chunkaiw/17699732


『呂宗耀總結指出,台灣的高超額儲蓄率,也將使台灣重回 1987-1990房市大 漲內容,用新的大泡沫拯救舊的大泡沫。』
連新泡泡救救泡泡這樣的話都說出來了,大師進步一點好嗎?我覺得海綿寶寶都比你有創意耶。







呂宗耀:台股進入聽牌 入股市聞市場氣氛 其他的管它的!
2009/03/01 12:36 鉅亨網

【鉅亨網記者葉小慧‧台北】 呂張投資團隊呂宗耀28日表示,台股已呈現超低價 值,台灣重回 1987-1989年的常民感情內容,底層力道 終會發酵,一旦共鳴,回升力道無窮。台股指數在不看 好中拉升,台股已啟戰,投資人要做的是入股市聞市場 氣氛,其他的「管它的」!張獻祥則指出,2009年景氣 將要落底,信心稍見回穩,加上本土資金已到位,台股大跌不易,未來將呈現指數大箱型、個股大波動。

景氣、信心、資金是資本市場翻揚的 3大要素。信 心面上,美國今年 2月消費者信心指數寫下1985年編製 以來新低,美股道瓊指數也來到12年新低,而最大的信 心不足來源,張獻祥指出,在於商銀手中資金部位約 1 兆美元,卻不願放款。

不過,張獻祥分析,在黃金、BDI 指數兩項信心指 數源頭開始回升,台股已進入「聽牌」階段。張獻祥分析,近期成交量就可看出端倪,雖然成交金額並無明顯 成長,但成交股數卻明顯爬升;此外,IPO 熱潮再起, 今年以來新掛牌的新日光、熒茂、遠翔科等,幾乎檔檔 上演蜜月行情,可見交投熱絡。

張獻祥說,今年以來,台股指數呈現「蟄伏」,到 2月 26日為止仍小幅下跌1.6%,不過卻有一半的個股表 現優於大盤,這是因為台股股價已跌得比景氣低,因此 不需要基本面,只需要資金點火。

資金面上,張獻祥指出,美國貨幣基數從去年0.84 兆美元,暴增至今年 1月的1.74兆美元,中國超額準備 也正大幅攀升,至於台灣,去年定存更創歷史新高12.5 兆元,1 月類貨幣型基金就因游資塞爆而停售。張獻祥說,這些跡象告訴我們「市場有錢」,資金已然到位; 而央行降息後,現金殖利率與定存利差持續擴大,貨幣 供給將是股市上揚的基本條件。

至於景氣面,美國ISM (製造業指數)依然疲軟,欣 喜的是,新訂單指數領先存貨指數落底,中國PMI(採購經理人指數) 意外上升,台積電張忠謀也認為「最壞就 是現在」,顯示景氣觸底的機率升高,張獻祥預估, 2009年第1季將是科技產品出貨低點。

新台幣貶值也帶給台灣契機,張獻祥指出,以美金 計價的出口企業毛利將因此上升,此外,過去這段時間,企業積極運用縮減支出手段,包括裁員或減薪、降低 資本支出、無薪假等,將使公司損平點下降,獲利可望 跟著回升,因此預估2008年第4季是台股獲利低點。

景氣將落底,信心回穩中,資金已到位,整體而言 ,張獻祥認為,今年台股將呈現「指數大箱型,個股大 波動」的型態,在市場題材快速變換下,展望2009年操 作策略,建議投資人,「嚴守紀律為首務,策略轉折拼 速度,善用工具連廣度」。

呂宗耀總結指出,台股已呈現超低價值,台灣將重 回 1987-1989年的常民感情內容,電影《海角七號》正 代表「本土活了」;此外,台股自然交易比重也從去年 55%,提高到現在的 70%,顯示本土資金回來了,而台 灣的高超額儲蓄率,也將使台灣重回 1987-1990房市大 漲內容,用新的大泡沫拯救舊的大泡沫。

呂張投資團隊呂宗耀、張獻祥28日參加由經濟日報 舉辦的「財富人生論壇」,以「台股的超低價值-注意 牛年瞬間轉喜」進行演講。







呂宗耀:看好個股分析
 
http://money.udn.com/report/storypage.jsp?f_MAIN_ID=405&f_SUB_ID=3912&f_ART_ID=180151

【經濟日報╱記者呂淑美】

 

呂張投資團隊呂宗耀28日指出,台股已在不看好中上升,遺贈稅調降後,將吸引大量資金回流,未來本土力量才是市場重心。

 

 

呂張投資團隊的張獻祥也表示,台股跌幅比景氣下滑的幅度還大,目前台股具備「超低價值的魅力」,若資金大舉回流,股市可望出現牛年「瞬間報喜」的行情。

 

呂張投資團隊看好的重點產業包括:微控制器MCU、CMOS影像感測器、類比訊號的御宅族族群、家電下鄉概念的汽車零組件、中國內需運輸股、環保節能風力發電,以及振興經濟方案的網路、3G股等。

 

由於任何事都是「物極必反」,近來預期經濟持續走疲的基金經理人比率大幅減少,反映金融市場的信心改善;波羅的海指數(BDI)大幅上漲,則顯示產業景氣已接近底部。台股已「聽牌」,一旦景氣及信心恢復,就可以「胡牌」。

 

呂張投資團隊呂宗耀、張獻祥,28日應出席本報主辦的「2009年財富人生論壇」,談「台股的超低價值─注意牛年瞬間報喜」。

 

張獻祥表示,今年台股走勢相對止穩,今年來台股指數下跌1.6%,若光看指數,台股並沒有行情,但今年來,上、市櫃公司股價上漲三成的有71家、上漲二至三成的75家,上漲一到二成的有193家,超過一半的公司報酬率頗佳,主要是股價跌得比景氣更慘,不需要基本面,只要有資金點火就有行情。

 

台股去年重挫後,張獻祥認為,台股已出現超低價值的魅力,例如威盛、富喬、聚積、晶電等,漲幅達七成到兩倍多,預期未來資本市場大跌不易。




呂宗耀:台股迎錢潮 翻動行情起
呂張投資團隊總監呂宗耀。
圖/經濟日報提供
呂張投資團隊總監呂宗耀昨(3)日指出,全球錢潮動能不斷累積,投資人在股價低檔時不需悲觀,台股從活潑度、指數位置、籌碼沈澱、企業體質與股價基本價值等角度來看,今年將是「錢潮壓景氣」的翻動行情;萬寶周刊社長朱成志也認為,台股「最爛的時期已經過去」,加上近日全球股市大漲,明(5)日台股新年開紅盤以偏多看待。

全球股市及台股去年重挫,但呂宗耀仍看好台股表現,認為到去年12月下旬止,美股的貨幣基數暴增至1.65兆美元,而在去年9月雷曼兄弟倒閉前僅8,000多億美元,在短短三個月內暴增97%,顯示金融市場銀彈非常充足,甚至到了浮濫程度,市場資金行情正蓄勢待發。

萬寶周刊社長朱成志。
圖/經濟日報提供
朱成志指出,就美股過去的漲跌經驗,如果元月收紅,整年跟漲的機率高達八成。由於美、台股連動性高,加上台股停止交易期間,美股與全球股市多數大漲,明天台股開盤以偏多看待。朱成志認為,金融面的調整已在去年完整反應,最爛的時期已經過去,台股今年首季將測試產業面底部,指數仍有可能回測整理,農曆春節前要再破前低3,955點機率不高。

呂宗耀看好數位電視、遊戲產業、節能產業、振興方案與殖利率五大題材,相關個股包括百一、兆赫、致振、網龍、智冠、宇峻、上緯、遠翔科、巨路、正文、合勤、台星科,以及公司債炎洲4與一詮3。

朱成志則看好太陽能、生技、網通;觀光、金融、通路與水泥、鋼鐵三大類股,相關個股包括綠能、益通、太醫、友華、友訊、正文、晶華、國賓、富邦金、第一金、統一超、潤泰全、台泥、亞泥、豐興與東鋼。

呂宗耀表示,與數位電視、遊戲產業有關的「宅經濟」,是因不景氣改變消費者過去的生活模式,將以收看電視以及打電玩為休閒主軸之一,再來就是節能產業,例如大陸全力發展風力發電,美國也積極發展的節能馬達等。

全球大規模振興方案帶來公共工程支出,相關概念股是經濟衰退下的最佳防禦型類股,又兼具進攻功能,美國也正加強網路建構支出,未來台灣網通廠與相關零組件將是最大受惠者。呂宗耀表示可留意殖利率題材個股,保守投資者則可轉戰財務體質佳、經營團隊背景優的可轉換公司債,投資報酬率將遠超過定存。

朱成志認為,自從兩岸大三通後,兩岸交通便利性大大提高,商機將隨時間成本降低逐漸發酵擴大,預估兩岸概念股包括觀光、金融、資產、營建股等,仍將是跑在前頭的領頭羊,內需消費券題材將是元月行情表現要角。電子股則受長假效應、消費不振影響,以跌深反彈行情為主,目前較看好Netbook概念股。

【2009/01/04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michael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銀行不倒的神話,好像各國都會有,RBS應該算是大到不能倒。英國政府"擔保"的意思,就是英國納稅人擔保。資本主義被投機客、銀行家玩殘了,就交給政府繼續玩吧!
  台灣政府好像也希望銀行挺企業?看看國外,想想自己國內,銀行自己的麻煩事就已經很多了,還要去挺其他麻煩,該不會台灣也想玩政府接管的遊戲吧。


三則新聞,摘要如下:
『RBS說,去年全年淨損達241億英鎊(340億美元),寫下英國企業史上最大的年度虧損紀錄。RBS表示,驚人的財報赤字主要反映併購交易造成的162億英鎊資產減值,其中包括前年併購荷蘭銀行(ABN AMRO)旗下部門的費用,及79億英鎊的營運損失。』

『房利美公司說,公司去年底時的淨值,也就是資產與債務的差額,已從第三季結束時的94億美元跌到負152億美元。

『接受美國政府134億美元紓困的通用汽車26日表示,去年第四季虧損96億美元,全年虧損高達309億美元,為公司成立百年來第二大虧損。』






英國的無底洞

史上最慘 RBS去年淨損340億美元

蘇格蘭皇家銀行(RBS)26日公布破紀錄虧損,同日英國財政部同意一項保險計畫,將為RBS與駿懋金融集團(Lloyds)擔保不良資產,以免兩家公司走上全面國有化的命運,估計擔保金額的規模上看6,000億英鎊(8,520億美元)。

RBS說,去年全年淨損達241億英鎊(340億美元),寫下英國企業史上最大的年度虧損紀錄。RBS表示,驚人的財報赤字主要反映併購交易造成的162億英鎊資產減值,其中包括前年併購荷蘭銀行(ABN AMRO)旗下部門的費用,及79億英鎊的營運損失。

經過漏夜協商,英國政府26日同意替RBS擔保3,250億英鎊的不良資產,駿懋也可望獲得當局擔保2,500億至3,000億英鎊的不良資產。RBS和駿懋先前已獲政府注資370億英鎊,如今再獲紓困的交換條件是,它們必須對購屋者和企業增加400億英鎊的融資放款。

RBS同時宣布全面整頓計畫,打算把包括衍生性商品以及商用、住宅貸款在內的5,400億英鎊資產移入一個非核心部門,仿效花旗集團上月成立所謂壞銀行的做法,然後加以出脫或打銷。該公司也準備縮小全球金融與市場的營運規模、削減核心業務逾25億英鎊的成本,並將營運重心從國外移回國內。此外,RBS將透過發行新股,向政府募資130億英鎊。

由於政府擔保的金額遠高於分析師預估,RBS和駿懋股價26日在倫敦早盤均暴漲逾25%,連帶激勵歐股全面走高,倫敦、巴黎及法蘭克福等三大股市的漲幅均逾1.5%。

英國政府堅稱,把銀行的不良資產分割出來,能夠穩定局勢、提振信心,並加速金融業整頓。財政部承諾的擔保金額顯然遠超過外界預期。市場的解讀是,達林的大動作頗有背水一戰的意味,他希望這次能有效刺激銀行與民間企業復甦,使國有化的傳言自動破除。

【2009/02/27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美國的無底洞
房利美 再要152億美元援助

去年9月遭美國金融管理當局接管的房貸金融業者房利美公司(Fannie Mae),在連續六季虧損、淨值降到負數後,已向財政部要求152億美元的援助。

房利美公司26日向證管會提出的申報資料顯示,該公司第四季的淨損擴大為252億美元,或每股虧4.47美元,迫使房利美必須首度動用聯邦提供的2000億美元信用額度。

房利美的申報聲明表示:「造成我們2008年每季都出現淨虧損的市場環境持續存在,2009年的情況甚至可能惡化,並導致我們的淨值繼續下滑。」

歐巴馬政府如今非常倚賴房利美與房地美公司修改更多違約房貸的還款條件,或提供再融資,以減少房屋法拍的案件。上周,美國財政部對這兩家房貸金融公司的緊急資本信用額度,也從1000億美元加倍到2000億美元。

房地美公司第三季出現253億美元的空前虧損後,已經動用138億美元的援助。房地美並且表示,未來公布第四季數字時,可能會再尋求350億美元的資助。

房利美公司說,公司去年底時的淨值,也就是資產與債務的差額,已從第三季結束時的94億美元跌到負152億美元。

【2009/02/27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美國的無底洞
通用汽車 狂虧309億美元
通用汽車去年全年虧損309億美元,執行長華戈納將向財政部二度求援,以挽救破產危機。
(彭博資訊)

接受美國政府134億美元紓困的通用汽車26日表示,去年第四季虧損96億美元,全年虧損高達309億美元,為公司成立百年來第二大虧損。執行長華戈納(Rick Wagoner)計劃向財政部請求更多援助。

 

通用汽車說,去年第四季銷售下滑52%至308億美元,某些費用除外的營業損失為每股9.65美元,高於分析師預估的7.46美元。

通用前年第四季淨損僅15億美元,而上次出現年度盈餘是在2004年。通用在2007年出現公司史上最大的虧損387億美元。

汽車顧問業者Casesa Shapiro集團的執行合夥人卡塞薩說,虧損規模擴大不但會影響公司的整頓費用,納稅人可能還需為紓困方案付更多錢。他說:「這一季的市況非常糟糕。」

通用的未來繫於執行長華戈納能否說服美國總統歐巴馬的汽車特別小組核准166億美元的額外援助,以維繫公司的營運。消息人士說,華戈納26日將帶領財務長楊世傑(Ray Young)、營運長韓德森(Fritz Henderson)等人於華盛頓與特別小組會面。克萊斯勒執行長納戴利(Robert Nardelli)、副董事長拉索達(Tom LaSorda)和財務長柯爾達(Ron Kolka)等人已於24日與特別小組會面。

通用17日說,下個月需要一筆20億美元以上的貸款,否則資金將告用罄。如果特別小組不願核准額外援助,通用唯一的選擇是在政府擔保下破產。

因為銷售滑落,通用今年計劃將裁員4.7萬人,在美國關閉5座以上工廠,停產或出售紳寶(Saab)、悍馬(Hummer)、釷星(Saturn)等品牌,降低工人薪資,並向債務人和勞工尋求讓步協議。

通用和克萊斯勒17日向美國財政部遞交整頓計畫書,以決定能否保有目前貸款及得到更多援助以避免破產,評估結果將在3月31日出爐。

通用計劃償還無擔保債券持有人275億美元債務中的92億美元,其餘將以債換股,同時希望與聯合汽車工會(UAW)達成縮減醫療照護退休金的協議,以滿足政府第一次紓困時縮減成本的條件。

根據通用的整頓計畫,2012年該公司可開始償還美國政府貸款。但德意志銀行駐紐約分析師拉克說,即使與債券持有人和工會達成協議,通用明年債務仍高達737億美元。通用股價26日於紐約早盤下跌6.26%,報2.39美元。

【2009/02/27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michael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永豐棧酒店 揮軍墾丁
永豐棧酒店董事長何豐棧。
記者宋健生/攝影

台中永豐棧麗緻酒店昨(26)日更名為「永豐棧酒店」,與麗緻飯店系統正式切割,永豐棧酒店董事長何豐棧同時宣布,將揮軍南下,搶攻墾丁飯店與餐飲市場。

何豐棧在墾丁的投資計畫,包括後壁湖頂級度假會館、墾丁度假酒店及阿利海產餐廳等,總投資金額近40億元。

其中,阿利海產餐廳已經營運;後壁湖頂級度假會館預計2010年初完工;位於龍鑾潭的墾丁度假酒店,則訂2011年營運。

在永豐棧酒店對面規劃斥資7億元新建的第三館,也訂今年10月完工營運。

何豐棧表示,新館規劃70間家庭式與四人客房,並搭配兩間大型會議室,未來將鎖定會議、團體及大陸A級團客市場。

何豐棧強調,不景氣時,成本降低,反而是大舉投資、布局市場的好時機。以後壁湖頂級度假會館OT案為例,永豐棧取得20年加20年的經營權,權利金原本超過5,000萬元,如今受不景氣影響,只剩不到一半。

何豐棧十餘年前由建築業轉型投資經營飯店,最初選擇與麗緻管理顧問公司合作,成為麗緻系統全台第一家加盟店,奠定中台灣國際觀光旅館的地位。

不過二年前,麗緻突然租下國泰世華大樓,推出直營的「台中亞緻大飯店」,形成相互競爭。

何豐棧認為,麗緻已違背當初合約精神,因此與麗緻終止加盟合約,並更名為永豐棧酒店。

何豐棧表示,永豐棧進軍墾丁市場後,將由最初的商務旅店,擴張到全方位的精緻旅遊服務,全集團在2011年的總房間數將達到650間左右。永豐棧酒店目前房間數約260間,去年營收4.5億餘元,與96年相較持平。

值得注意的是,永豐棧入主南部知名的阿利海產餐廳,將可進一步掌握七艘漁船直接供貨,未來也可將新鮮魚獲北運台中,供應永豐棧酒店使用,有效整合各事業體的資源。

【2009/02/27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michael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資本主義的大本營談國有化的可能性,這個世界還真的是沒有不可能的事啊!

  有人很好心的幫美國政府想到一個擺脫國有化的辭彙──pre-privatization(前私有化),不管念起來多饒舌,意思就是美國大銀行就快撐不下去了,為了不要步入雷曼風暴的後塵,美國政府一定要救,但是救的前提是未來政府必須讓銀行再私有化,而政府將這些壞帳打消後,再粉刷出清,擺脫國有化這個社會主義的名稱。

  問題有二,一個是銀行的壞帳現在到底有多少?潛在的壞帳又有多少?未來創造現金流的能力又有多少?
  二是,美國還有多少能力大量舉債?歐巴馬不是信誓旦旦的說要打消聯邦赤字嗎?

  我不是專家,更沒有這些問題的答案。只知道現在應該離下一個可能的風暴,越遠越好。


克魯曼專欄》國有化 減少殭屍銀行危害

葛林斯班同志呼籲我們掌握經濟的制高點。

好,不盡然。前聯準會主席葛林斯班向來是自由市場的堅定捍衛者;他真正要說的是:「為促成迅速而有序的重整,美國政府可能必須暫將部分銀行國有化。」我同意。

國有化的問題有三個觀察面相。

第一,部分大型銀行已經瀕臨危險邊緣。事實上,如果投資人不預期政府會在必要時對銀行出手相救,這些銀行必定早已倒閉。

其次,政府必須搶救銀行。雷曼兄弟倒閉幾乎摧毀全球的金融體系,我們不能甘冒任由花旗或美國銀行等幾個更大型機構內爆的風險。

第三,銀行誠然該救,但美國政府無論財政上或政治上,都負擔不起對銀行股東送上大禮。

說得具體一點。儘管不是必然,花旗與美國銀行未來幾年合計將損失數千億美元。它們的資本,資產大於負債的總額,遠遠不足以彌補這些可能的虧損。

或許可以說,它們並未倒閉的唯一原因是,政府暗示會擔保它們的債務,功能有如擋球網。然而它們是殭屍銀行,再也無法提供經濟迫切需要的信貸。

為終結殭屍化的狀態,銀行需要更多的資金。然而它們無法向民間投資人籌措更多資金。在這種局面下,政府必須提供必要的資金。

癥結是,使銀行完全復元所需的資金必然遠超過目前的價值。花旗與美銀的市值合計不足三百億美元,這個數字得來的主要前提是,股東可從政府的施救中分得一杯羹。如果基本上只是提供所需的全部資金,政府應該換得所有權。

國有化難道不是美式處置之策嗎?不,它非常美式,一如蘋果派。

最近,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以大約一星期兩家的速度,接管它認為已經形同破產的銀行。

FDIC每接管一家銀行,就必須承接它的不良資產,償付部分債務,再將已經清理完畢的銀行賣給民間投資人。這正是主張暫時國有化的人士所樂見,不只適用於FDIC接管的小銀行,也適用於處境相似的大型銀行。

真正的問題是,歐巴馬政府為什麼一再提出可能看似國有化的替代方案,實際上卻為銀行股東提供可觀利益。

例如,歐巴馬政府最初提出為銀行問題資產提供虧損擔保的構想。對銀行股東而言,這將是一筆好買賣,對其他的人則不然:它們贏在前,納稅人輸在後。

歐巴馬政府正考慮以「公/私夥伴關係」購買銀行的問題資產,並由政府向民間投資人提供資金的構想。這會為投資人提供一種單程的賭注:如果資產價格提高,投資人贏;如果大跌,投資人走開,政府承擔。同樣,它們贏在前,我們輸在後。

為什麼不直接國有化?記住,銀行的殭屍狀態持續愈久,經濟危機愈難收拾。

國有化如何實施?美國政府所必須做的是,以認真的態度對待並落實針對銀行的規畫中「壓力測驗」,並在某一家銀行無法通過測驗時,公布結果,以使接管變得有必要。

是的,這種做法會讓人想到知名演員克勞特雷恩斯(譯註:Claude Rains,好萊塢影星,經常飾演老狐狸的角色,如「北非諜影」中亦正亦邪的警官),因為一個費時數月支撐銀行的政府竟宣布受到極大的震撼,對銀行資產負債表的淒慘狀態感到震撼。可是,這不礙事。

再重複一次,政府長期接管不是目標。就像FDIC每星期接管的小銀行,我們應該允許大型銀行早日回到民間手中。

財經部落格Calculated Risk認為,我們不應將這整個過程名為國有化,應稱它「前私有化」(preprivatization)。

白宮發言人吉布斯表示,歐巴馬政府認為,「民間掌控金融體系才是正道」。

我們也如此認為,然而現有的並不是民營企業,而是檸檬社會主義:銀行享受好處,納稅人承擔風險。如此將使殭屍銀行苟延殘喘,進而阻礙經濟復甦。

我們需要一個銀行自負盈虧的體系,國有化是它的必經之徑。

(作者Paul Krugman是紐約時報專欄作家)

【2009/02/24 聯合報】@ http://udn.com/


觀天下》銀行國有化 好?不好?

美國銀行股上星期暴跌,美國政府可能將部分銀行國有化的傳聞是主因之一。

許多人可能不理解,在這個許多銀行搖搖欲墜的時候,國有化可以保證銀行不會倒,不是一件好事嗎?為何投資人會因銀行國有化傳聞大賣持股?

其實,銀行國有化對存款戶也許是好事,對持有銀行股票的人卻不然。紐約時報報導,美國政府即將從嚴審查全美20家最主要銀行的財務狀況,以評估它們能否繼續支撐。這項「壓力測驗」採用極為嚴格的標準,美國政府最後並可能提高其中部分或全部銀行的股權比重,等於是國有化的另類方案,也就是沒有國有化之名,卻有國有化之實。

一旦如此,民間投資人持有的普通股將一文不值或被稀釋,股息等獲利也可能大減或喪失。

這正是前美國聯準會主席葛林斯班上星期改口表示,美國政府可能必須暫時將部分銀行國有化,以及聯邦參議院金融委員會主席陶德含蓄呼應葛林斯班的談話後,投資人瘋狂拋售銀行股的原因之一。去年美國政府接管房利美和房地美後,也是立即宣布二房的股息暫停發放,讓持有二房股票的人損失慘重。如銀行國有化,目前銀行投資人恐怕也將面臨同樣命運。

然而,專家指出,部分美國大型銀行的有毒資產高達數兆美元,不可能恢復正常放貸,暫時國有化是現有的最佳對策。

【2009/02/24 聯合報】@ http://udn.com/


銀行國有化? 美政府:預期銀行仍屬民營

美國財政部與聯邦準備理事會23日發表語氣不尋常果斷的聯合聲明,向大銀行表示,如果它們通不過財務「體檢」,管理官員確定它們的財力無法撐過經濟衰退,政府將挹注大量資金,掌控其最多達40%的股份,成為最大股東,但政府「強烈預期,銀行仍屬民營」。

外界紛傳銀行將「國有化」之際,當局表示,向銀行進行的資金援助計畫,銀行將向政府提供「照規定可以轉換的優先股」,但只在有必要維持銀行資金狀況良好時,政府才會把優先股轉為擁有投票權的普通股。

聯合聲明表示,不久將對各大銀行進行嚴格財務實力評估,如果評估顯示某些銀行仍需「額外的資金緩衝」,它們將依照規定給予政府取得普通股權利,使政府在銀行內擁有表決權。

媒體指出,20家大銀行將自25日開始強行接受新的「張力考驗」,以確定它們是否有足夠資金在經濟逆境中存活。

發表聲明之際,聯邦管理官員證實,他們正與花旗集團討論此種股票轉換。花旗集團已接受政府提供的450億元直接援助,並給予財政部不具投票權的優先股,保證付給政府紅利。它現正與政府談判股票轉換,把優先股轉換成普通股,讓政府最高可獲得40%的股份。

政府官員表示,花旗集團主動找聯邦管理官員展開會談,23日發表的聲明,只差沒有宣稱管理官員準備把大銀行部分或全部「國有化」。

【2009/02/24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花旗想讓4成股權給美政府
消息人士表示,花旗集團正與美國政府協商,可能促成美國政府持有花旗40%股權。圖為花旗銀行新加坡分行門口的一個行人穿越道號誌燈。
路透

多位消息人士指出,花旗集團(Citigroup)正與美政府協商,可能促成美政府持有花旗40%股權。花旗稍早已獲美國政府450億美元金援。

協商仍然可能破裂,銀行主管則希望政府的股權維持在25%左右。金融時報指出,花旗的目標是,將政府股權維持在不超過40%或至少在50%以下,以免各界產生銀行國有化觀感。

這項計畫由花旗主動向金管機構提出,歐巴馬政府尚未表明是否支持。它將使政府對花旗集團享有更大的影響力。此一消息傳出後,花旗股價23日在美股上漲逾10%,達2.15美元。

花旗銀行股價上周跌到2美元以下的18年來新低,銀行主管認為,必須讓政府持有更大股權,才能阻止股價的下滑。目前考慮中的方案,包括讓政府持有的多數優先股轉換成普通股。美國政府去年紓困花旗時,取得相當於7.8%股權的花旗優先股,交換對花旗的450億美元挹注,並對花旗的3010億美元資產組合供擔保。

花旗希望說服其他優先股股東將持股轉為普通股。包括新加坡投資公司、阿布達比投資局與科威特投資局。

美國財政部表示準備考慮將手中的銀行優先股換成普通股,以強化銀行的資本結構。

這項措施不會增加納稅人的支出,但花旗股東的股權會遭到稀釋。政府提高持股權可能引發更多揣測,認定其他銀行都會請求與政府商訂類似的協議。美國銀行22日表示並未與政府商議增加持股權的事宜。

花旗此舉也可能產生反效果,讓擔憂持股遭稀釋的投資者加速逃離其他銀行,甚至讓健全的銀行連帶遭殃。

各國對銀行國有化的問題並無一致的認定標準。英國政府目前已經擁有駿懋銀行集團的43%股權,上周更把持有皇家蘇格蘭銀行的股權從58%提高到70%。這兩家銀行如今都被列為「公共事業機構」,高達1.5兆英鎊的負債轉列入政府的資產負債表。

【2009/02/24 聯合報】@ http://udn.com/



michael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台中的最後一站,停留在東海大學的校園。
  本來應該還是微涼的二月天,在台中根本就像是初夏,接近25~26度的氣溫,讓人後悔應該帶些短袖來台中的。











東海大學最負盛名的教堂,知名建築大師貝聿銘設計。


有準新娘在拍照喔


據說,貝聿銘的設計概念是教徒雙手合十的樣子。看來的確是頗為神似。





michael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天裡的新聞就有這麼多無底洞。

  這個泡泡到底是誰吹破的啊......???





600億美元??

1500億美元不夠 AIG還要更多子彈

美國CNBC電視網報導,美國保險業龍頭AIG(美國國際集團)下周一發表的季報,將出現高達600億美元的虧損,創美國企業單季紀錄,該公司正尋求美國政府加碼金援。

針對此報導,AIG並未直接評論。該公司發言人諾頓說,公司尚未發布2008年第四季以及全年財報,「我們持續和美國政府合作評估解決AIG財務挑戰的新方案」。美國財政部和聯邦準備理事會不願評論。

受次級房貸風暴衝擊,AIG去年9月瀕臨倒閉,美國政府立即砸850億美元救援,換取該公司近八成股權。但AIG仍然資金不足,紓困金額後來增至1500億美元。

AIG去年第三季已虧損244.7億美元,但由於包括商用房地產在內的資產減值,第四季虧損恐飆高至600億美元。CNBC說,巨額虧損可能使AIG的保險和信用評級降低,被迫增加抵押品,問題是,AIG已無資產可抵押。此外,如果AIG帳面資產跌到一定水平,將引發部分債物工具違約。

彭博資訊報導,AIG可能要求,把政府持有的優先股轉換成普通股。CNBC則說,AIG將要求官方再度挹注資金。AIG董事會預定本周日晚間召開會議,希望敲定解決辦法,好讓公司下周一過後還能撐下去。

AIG股價23日下跌,收盤時只剩53美分,盤後交易進一步下滑。

時代華納公司2002年曾出現單季540億美元的虧損,如果AIG 第四季真的虧600億美元,將改寫紀錄。

【2009/02/24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400億美元

通用、克萊斯勒喊救命 美遊說銀行貸款

美國財政部正在協調幾家銀行,準備必要時對通用(GM)及克萊斯勒(Chrysler)兩家汽車公司提供聯合貸款,協助重整。

華爾街日報23日報導,財政部的外部顧問在與多家銀行討論聯貸400億美元,以備在必要時對這兩家車廠施以援手。財政部也證實該報導,該報導還說,財政部資深官員相信兩車廠需認真考慮第11章破產保護的可能做法。

一名參與此事的人士說,現在所有的可能方案都攤在桌上,並說歐巴馬總統並不希望看到汽車業大量的裁員。華爾街日報還引述參與人士的話說,財政部並不希望顯示推動這兩家業者準備破產,以免引起聯合汽車工人工會(UAW)的不快。報導指出,初步討論是由政府提供擔保,由銀行提供債務人持有資產(Debtor in Possession,DIP)形式的貸款。在這樣的安排下,一些融資將用於償還通用與克萊斯勒在去年底向政府借貸的174億美元,這形式貸款被認為屬於最安全,因為參與的銀行比其他債權人獲得還款的優先權。

華爾街日報說財政部的顧問在處理此事,並經由私下管道將進展告知通用與克萊斯勒。據熟知內情的人士表示,多數銀行由於對貸款給通用與克萊斯勒覺得不安全,都不願意承諾,但政府顧問正積極的勸說花旗、摩根大通,因為這兩家銀行也獲得政府資金的援助。

通用與克萊斯勒估計這債務人持有資產的貸款金額需400億美元,由於金額龐大,財政部顧問在勸說約70家銀行參與這非正式定名為「銀行推行委員會」(Bank Steering Committee)的聯合貸款團體。

目前通用獲得政府貸款134億美元,通用說如果經過傳統的破產程序,可能需要政府融資1000億美元,這包括對供應商及經銷商的資助;克萊斯勒已經獲得政府40億元貸款,該公司也表示如果尋求破產保護,會再需要240億美元。

【2009/02/24 聯合晚報】@ http://udn.com/



36億美元

日SFCG破產 金融危機加劇
日本消費金融業者SFCG公司董事長大島健伸(中)23日在記者會上宣布,公司已聲請破產保護。
彭博資訊

日本放款機構SFCG公司受呆帳日增及新放款遽減的雙重打擊,負債高達3,380億日圓(36億美元),已向東京地方法院聲請破產保護,反映日本經濟衰退惡化恐將使更多消費金融公司出現經營危機。

專門放款給小企業的SFCG公司,是日本近七年來最大的上市公司破產案,債權人包括美國花旗集團(Citigroup)。根據SFCG去年10月的申報資料,截至去年7月底止積欠花旗710億日圓。

1978年創立的SFCG,不僅向外國銀行借貸鉅款,不動產抵押放款也蒙受重大虧損;此外,受制於消費者貸款業的法律規定,須償還經裁定為太高的過去利息。SFCG會長(董事長)大島健伸說,從去年8月房地產開發商巨擘Urban Corp破產後,就愈來愈難取得營運資金。信用及破產研究機構東京商工研究公司分析師友田信夫說:「目前為止,破產案件集中在房地產及營建業,但趨勢已擴展至更多行業,資金取得愈加困難。」

SFCG倒閉事件拖累消費金融類股,追蹤日本非銀行放款業者股價的指數,23日跌至1983年以來最低。市場擔心4月起算的新會計年度,日本經濟如果持續萎縮,融資將完全枯竭。消費金融公司Aiful公司領跌,股價大跌20.3%至1997上市以來最低;競爭對手武富士公司也重挫15.2%。

SFCG債權人新生銀行的股價也慘跌7.6%,今年跌幅擴大至39%。該銀行申報的資料顯示,截至去年7月底還擁有SFCG公司542億日圓債權。大和證券SMBC公司信用分析師松阪隆夫說,SFCG破產可能意味第二類非銀行業放貸公司的違約風險升高,因為他們對房地產公司和小企業的放款難以收回。

受銀行減少放貸及消費者支出驟減的打擊,去年日本已有33家上市公司宣告破產。總部在廣島的Urban Corp去年8月聲請破產保護,負債2,558億日圓,為當年最大破產案。今年1月日本企業的破產案件增加15.8%至1,360件,為連續第八個月上升。三菱日聯證券公司投資研究和資訊部總經理藤戶憲人說:「SFCG破產可能是第二波金融危機的開始。」

【2009/02/24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100億~200億美元

救杜拜 阿聯砸百億美元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22日說,將以100億美元紓困杜拜。杜拜奢華的雄偉建築以及野心勃勃的金融業擴張計畫,曾經是繁華盛世的象徵,如今淪為全球衰退的犧牲品。

杜拜近年的飛快成長,幾乎是由大量外債堆積而成,這些債務大半今年都將到期。杜拜政府22日發表聲明說,將發行200億美元的長期債券,第一批100億美元已由阿聯中央銀行全數認購。

然而,分析師質疑杜拜沒有能力償債,因為一度火紅的杜拜房地產市場正以驚人速度崩跌,跌幅甚至超過50%,還有許多住宅與辦公大樓才蓋到一半就被迫停工。最後,杜拜恐將變成一座充斥建物蓋一半的城市。

上周杜拜與幾家國際銀行達成再融資協議,展延一筆38億美元的貸款,但銀行拒絕更多放款,最後只好由政府買單。分析師原本寄望阿布達比出手拯救杜拜,因為阿布達比盛產石油,而且坐擁龐大外匯存底及大量外國資產,是阿聯七公國中最富有者,或可提供杜拜所需資金,協助其度過衰退期。

阿聯的七個公國自1971年組成聯邦後,阿布達比一直是聯邦的主要財政來源。不過,七個公國間也可能各自為政,各家族控制的企業互相競爭,各公國也存在政治與外交的利害關係。

因此,市場猜測阿布達比將以苛刻的條件提供杜拜資金,例如,取得杜拜引以為豪的大公司股權。此外,隨著油價下跌,全球房市低迷,阿布達比本身的財富也在縮水,阿布達比主權基金的投資也受重創。

房地產市場崩跌,令杜拜房地產開發商急得跳腳。當初搶著借錢給他們的銀行現在都收手,開發商和購屋者同樣借不到錢。

去年夏天杜拜的房地產前景還相當亮麗,當時油價漲破每桶140美元,席捲全球的金融風暴似乎特別眷顧杜拜這個中東新經濟典範。豈料,房地產市場崩盤的速度超乎想像,投資人血本無歸,還面臨銀行催款。愈高價的房產跌得愈凶。杜拜塔附近的一房公寓,去年夏天的廣告價68.5萬美元,現在已降價一半以上。

【2009/02/24 經濟日報】@ http://udn.com/


michael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